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人工智慧+、低空經濟……2024年度十大科技名詞揭曉

2025-01-17新聞
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聯合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等機構聯合發起的「2024年度十大科技名詞評選活動」16日在北京揭曉,人工智慧+、低空經濟、月背采樣、量子科技、具身智慧、混合現實、生物制造、近零碳、實景三維、微核糖核酸等科技名詞入選。
科技名詞是科學知識在語言中的結晶,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反映著科技發展的脈搏與社會進步的軌跡。評選年度十大科技名詞,不僅是為了記錄當下科技熱點與創新成果,更是為了展望未來的發展趨勢,激發公眾對科學探索和技術創新的興趣。
評選活動於2024年11月啟動,語料來源覆蓋2024年全網內容,包括政策報告、新聞語料庫、學術資料庫、社交媒體、百科知識庫和搜尋指數等。評選過程中重點進行了量化分析,綜合考察了候選詞的時效性、創新性、關註度、影響力、學術價值、學科歸屬以及未來發展潛力。經過數據收集與初步篩選、深度篩選與數據分析、專家評審與公眾投票、綜合評定與結果解讀等四輪盤點和評估,最終評選產生十大科技名詞。
具體解讀如下:
1.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指將人工智慧技術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一種理念與實踐。它不僅是將人工智慧套用於某一特定領域,而是透過技術的整合與創新,實作對傳統行業的全面賦能與重構。人工智慧作為數位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從技術層面來看,「人工智慧+」強調人工智慧與其他先進技術協同發展,如與物聯網、大模型、雲端運算等結合,形成綜合性的技術解決方案。2024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研發套用,開展‘人工智慧+’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位產業集群。」這一政策導向為「人工智慧+」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廣闊的空間。「人工智慧+」不僅將推動經濟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還將深刻促進科學研究突破,提升公共服務與醫療水平,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全面提升社會的效率與福祉,助力構建智慧、永續和包容的未來。
2. 低空經濟(low-altitude economy)
一種新型的綜合性經濟形態。它以低空飛行活動為核心,以有人或無人駕駛飛行、低空智聯網等技術組成的新質生產力與空域、市場等要素交互作用,帶動低空基礎設施、低空飛行器制造、低空營運服務和低空飛行保障等發展。其相關產品主要有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直升機、傳統固定翼飛機等,涉及市政管理、居民消費和工業套用等多種套用場景。2024年,從3月「低空經濟」被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到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再到11月珠海航展上「低空經濟館」大放異彩。政策環境持續最佳化,市場需求不斷增長,技術創新層層突破,產業生態繁榮壯大,低空經濟從概念走向現實,從「空中飛」走向「落地用」,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機遇。
3. 月背采樣(lunar far-side sampling)
指透過月球探測器在月球背面采集月壤、巖石等樣本,並將這些樣本透過返回艙或其他技術手段安全送回地球的科學活動。月球背面具有獨特的地質特征,蘊藏著豐富的科學資訊,能夠為月球的形成、演化及其與太陽系其他天體的關系提供重要線索。2024年6月,嫦娥六號探測器成功實施了月背采樣任務,取回了1935.3克月壤樣品,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從月球背面采集樣本並返回地球的壯舉。這些珍貴的月背樣本,不僅可以填補月球背面研究的空白,還為揭示月球早期演化過程提供了關鍵數據,更為理解月球背面與正面地質差異開啟了新的視角。嫦娥六號探測任務的成功完成,展現了中國月球探測技術的領先地位,還促進了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科學研究合作。
4. 具身智慧(embod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EAI)
一種基於物理實體進行感知和行動的智慧系統。它透過智慧體與環境的互動來獲取資訊、理解問題、做出決策並執行行動,從而展現出智慧行為和適應力。傳統的人工智慧通常依賴於抽象的符號計算,而具身智慧更強調透過物理身體的感知、運動以及與外部環境的互動來實作認知。2024年,國內外科研機構和企業在具身智慧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成功推出了多款具身智慧機器人,能夠在不確定的環境中進行自主感知和決策。同時,具身智慧在自動駕駛中的套用也得到了進一步深化,特別是在動態交通環境中的感知與決策能力顯著提升,無人駕駛汽車實作了城市級的套用落地。借助具身智慧的多模態感知技術,手術機器人在復雜的醫療環境中實作了更加精準的判斷和操作。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成熟,具身智慧將進一步推動各行各業的轉型升級,為未來智慧化社會的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5. 量子科技(quantum technology)
