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瞭望·瞭望訪談|系統部署 全民行動 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

2024-01-22新聞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
到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作,這意味著:要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全面形成,生態系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顯著提升,國家生態安全更加穩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作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扈永順
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
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專訪時,十四屆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介紹,【意見】對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工作作出系統部署,明確了今後一段時期內美麗中國建設的目標路徑、重點任務、重大政策舉措,是指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
鷺鳥在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郯城街道水稻田間飛舞(2023年8月7日攝) 張春雷攝/本刊
在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育區,一只雄性藏羚羊在奔跑(2023年12月17日攝) 姜帆攝/本刊
到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作
【瞭望】: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美麗中國建設作出了哪些戰略部署?
王金南:十八大報告提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美麗中國」首次作為執政理念和執政目標被提出。同時部署了最佳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等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四大任務。
十九大報告提出「兩步走」的戰略安排: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作;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明確從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保護力度、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等四個方面建設美麗中國,確立了美麗中國建設內涵。
二十大報告深刻闡述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強調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推進環境汙染防治;提升生態系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由此可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美麗中國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部署,指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迫切需要,深刻闡釋了美麗中國建設的豐富內涵,明確了不同階段美麗中國建設的重點任務部署,美麗中國建設藍圖徐徐展開。
【瞭望】:當前美麗中國建設面臨什麽樣的形勢?
王金南: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域性變化,生態環境品質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但與美麗中國目標相比,與人民群眾的期待相比,與高品質發展要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當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仍然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還需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
一是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盡管近年來生態環境品質有了明顯改善,但中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容量有限、生態系脆弱的國情沒有改變,環保歷史欠賬尚未還清,生態環境品質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2022年中國細顆粒物(PM2.5)濃度還在29微克/立方米左右,近三分之一的湖泊存在富營養化問題,水土流失、荒漠化量大面廣。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絕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
二是綠色低碳轉型任務還很艱巨。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經濟發展方式問題,綠色低碳發展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當前,中國綠色發展水平整體還不夠高、基礎還比較薄弱,產業結構高耗能、高碳排放特征依然明顯,單位GDP能耗超過世界平均水平40%,中國經濟總量占全球18%,但消費的煤炭、鋼鐵、水泥等超過世界一半,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的狀況短期內難以改變。中國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尚未完成,經濟還需要持續增長,能源消費仍將保持剛性增長,生產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任務很重。
三是生態安全問題不容忽視。生態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份,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全國突發環境事件數量總體呈下降趨勢,但仍然多發頻發。傳統生物安全問題和新型生物安全風險相互疊加。生態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還存在短板弱項。2022年長江全流域遭遇61年來最嚴重幹旱、7.20鄭州特大暴雨,氣候變遷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和氣候極端事件增多。
四是生態環境領域國際賽局日趨激烈。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生態環境問題政治化趨勢增強,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公約談判鬥爭激烈,部份西方國家打氣候牌,出台碳關稅等政策,有的國家施壓中國承擔超出發展階段和能力的責任,阻撓中國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和國際貿易,圍繞綠色低碳發展、生態環境問題的國際賽局壓力加大。
五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還不適應美麗中國建設需求。當前,綠色低碳發展的內生動力不足,環境汙染防治仍以末端治理和行政手段為主,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市場手段和社會治理體系的作用需進一步激發。綠色發展的激勵約束機制還不健全,綠色低碳市場機制不完善,價格、財稅、金融等經濟政策尚不健全,生態環境監測監管與資訊化建設滯後,一些企業和地方法治意識不強,全社會生態環保意識有待提高。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套用有待進一步提升,特別是資訊化數位化套用差距明顯。
【瞭望】:【意見】對美麗中國建設提出了哪些目標?目標是怎麽確定的?
