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加快塑造素質優良、總量充裕、結構最佳化、分布合理的現代化人力資源,以人口高品質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是實作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以創新驅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必須充分發揮人才資源的關鍵作用,加快塑造現代化人力資源,以人口高品質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加快塑造現代化人力資源,要實作人口高品質發展。人口是人力資源的基礎,也是中國人力資源要素稟賦和比較優勢的重要表現。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這一特征決定了塑造現代化人力資源首先要實作人口高品質發展。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階段,人口發展呈現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的趨勢性特征,這對加快塑造現代化人力資源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實作人口高品質發展,要在最佳化人口發展戰略上下功夫,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更好統籌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關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實基礎和持久動力。
加快塑造現代化人力資源,要提高人力資源利用效率。現代化人力資源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各種人力資源得到充分開發,實作人崗匹配、人事相宜和人盡其才。當前,中國人力資源利用效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以高校畢業生為代表的青年就業率還需進一步提高,有就業意願和能力的低齡老年人開發潛力巨大,提升人力資源在城鄉間、地區間和行業間的配置效率還大有可為。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可以進一步激發廣大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幹事創業活力,讓人才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要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利用,穩定勞動參與率,提高人力資源配置效率,以此為抓手提高經濟發展品質。
加快塑造現代化人力資源,要實作由「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的轉變。人口紅利是長期以來支撐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隨著中國老齡化行程加快、人口撫養比和勞動力成本上升,需要進一步推動人口由數量紅利向品質紅利轉變。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在一些科技前沿領域國際人才競爭日趨激烈,這要求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更加重視人才自主培養,加快建立人才資源有利競爭。塑造「人才紅利」,實作由「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人力資本水平,進一步提高人才政策精準化程度,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環境,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加快塑造現代化人力資源,要推動實作高品質充分就業。就業既是重要的民生問題,也是重大的經濟問題,事關人力資源高品質發展。促進高品質充分就業,是培育現代化人力資源的題中應有之義。當前,受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影響,中國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穩就業工作仍需持續推進。迫切需要把高品質充分就業作為人力資源開發利用的主要途徑,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推動形成就業政策與產業政策有機協同、人力資源開發與實體經濟發展聯動的就業工作體系。以強化就業公共服務、保經營主體穩就業、抓好重點群體就業等,實作就業機會更加充分、就業結構更加合理、就業環境更加平等、就業能力持續增強、就業保障穩步提升。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錢 誠 作者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註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