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程美寶談【歷史人類學學刊】20年:主編的投稿被外審斃掉了

2024-01-30新聞

2023年12月27日晚上,我們獲悉【歷史人類學學刊】(以下簡稱【學刊】)成為了CSSCI(2023-2024)收錄港澳期刊,這一訊息非常讓人振奮,可以說是慶祝【學刊】創刊20周年最珍貴的禮物。2024年1月1日,我們與【學刊】前七卷的執行主編、香港城市大學程美寶教授在中山大學永芳堂進行訪談,本文是任建敏根據程美寶教授訪談整理,以及補充更多細節後形成的文稿,以此回顧【歷史人類學學刊】創刊20周年走過的歷程。

【學刊】創刊於2003年,是在2001年3月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成立後由中心研究團隊所商定共同創立的刊物。創刊之初,大家就一起談怎樣去做。首先,確立了刊物是半年刊,每年1卷,每卷分為4月、10月兩期。決策機構為編輯委員會,最初由中山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的11位學者組成。此外,還設立了學術顧問和地區聯絡員制度,學術顧問由海內外11位知名學者組成,地區聯絡員則由歐美亞澳等地的學者擔任。執行機構則由主編、執行主編、助理編輯、書評編輯、英文編輯等組成。如第1卷(2003年)的執行主編是陳春聲、劉誌偉,執行編輯是馬木池、程美寶、黃永豪,書評編輯也是程美寶。第2卷(2004年)起,主編是科大衛,執行主編是程美寶、廖迪生,編輯是馬木池、黃永豪,書評編輯是歐冬紅,英文編輯是宋怡明。此後整個【學刊】的人員和架構陸續有所變動,第8卷(2010年)起,執行主編是廖迪生、謝湜。此外,潘淑華、周驚濤、黃曉玲、唐金英、張程娟等也相繼加入編輯團隊。從第16卷(2018年)起,【學刊】的編輯架構作了比較大的調整。在決策機構上,編輯委員會擴大到41人,涵蓋了境內外更多的學術同仁。在編輯委員會基礎上遴選了9位常任編輯委員,任期3年,可連選連任,常任編輯委員更加深度地參與了【學刊】的編輯工作。此外,還取消了學術顧問和地區聯絡員制度。執行機構上,主編科大衛,主任編委是廖迪生、謝湜,執行主編則由常任編輯委員輪席擔任,每卷由境內、境外各選1人擔任,每人任期1年。並增設了編輯部主任,由黃永豪、唐金英擔任,助理編輯是張程娟,書評編輯由黃永豪兼任,英文編輯是李怡文。第19卷(2021年)編輯部主任由馮慧鑫擔任。第20卷(2022年)起,編輯委員會進行了改選,共45人,常任編輯委員12人。執行機構上,主編科大衛,主任編委廖迪生、任建敏,編輯部主任程錦荷,助理編輯張程娟、謝家尉,書評編輯黃永豪,英文編輯李怡文。從第22卷(2024年)起,為適應進入CSSCI之後迅猛增長的投稿量,又計劃增加一道初審程式,分工上也略作微調,張程娟任編輯部主任,程錦荷改任助理編輯。

我們一開始就決定把【學刊】放在香港出版,這裏有其考量。香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優勢,可能是香港自己也沒有註意到的學術優勢,那就是香港恰恰是一個交匯點,不僅能夠吸收中國自身的學術傳統,同時也是面向海外的,讓海外了解我們中文學界動態和聲音的很重要的視窗。在實際的編輯操作層面,【學刊】一直是由廣州和香港兩方面的學者一起合作的。廣州這邊主要負責收稿、編輯以及評審工作。香港那邊是校對、出版和發行工作。當然,兩邊的工作都有交集,難以嚴格區分。

20年來,學刊的編輯架構和機制是有變化的,但是核心的理念一直沒變,就是要讓各地學者一起合作,把我們的理念透過這個刊物表達出來。20年過去,目前我們仍然一直堅守這個理念。直到今天,以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和海外共同合作、深度參與的這種形式把期刊創辦起來,且能有如此影響力的,恐怕還是獨此一家。如【學刊】編輯委員的遴選,不是「分豬肉」,而是先有了共同的交流溝通的基礎,再一起合作。其實我們這一個群體做的研究的時段、範疇、主題也是很不一樣的,不過我們都有共通的語言,共同的追求,以及願意溝通的心態。我們是圍繞【學刊】形成的學術共同體。【學刊】則是用文字承載起來的共同體表達的平台,它是相對永恒的東西,同時又是一個不斷在互動的平台。