王金南:【意見】分三個階段,提出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到2027年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成效顯著;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作;展望本世紀中葉,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重點領域深度脫碳,生態環境健康優美,美麗中國全面建成。
目標的制定,主要考慮全面建成美麗中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主要目標。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毛額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以此為參照,生態環境品質水平也要總體與之相適應,達到或超過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這是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作的重要參照。中等已開發國家或者已開發國家的歷史同期,PM2.5濃度大多在20~25微克/立方米,而目前世界主要已開發國家的PM2.5濃度已接近或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空氣品質準則的第四階段目標值1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已經達峰,部份已進入下降區間,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已從大氣、水、土壤等常規汙染治理轉向應對氣候變遷、海洋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更加註重保障人體與生態系健康。現在看,中國在很多領域與中等已開發國家還有較大差距。
【意見】確定了到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作,這意味著:
宏觀上,要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全面形成,生態系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顯著提升,國家生態安全更加穩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作。
在具體領域,要推動空氣品質進一步改善,全國PM2.5濃度下降到25微克/立方米以下,「人水和諧」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基本建成,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全面管控,「無廢城市」建設實作全覆蓋,新汙染物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顯著提高,能源和水資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生態系基本實作良性迴圈。
位於湖北武漢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館的長江江豚「淘淘」 肖藝九攝/本刊
位於貴州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育區的黑葉猴幼猴(2023年4月30日攝) 楊文斌攝/本刊
處理好五個重大關系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瞭望】: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存在什麽樣的重點和難點?
王金南:總體來看,美麗中國建設是在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背景下展開的,我們既要深入推進環境汙染防治,又要促進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還要加強生態系保護修復,並要確保國家生態安全。【意見】指出,必須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正確處理好五個重大關系。
一是重點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處理好高品質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統籌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推動傳統產業工藝、技術、裝備升級,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在綠色轉型中推動發展實作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促進高品質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二是重點推進環境汙染防治,處理好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系。堅持系統觀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延伸深度、拓展廣度,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強化目標協同、多汙染物控制協同、部門協同、區域協同、政策協同,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汙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遷,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
三是重點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處理好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系。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綜合運用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兩種手段,因地因時制宜、分區分類施策,築牢自然生態屏障,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持之以恒推進生態建設。
四是重點運用法治、市場、科技、政策「組合拳」,處理好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系。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深入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保持常態化外部壓力。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發揮科技驅動作用,用好綠色財稅金融政策,引導公眾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
五是重點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作,處理好「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系。在確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堅持先立後破,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把握好路徑和方式、節奏和力度,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全球氣候治理。
【瞭望】:美麗中國建設與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二者是什麽關系?
王金南:我理解,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和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都是黨中央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汙染防治攻堅戰是當前建設美麗中國的重中之重,也是抓手機制;美麗中國是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目標願景,也是形象表達。兩者一脈相承、相互銜接。
一是戰略路徑方面。錨定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根據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新需求、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改善的新期待,加大對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集中解決力度,「十四五」實作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十五五」實作生態環境全面改善;「十六五」實作生態環境根本好轉。
二是目標指標方面。實作生態環境根本好轉是美麗中國建設標誌性、根本性的目標,透過持續推動汙染防治攻堅予以實作。美麗中國目標統籌了降碳、減汙、擴綠、增長各方面,領域更寬,涉及範圍更廣;增加了「美麗系列」建設任務指標,對汙染防治成果的表達更具體、更形象。
三是任務舉措方面。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汙的思路,延續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的攻堅戰體系。同時,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進一步強化綠色低碳轉型、生態安全維護等任務部署,接續推動生態環境整體提質增效,多層次打造美麗中國建設示範樣板。
四是工作機制方面。堅持汙染防治攻堅戰行之有效的攻堅工作體系和壓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經驗做法,繼續發揮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利劍」作用,適時將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過渡到美麗中國建設成效考核,實作制度機制有效銜接。
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瞭望】: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需要做好哪些重點工作?
王金南:【意見】指出,根據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新需求,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改善的新期待,加大對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力度,加快全領域轉型、推動全方位提升、開展全地域建設、引導全社會行動,推動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重點要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黨對美麗中國建設的全面領導。強化組織領導,完善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各地區各部門要把美麗中國建設作為事關全域的重大任務來抓,落實好「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及時研究解決重大問題。深入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把美麗中國建設情況作為督察重點。
二是加快落實美麗中國建設重大任務。錨定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作,按照「十四五」深入攻堅、「十五五」鞏固拓展、「十六五」整體提升的階段安排,持續深入推進汙染防治攻堅,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提升生態系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守牢美麗中國建設安全底線,打造一批示範樣板,開展全民行動,健全保障體系,切實把這些重大任務轉化為一項一項具體行動。
三是不斷創新美麗中國建設政策舉措。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汙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遷,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細化實化美麗中國建設的政策措施,充分運用法治、市場、政策等手段,強化對美麗中國建設重大工程的財稅、金融、價格等政策支持,完善激勵機制,調動各方面共建美麗中國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四是大力推動美麗中國先行區等「美麗系列」建設。聚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區域重大戰略,打造綠色發展高地。以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為統領,建設美麗城市、美麗鄉村,鼓勵園區、企業、社群、學校等基層單位因地制宜開展行動,形成美麗中國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良好社會氛圍。推動重點領域提質增效,建設美麗藍天、美麗河湖、美麗海灣、美麗山川。
五是加強美麗中國建設科技支撐。科技是實作美麗中國目標的基礎支撐和有力保障。需要創新生態環境科技體制機制,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構建美麗中國數位化治理體系。加強生態文明領域智庫建設,打造美麗中國建設研究院。實施高層次生態環境科技人才工程,培養造就一支高水平生態環境人才隊伍。
六是健全完善美麗中國建設推進落實機制。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制定分領域行動方案,將美麗中國建設路線圖轉化為施工圖。建立工作協調機制,推動任務計畫化、清單化、責任化,加強監測、排程和監督管理,組織開展美麗中國建設成效考核,強化考核結果運用,確保黨中央關於美麗中國建設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瞭望】:【意見】提出一體開展「美麗系列」建設工作,圍繞七個方面提出了美麗中國建設系列要求,都有哪些考慮?