一種新型的科學技術體系。將量子力學原理與資訊科學、計算科學、材料科學等學科交叉融合,致力於透過量子效應(如量子疊加、量子纏結、量子穿隧等)實作資訊的獲取、處理和傳遞。它沖破了傳統經典物理的局限,為解決復雜問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主要套用於量子計算、量子通訊、量子加密、量子傳感等領域。2024年,量子科技在全球範圍內迎來了重大突破,研究已經進入從理論到套用的過渡期,多個量子計算平台取得了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新成果。量子位元的數量和品質得到大幅提升;量子算力已經套用於計算流體動力學、金融、生物醫藥等領域。量子通訊幹線已經實作量子保密通訊的實際套用,不僅為金融、電力等行業提供了加密通訊的基礎設施,也為未來的量子互聯網奠定了基礎。量子傳感和量子模擬也取得了顯著進展。隨著量子科技不斷突破理論與技術瓶頸,其廣泛套用將推動下一代科技革命,為人類探索未知世界提供新的工具和視角。
6. 混合現實(mixed reality, MR)
一種將虛擬世界與現實環境深度整合的技術。它結合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VR)與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AR),透過電腦生成的虛擬物件與現實世界進行即時互動,能夠將虛擬元素疊加到現實環境中,還能讓這些虛擬物件具備現實世界的物理特性(如即時物理互動和動態反應)。2024年,頭戴式顯視器實作了革命性的突破,傳感器精度、分辨率、即時渲染能力以及佩戴舒適度均有了顯著的提升。同時,手勢辨識、眼球追蹤等前沿技術不斷最佳化,使使用者的互動體驗更加自然、沈浸。在軟體和內容創作方面,開發者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創造了更加豐富和多元的虛擬世界。混合現實不僅在消費市場取得突破,在工業、醫療、教育、建築等領域也展現出巨大的套用潛力。隨著硬體裝置逐步輕量化、產品價格逐漸親民,混合現實正在加速走向實際套用,並不斷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7. 生物制造(biomanufacturing)
一種以細胞、活性分子和生物材料為基本成形單元,實作生物組織及器官的生理內容、結構及機能的體外制造的技術。廣義上,生物制造涵蓋了仿生制造、生物質轉化和生物體加工等相關技術;狹義上,它專指透過控制細胞或生物過程來實作產品生產的技術體系。生物制造的核心優勢在於,它透過模仿自然過程,利用生物催化反應,高效且環保地生產各種化學品、材料和能源。2024年,生物制造領域取得快速進展,尤其在微生物合成用於綠色化工和藥物研發、增材制造技術用於個人化醫療植入物的生產以及生物材料在能源和環境領域的套用等方面表現突出。生物制造不僅為低碳經濟的構建提供了動力,也為現代工業的綠色轉型提供了重要的技術路徑。作為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組成部份,生物制造正從根本上變革傳統的生產方式,促進生產原料、制造工藝以及產品性質的創新發展。
8. 近零碳(near-zero carbon)
指透過一系列有效的碳減排措施和碳吸收手段,在一定時間內實作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基本平衡。它與完全消除碳排放的「零碳」目標不同,並不要求將二氧化碳排放完全歸零,而是在保障生產和生活品質的同時,透過高效的減排技術、最佳化能源結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加強碳捕集與封存等,最大限度地減少碳排放。要實作近零碳,必須采取一系列跨領域措施,包括能源轉型、交通最佳化、建築節能、資源迴圈利用等,同時推動減汙與減碳的協同效應。2024年,中國在推動「雙碳」目標方面有了顯著進展,多個城市啟動了近零碳建設試點計畫,取得了積極成效。例如:在近零碳園區的建設中,采用了分布式能源系統、低碳工藝、碳信用等措施,使園區的碳排放與碳吸收達到動態平衡;近零碳工廠透過自主減排和外部減排計畫或碳信用抵消,實作生產和服務過程中溫室瓦斯排放量接近於零。隨著技術進步和政策推動,近零碳將有望成為全球發展的新常態,並為應對氣候變遷和實作永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9. 實景三維(3D real scene, ReS3D)
指真實、立體、時序化地反映和表達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的時空資訊。作為新型基礎測繪的標準化產品,它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各部門資訊化提供統一的時空基底,為實作在數位空間和物理空間裏的生活規劃、生產排程和政府決策提供支撐。實景三維中國作為數位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份,被納入整體布局規劃並全面實施。2024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與時空資訊賦能套用」。實景三維透過「人機相容、物聯感知、泛在服務」,促進各類生產要素在時空上的精準科學匹配,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它將在支撐自然資源管理、賦能政府決策、助力數位經濟發展、服務百姓美好生活、服務數位文化建設、支撐數位生態文明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0. 微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
微核糖核酸又稱微RNA。是真核生物中一類內源產生的,透過序列互補方式辨識並具有轉錄後基因調控功能的小分子核糖核酸。長度約為22個核苷酸,透過與靶mRNA特異結合,從而抑制轉錄後基因表現。在調控基因表現、細胞周期、生物體發育時序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維克托·安博斯與蓋瑞·魯夫昆,以表彰他們在微核糖核酸領域的貢獻,使微核糖核酸的概念得以廣泛傳播。它的發現顛覆了基因表現由蛋白質主導的傳統觀點,還揭示了核糖核酸不僅是遺傳資訊的載體,還能直接參與基因調控,開辟了新的研究方向。隨著對微核糖核酸調控網路研究的不斷深入,微核糖核酸有望為個人化醫學、精準治療以及疾病的早期預警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同時,隨著相關技術的進步,其在未來藥物研發、臨床治療中的套用將更加廣泛,對人類健康的促進作用將更加顯著。
欄目主編:孫欣祺
文字編輯:夏徐寅
本文作者:央視新聞客戶端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