創刊之初,首先是要確定刊物的名稱。中文名為【歷史人類學學刊】,而英文刊名並非直接對應轉譯,而是叫Journal of History and Anthropology,歷史學和人類學還是分開的。我們創刊的時候,就沒有轉譯為Journal of Historical Anthropology,這其實是有其用意的。因為創辦這個刊物,我們是希望去引領或者探索一個新的方向。但是我們也明白,在刊物征集文章的時候,我們沒有局限於「歷史人類學」,而是要表明我們的刊物既刊登歷史學的稿子,也刊登人類學稿子,所以英文名裏面蘊含了這個意思,而不至於讓人一談起這個刊物,就僅僅局限於狹隘的「歷史人類學」。雖然中文刊名還是保持使用「歷史人類學」,但是英文刊名我們同時把另外一層含義也表達出來,也就是歷史學、人類學兩個學科是相互合作或吸取對方所長。【學刊】每期後面的【征稿啟事】的第二條的表達是重要的:「本刊發表具有人類學視角的歷史研究和註重歷史深度的人類學研究論文。」這句話其實是趙世瑜老師定的稿,言簡意賅地表達了我們的主旨。本來,我們是想在創刊號上發表一篇創刊詞的,就像【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也有一篇發刊詞,非常振奮人心,非常具有前瞻性。但是創刊時我們談來談去,最後發現這篇創刊詞還是很難寫,因為歷史人類學是一個集體探索的新方向,寫得太死板或者寫得太精確,都會欠缺探索性和彈性。所以這個【征稿啟事】的第二條就非常好,「具有人類學視角的歷史研究」,「註重歷史深度的人類學研究論文」,一句就夠了,這是一句非常有綱領性的一句話。此外,【學刊】第1卷第1期的第1位作者是人類學者張小軍,當時他剛好寫了一篇關於歷史的人類學化和人類學的歷史化的文章。因為【學刊】沒有創刊詞,我們只是在征稿啟事中濃縮了一句話,我們就用一個比較自然的手法,在第1期第1篇刊登清華大學張小軍教授投稿的論文,恰恰因為他不是歷史學者,而是人類學者。誠然,在我們這個群體心目中,歷史人類學還是傾向於從歷史學出發,但我們時刻提醒自己要理解人類學家怎麽講,以使所謂「歷史人類學」名副其實,所以張小軍老師以及同一期的蕭鳳霞老師的兩篇文章都是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我們探討何謂「歷史人類學」的嘗試。

其次,創辦一份新刊物,當然要確定很多東西,從封面到裏邊的格式,用什麽字型等等。這些工作,在最初的時候主要是馬木池老師的功勞。在繁體字校對上,黃永豪老師的貢獻也至為重要。【學刊】的風格,20年來基本沒變,翻開後就能感覺到是比較像港台學術刊物的格式和風格。例如我們從一開始就確定了使用繁體字,以及對應的字型。我們考慮到,歷史學的史料大多是繁體字,所以我們盡量要遵照史料的原文,尤其是便於處理一些生僻字或簡繁易混淆字的情況。因為我們不少來稿的原稿是簡體字的,需要轉換成繁體字,有時候,為了對應某個簡體字而采用的繁體字,會因應不同用法而有不同寫法,例如,「復雜」、「報復」、「回復」的「復」字,用簡體字寫是統一的,繁體字則各有寫法(分別寫成「複」、「復」、「覆」),而港台繁體字的用字習慣,也略有不同,因此,我們在廣州的編輯室訂立了一本用字手冊,以免出現用字前後不一的情況。又如封面,關於封面問題,其實最初也談過很多種可能性。本來蔡誌祥老師拍了一張照片,就是一位小孩子站在一塊碑後面看出來,我們其實挺喜歡這張照片,因為碑體現了「歷史」,而小孩體現了「人」。但是我們也顧慮到如果選擇了這張照片作為封面,會不會有肖像權的問題,所以吵來吵去,最終的封面其實是妥協的結果,直到近年,則透過改換封面顏色來表示不同的期數,讓讀者容易分辨。

