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美國霸權來日無多!台民進黨慘勝,國家統一進入直路,指日可待

2024-01-22新聞

文︱曾財安

大多數香港市民對於數天前舉行的台灣地區所謂領導人選舉毫不感興趣,而在看到一茬茬吵鬧、作秀、互相抹黑等下作行為層出不窮的時候,更是感到厭煩與反感。在筆者的網上社交平台上,幾乎沒有任何社交群組提起過此事,遑論討論。這種表面冷漠的反應不代表我們對國事毫不關心,而是無論哪一個政黨候選人勝出,只是爛橘子與壞橘子的分別,對國家的統一行程根本起不到多少影響。既然是一件「看到眼冤」的爛擺設,那沒多少人註意也是理所當然,何況它更是百病叢生,弊端百出的西方式民主選舉的一個最新的差勁例子!

這次選舉,「台獨」民進黨賴清德得票5.58百多萬,百分比是40.05%,雖然擊敗國民黨侯友宜的4.67百萬(33.49%)與民眾黨柯文哲的3.69百萬(26.46%)跑出,卻比同黨蔡英文於2020年時的8.17百萬得票少了2.58百萬,屬於慘勝。這個明顯的轉變證明,民進黨一意孤行推動「台獨」的所作所為被大批台灣民眾唾棄,對國家即將到來的統一是一件好事。

不過,國民黨也好不到哪裏去,侯友宜比上一次其黨友南韓瑜的得票同樣減少了76萬票,可謂是屢敗屢戰,屢戰屢敗,成為不折不扣的「神台桔」(陰幹)。民進黨與國民黨共流失的三百多萬票全流向了代表新成立的民眾黨參選的柯文哲。對國民黨來說,唯一比較正面的結果是重奪立法機構第一大黨地位,但對比民進黨只有一席的優勢,而且沒有超過半數,沒有絕對控制權,需要加上民眾黨的8席才能成事,同樣是慘勝。以此觀之,台灣地區的「三國」時代由此開始,混亂的局面將會比以前更甚。

回看歷史,如果不是因為新中國成立時美國橫插一杠,派出第七艦隊航空母艦戰鬥群在台灣海峽遊弋,以武力打救了坐以待斃的蔣介石集團,台灣地區早已回到祖國的懷抱裏。蔣介石為台灣地區帶去的不只是分裂,更是國民黨山頭滿布,誰也不服誰的劣根性。民進黨雖然與國民黨的政治理念與做法南轅北轍,但說到底都是在長期彌漫著國民黨意識形態的氛圍中孕育出來的組織,劣基因一脈相承猶不自知,也是派系林立,內鬥不息,只是在「大選」時暫停。

這次選舉告訴我們,國民黨已經爛心,很難拯救,民進黨則因執意追求「台獨」路線,投靠美日分裂國家,更是從內到外壞透,根本無藥可救。柯文哲之所以能一鳴驚人,第一次參選就能取得三百多萬選票的佳績,主要原因是民眾黨成立日子還不長,為了奪得政權,暫時還能團結在一起。不過,無論是哪一個政客,哪一個政黨勝出,都是茶杯裏的風波,掀不起大風浪。

中國共產黨孕育於民族苦難當中,歷盡磨難,最後由毛主席帶領黨人一磚一瓦地建立起來,在挫折與考驗中茁壯成長,雖然同屬中國人建立的政黨,但其組織與黨風卻因結合了中華幾千年文化智慧與馬克思主義哲學,而與對岸的截然不同,根本不可相提並論。郝伯村(國民黨)在其【讀蔣介石日記】一書中是這樣描述的:「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架構極為嚴密的戰鬥組織。」請註意,他是在說共產黨,也就難怪共產黨麾下的人民解放軍戰鬥力如此強大,戰無不勝。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新中國外可以抗擊列強,內則能夠撫慰百姓,更於不長的75年間取得現今如此輝煌的成績。

時至今日,大陸與台灣地區的發展天差地別,兩岸的力量已經不能用懸殊兩字可以貼切地形容。宏觀地說,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台灣地區回歸祖國已經不是能不能、會不會的事情,而是中央認為是什麽時候最符合全體中國人的最大利益,至於誰是台灣領導人,那是次之又次的因素。就最近世界局勢的走向來看,中國人這個共同希望應該就在不遠的拐彎處。

台灣地區順利回歸萬事俱備,只差東風,這個東風就是美國霸權轟然倒塌。在過去兩年,俄羅斯於「俄烏戰爭」中將計就計,反消耗美國歐盟集團,如今歐盟已是自顧不暇,無心戀戰,美國則戰爭資源枯竭,處於騎虎難下之勢。2023年10月,巴勒史坦哈馬斯組織主動發起奇襲,引起「巴以戰爭」,在中東開辟第二戰場,背後有沒有俄羅斯、伊朗等大國參與?目的是否牽扯美國進來?大家今日應該看得很清晰。

在上述兩場戰爭的來回鋸動下,本已經走下坡的美國霸權的下墜速度越來越快,連葉門胡塞武裝組織、各伊拉克民兵組織等都感覺到,故而膽敢肆無忌憚地向美國戰艦、商船、軍事基地頻頻發起攻擊。前兩天,就連伊朗這個武力二流的國家也向以色列在伊拉克的軍事情報基地動手。奇怪的是,到寫稿之時,美、以兩國居然是打不還手。放在幾年前,這根本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無他,明眼人都看到,美國霸權已經是來日無多,此時不出手搶占地盤利益,更待何時?

美國霸權一旦坍塌,台灣唯一的選擇就是迅速投回祖國懷抱,沒有例外。在這之前,台灣地區的經濟將會在賴清德的激進「台獨」路線下每況愈下,民心進一步思變。從這個角度來看,賴清德當選之日,就是國家統一轉入直路之時!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於網路,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參照必須征得作者同意並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