王金南:【意見】從要素、領域、區域、地方等不同角度,提出了美麗藍天、美麗河湖、美麗海灣、美麗山川建設,打造美麗中國先行區、美麗城市、美麗鄉村等系列建設要求。「美麗系列」是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載體,從要素和領域方面,將生態環境保護、汙染防治攻堅戰與美麗中國建設的長遠目標結合起來。同時充分發揮地方積極性,推動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各省(區、市)因地制宜,積極建設美麗中國省域樣板,城市和區縣一市一策、一縣一策,積極建設美麗城市、美麗鄉村。
近年來,各地區以美麗中國建設實踐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形成了一批典型模式,為美麗中國建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從區域層面看,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黃河流域等國家重大戰略區都制定了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
從省級層面看,浙江、江蘇、山東、四川、福建、江西、山西等省份已編制出台了本地區美麗省份建設規劃,如浙江省印發了【深化生態文明示範建立高水平建設新時代美麗浙江規劃綱要(2020—2035年)】,福建省印發了【深化生態省建設打造美麗福建行動綱要(2021—2035年)】,江西省制定了【美麗江西建設規劃綱要(2022—2035年)】。廣東、上海、河北、吉林、遼寧、湖南、湖北、重慶等地也在積極推進省級美麗建設規劃編制出台。
從城市層面看,杭州是最早開展美麗城市建設的樣板,釋出了【「美麗杭州」建設實施綱要(2013—2020年)】【新時代美麗杭州建設實施綱要(2020—2035年)】;深圳釋出了【深圳率先打造美麗中國典範規劃綱要(2020—2035年)】;煙台、寧波、青島、贛州等城市釋出了相關規劃綱要和實施方案。
各地以2035年基本實作美麗中國為目標牽引,以美麗城市、美麗鄉村、美麗河湖、美麗海灣等為抓手,統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環境汙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遷,系統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各領域、全要素工作,實作要素、領域、城鄉全覆蓋。建立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各部門分工合作、全社會共同行動的行動機制。建立了以美麗建設意見或者規劃綱要為統領,確立中長期目標,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工作機制,美麗中國建設地方實踐取得顯著成效。
【瞭望】:【意見】對美麗中國建設全民行動有什麽要求?
王金南:在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過程中,需要構建起全民行動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行為自覺。自2018年起,生態環境部會同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在全國範圍部署開展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實踐活動。2021年,生態環境部、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2021—2025年)】,宣傳動員全國人民積極參與美麗中國建設,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堅持全社會共建共享,把建設美麗中國化為全社會自覺行動。
同時,生態環境部門也高度重視與有關部門、黨派協會、研究機構合作交流。例如成立「美麗中國百人論壇」,連續舉辦4屆論壇年會,透過召開跨部門、跨學科的高端學術會議,交流思想、創新思路、出謀劃策、凝聚共識。2023年,中國美術學院、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等機構聯合主辦了「大地之歌·2023美麗中國紀事」展覽,展覽收集並展出了全國各地近百個美麗中國建設實踐案例,同時釋出了美麗中國案例文獻庫,展覽網路關註人數超3000萬,累計接待現場觀眾近40000人次。這些都是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全民行動的有效舉措。
本次【意見】從培育弘揚生態文化、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建立多元參與行動體系三方面提出了開展美麗中國建設全民行動的具體舉措,加快形成全民生態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