再次是編輯流程。定了那些最基本的規矩之後,接下來就是要確定整個編輯流程。我們創刊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真正是在期刊編輯部做過的。程美寶老師算是在報紙的編輯部工作過,所以她對於整個校對及編輯流程都會比較堅持。創刊之初,還不那麽流行電子文件,所以【學刊】編輯部非常堅持每一稿的文章都要打印出來進行編輯。關於編輯的技術性的問題,即便創刊之初,所有編輯都是業余的,但我們一開始就對這份工作十分註意,形成了很多一直傳承至今的編輯經驗和流程。這些經驗其實都是有其道理的,而不是只用電子版改來改去就可以的了。所以每一期的編輯工作,要從「一校」到「六校」,寧願多浪費一些紙,都要打印出來校對。因此每一期完成後,【學刊】都留下了一大堆相關的紙質文件在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裏。

我們經常說學術是公器,學人是共同體,【學刊】就是學術的一個工具,一個平台,把海內外的學界尤其是中文學界聯系起來。【學刊】作為一份中文刊物,我們也是有追求的,在所謂「國際化」甚囂塵上的年代,堅持用中文做學刊,立意傳承民國時期開始建立起來的現代教育和研究機構的學刊出版傳統,從嶺南大學,到「中研院」,到中山大學,乃至今天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的各個機構,並註意不會因為用中文出版,便妄自菲薄地認為不能在世界的學術創新上立足。

【學刊】的稿件評審是我們的「靈魂」工作。最初創辦【學刊】的時候,在征稿方面,其實大家都知道是有困難的。在創刊之初,【學刊】稿件真是一篇一篇找回來的。我們很榮幸能夠得到各位老師和作者的支持,很多作者可能根本就不需要在我們這裏發文章,因為沒有功利性的好處。但是他們願意把文章投過來,因為他們首先是尊重這個學術群體,其次也是覺得自己的文章能與學刊的旨趣相契合。

【學刊】的稿件來源,除了直接投稿的這種情況外,由於我們的編輯團隊同時也是學者,有時候,我們去參加會議,也會主動去物色合適的稿件和評審人。所以也會因為參加某些會議見到某些學者報告的論文是我們很感興趣的,就請學者寫成稿件投稿。也可能是因為我們邀請了資深的學者來做講座,然後覺得這個講座很有價值,輯錄文字。因為那時網路還沒有那麽發達,也還沒有微信公眾號等工具,可以在講完後不久就在網路釋出文字版。所以那個時候【學刊】也會把一些講座整理出文稿,然後經過講者同意後再在【學刊】上經匿名評審後刊發。此外,有些文章本來是用英語寫的,甚至已經發表出來很久了,但是我們認為這篇文章依然有其重要的學術價值,也會轉譯成中文,讓大家都能看到。比如說第一期就轉譯了蕭鳳霞老師的文章。有的文章甚至是民國時期已經在寫出來,但是現在基本沒有人註意到了,我們也會把它重新刊出,因為學術創新並不只是新一代的人在做的,其實過去有許多學者的見解,今天看來仍十分前沿,有些經典性的東西非常精深,但是沒有別人註意,我們精挑細選地把它再拿出來,這個也是【學刊】的一種責任。

無論是邀稿還是投稿,我們都嚴格遵循匿名評審制,這一點我們一直都沒有改變過。主編科大衛老師時常拿來說的例子是,他投給【學刊】的第一篇文章,就在匿名評審中被斃掉了,沒有刊登出來。我們甚至還拿這個例子來打趣,讓大家見識到【學刊】用稿的嚴格,畢竟我們連主編的投稿也會被毫不留情地拒掉。學刊的所有發表論文均經兩名或以上評審人審閱透過。此外,作為學刊的編輯,與媒體的編輯是很不一樣的,學刊編輯要有學術批評和學術評價的品味與追求。所以編輯在找人審稿的時候,其實有好幾個標準。一是我們找的專家是真的懂這個領域的,二是找的專家要比較負責,不能太粗略地看完,只給一個簡單的結論。另外,由於編委會不少學者是有海外工作的背景的,所以會更多地接觸到英語學術界,所以我們找的評審專家不僅有港澳台背景的,也有外國的評審人。有些外國評審人看中文沒有問題,但可能寫評審意見是用英語寫的,這種情況我們也能夠接受,從而促進海內外學界的交流。

