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流浪地球 | 建築人是如何看待小破球裏的黑科技的?

2023-02-09新聞

大家好,這裏是建模助手。

想問問大家今年賀歲檔,都跟上沒有,今天請允許我蹭一下熱點表達一下作為一個科幻迷的愛國之情。

拋開大劉的想象力、各種硬核科技&以及大國情懷不提,破球2中的傳承還是讓小編很受感動,無論是技術的傳承,血緣的傳承,還是文化的傳承,咱格局再大一點,就是人類2500年文明的傳承。

當然熱點這東西不是說蹭就蹭的,今天準備跟大夥兒說說流浪地球裏, 關於建築的傳承。

開頭最讓我震撼的是航天基地裏的龐大建築物,漂浮在空中,整體重金屬的外表充滿了細節。

那些金屬零件和儀器清晰可見,作為一個建築人,我相信大家明白這些細節意味著什麽,那是需要非常細致的設計圖紙才能實作 圖紙到模型的精細轉化

(這大概是會讓建模人直打哆嗦的噩夢)

01.

太空天梯——纜繩式建築

作為【流浪地球2】中的全新奇觀,太空電梯是最早進入設計且時間最久的高難度場景,這一設計靈感來源於阿西莫夫的小說——

它的作用和日常的電梯類似,能夠送人們到太空觀光或運送貨物,成為進入太空的新道路,這妥妥是讓夢想進入現實了。

但此現實非彼現實哦,這裏的現實,小編稱為「接地氣」!

電影裏的太空天梯發射基地很符合實際,在更高的太空中則是輕盈但又不囧逼的索線和圓形結構,仿佛有一種超越地球重力的力量將其牽扯撐開。

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動力系統,前期是 火箭助推 ,後期時 運用了磁力 ,與歷史上各種理論設計相符合,讓人感受到背後設計人員的誠心打磨。

也是從這裏能看中國被冠以基建狂魔,是名不虛傳的。

淺淺說完了太空天梯,作為一個BIMer,接下來要給大家重點聊聊的反而是小破球1裏面的 關於BIM的那些事

02.

行星發動機——流浪也需要動力

如果有一天人類真的需要帶著「家園」尋找新的星系,行星發動機也將成為重聚的紐帶。

行星發動機——是一個高達一萬一千米的龐然巨物,也正因為它過於巨大、復雜,在建造前設計師們不得不啟用BIM(即,建築資訊模型技術), 這樣是為了在計畫的過程中也能準確地提前了解與實際情況一致的資訊 ,可以說便利性極高了!

上面提到,這個大家夥體型就巨大,而且還是個單體建築。那麽如果它在施工中有失誤導致要返工的話,這個損失也是巨大的。

所以這個時候有請—— 裝配式 閃亮登場!

怎麽搞?
把發動機 以模組區分開 ,並針對 各個模組進行精準建模 ,再送去工廠建造,最後就可以在選址地進行 組裝拼接 。這樣「拼接式」的組合,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還能唰唰提高速度。

另外,維護的事兒也不能落下! 畢竟行星發動機必須在在到達新家園之前的2500年裏為地球持續提供動力。

所有構件的資訊必須與智慧資訊科技相結合,透過把各個構件身上的「特有身份證」一起上傳到BIM的運維平台 ,在日常需要保養、維修或更換時,操作者便可以輕松清晰地了解到資訊。

03.

地下城——新世界裏的城市規劃

在電影中,這座「城」可容納35億人口,如果放到現實問題倒不大, 但如果地球真的需要「流浪」,就代表地面上的生活方式和環境會有些相悖 ,那麽從總體的環境系數上看,建地下城也是一個路子呢~

那既然是地下城,我們拋開BIM的日照分析不談,先看看 BIM平台是如何從哪些方面對這個復雜的建築進行運維 的。

先是 消防方面 ,安全疏散亦重中之重,因此必須先 將模型匯入BIM軟體模擬疏散,確保設計方案能夠使各分區在災難來臨時及時疏散到地下城的安全區域

其次是 地下城內空間的布局 ,這就離不開對 通風管道的需求 自動噴淋 的必要性、 排水管道 的設計,還有機電系統的合理安排,這些都可以 透過BIM技術對管道的碰撞檢查及管線排布調整必不可少

以上總結:先預設,即可拿捏~

---我是分割線---

相信電影中呈現的「科技感」,將會是我們拍出未來世界生活方式的先導片。 它不僅展現著當前科技發展的硬實力,同時也是我們在建築領域裏邁進的重要一步。

相信未來建築中將會有更多的「中國智慧建造」,正如劉慈欣所言,科幻是在科學的基礎上展開想象,但科學的想象力遠比科幻瘋狂。

當然,不止科學,不止建築。

部份素材來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