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如何看待精神分析治療師與患者之間存在的賽局行為?

2023-06-26新聞

這個問題其實挺重要的,而且經常被忽略,尤其是在和邊緣人格來訪的咨詢裏。

說起賽局,在咨詢裏不是來訪者和咨詢師互相算計,而是有研究依據的:

人在超過一定次數的攻擊和被攻擊之後會出現合作行為(通常是100-300次)。比如澳洲,最早是由一群被流放的罪犯建立的國家;又比如蘇德和抗日戰爭中,雙方明明是帶著家仇國恨來的,但在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之後,雙方會默契的在一個時間段,在河的兩岸停戰。有些士兵會在水裏洗澡,甚至經常會有雙方友好地交換物資。

如果有人不遵守規定放黑槍,那下次對方也會一樣還擊,但時間長了規則又會重新建立起來,只是中間會死幾個人,讓大家明白放黑槍是有代價的。

放在心理咨詢裏的話:

主要是和在建立規則方面有困難的來訪者,這部份是想和別人聯系,但聯系的方式經常讓人受不了。

有些人生氣了就直接打人、摔東西,而不觀察、整合自己的感覺;有些人咨詢感覺不舒服就直接爽約;有些人會想方設法地幹預咨詢師的私人生活……

很多咨詢師會覺得要無條件接納來訪者的一切,卻忽略了如果來訪者用一種非反思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這種模式沒有後果,不能被控制的話,兩個人其實沒有交流的空間,咨詢也不會有進展,反而會讓自己更加難受,以致於咨詢最後失敗——這往往是兩個人都無法接受的。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咨詢師要學會在來訪者破壞咨詢邊界的時候設立規則和懲罰,要重建兩個人對話的空間。這規則不能不痛不癢——代價很小或者可以不執行,也不能重到沒有後路——比如不給機會直接結束咨詢,最好能讓人分階面對後果。

而且,對於這種規則只能和每個來訪者去創造,沒有現成的可以參考。在可接受、可交流的攻擊和被攻擊達到一定程度之後,人會傾向於學著合作,最後達到穩定——來訪者也能學會有建設性的和人相處,這是心理咨詢裏的賽局。

這個過程通常並不容易,所以一般情況下,一個咨詢師每周要賽局的來訪不能太多,不然會提前職業倦怠——還有些人是離開了特點的來訪之後立刻不倦怠了,這也是前面咨詢的問題沒有處理的表現。

這些在移情焦點療法或者別的人格障礙的療法裏會有提到,不過通常講的不是特別清楚,容易被誤會(第一版移情焦點療法容易給人感覺要死板的堅持咨詢設定),很多時候要透過實踐中不斷嘗試才能學會。

在生活裏也是,有人學了心理學,開始學著傾聽和理解自己的父母/戀人/孩子,如果對方總是不帶反思的抱怨或者沒有底線的破壞關系,並且把別人的痛苦當成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後的結果無非是自己感動了自己,所有努力石沈大海,繼續當冤大頭。

就像孔子說的「以德報怨,何以報德?」,要「以德報德,以直報怨」,這也是樸素的賽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