【學刊】的外審專家真的是非常認真,20年來,我們沒有給外審專家支付過哪怕一分錢的審稿費,但直到今天,我們編輯部收到反饋回來的評審意見時還會非常感動,有的評審專家的工作量,恐怕不比自己寫一篇幾千字的文章少。有的意見甚至多達近百條,作者讀完審稿意見,都忍不住和我們說有「賺到」的感覺。我們相信,這是因為大家都有認真對待學術的情懷在,也是對我們刊物最高的尊重。很多審稿意見,我們編輯讀完都很感動,但是也覺得很可惜,因為外審意見是不能刊印出來的,但其實這些意見本身就是很好的學術範本,表現了共同的學術追求,認真的匿名審查,實際上也是一種隱而不彰的學術交流。

其實在2003年創刊的時候,內地還有很多刊物尚未建立匿名評審制度,但我們一直在堅持,這個過程不是形式主義,而是透過這個評審的平台,透過這種形式的討論促進學術進步。【學刊】也是一種形式,也是一個平台。如程美寶老師提到,有一次她收到一篇投稿,是一篇長篇書評,她感覺這個作者對於其所評的其中一部書還沒有透徹的理解,但是作為編輯,不好直接說,也擔心自己的見解也不一定正確。所以她找的其中一位匿名評審人,其實就是那本書的作者本人,之所以覺得可以這樣做,是因為書評作者所評的書不止一本,他是圍繞某個話題評了好幾本。她覺得書評作者對其中一本書的觀點可能有點誤解,而她也知道,那個匿名評審人(同時是被點評的書的作者)是一位相當公允的人,他給出的意見果然讓書評作者很信服,當然,書評作者也不知道是誰給的意見,這就是透過適當的牽線,促進學術的進步。不能為了想幫這個書評作者,就找好說話的評審人讓他過;或者是編輯覺得稿件不行,就把它廢掉。當時的判斷是,這篇書評整體而言是寫得不錯的,但就差一部份需要改進,【學刊】透過評審和編輯的機制點撥一下,幫助作者完善。這種情況,在編輯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學術期刊的編輯,並不純粹是技術活,而是透過做好自己的本分去共建學術共同體。

我們始終認為,學術是需要多元的,所以包括文字的風格,在我們做編輯的時候,也是盡量尊重作者本身的文字風格。如【學刊】經常有港台或海外的投稿,有些的用語和大陸不一樣,但除非是病句等硬傷,對於個別的用字用詞的多種可能性,都會盡量尊重。

【學刊】每期還會刊載很多書評。最初每期都要做出10篇書評來,這是相當不容易的。我們一開始就決定了,不能只評內地出版的書,一定要有港澳和台灣地區的書,以及外國出版的外文書。尤其是國外出版的著作,當時獲取不易,於是編輯部會非常鄭重地寫信給外國的出版社,和出版社說我們有這樣一本學刊,請出版社寄樣書來,我們會邀請人撰寫書評。 書寄到後,我們還要物色合適的人去寫,寫成書評後還要把該期學刊寄回去給出版社。也有很多書評是找學生寫的,因為這也是一種學術訓練。

【學刊】走到今天,已經走過了20年了。如今,【學刊】入選了CSSCI(2023-2024)收錄港澳期刊,在短暫的欣喜之後,我們馬上陷入了更大的煩惱之中。如果說我們之前更多的是煩惱怎樣能爭取足夠的優秀稿件的話,如今突然來了「潑天的富貴」,這對【學刊】既有的編輯部的組織和架構是極大的挑戰。之前我們是發愁如何能爭取更多好文章刊登在【學刊】裏,如今我們更要擔心如何應對潮水而來的投稿,如何把【學刊】辦得更好,我們仍然會小心翼翼地問自己,每一期有沒有偏離初心,有沒有變得越來越模式化甚或僵化,走上追逐噱頭的路子?會不會其實歷史人類學還有一些其他可能性被我們忽略掉了?這些問題,【學刊】作為一個學術平台仍然需要追問下去,並透過躬行實踐來回答。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