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國家發改委專家:突出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024-07-29新聞

7月15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開啟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透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更加註重突出重點,突出體制機制改革,突出戰略性、全域性重大改革,突出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凸顯改革引領作用,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明確了重點任務、指出了主攻方向。

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決定】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明確,路徑清晰。圍繞經濟體制改革等問題,【民生周刊】記者專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研究員陳偉。

▲陳偉

民生周刊: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取得了哪些成就?今後如何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陳偉: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走過了一條獨一無二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道路,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四個方面的成就值得特別關註:一是市場經濟理念深入人心,這是與改革開放給人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相關聯的,思想共識為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奠定了認識基礎;二是市場化的規則體系和監管體系比較完善,人們對於如何利用市場來配置資源和發展經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三是40多年來中國經濟經歷了市場化改革歷程,全社會逐步認識到了「中國特色」究竟「特」在何處,政府、市場與社會的功能邊界和結合點;四是中國的市場化道路、市場化模式為其他開發中國家提供了樣板和示範,表明各國應按自身國情來探尋改革之路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仍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主要任務是釋放改革紅利,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對於如何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了系統部署,我主要想談談激勵機制問題。改革是利益的再分配,因此,基礎與核心是解決激勵機制問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最終要從政府、企業、民眾以及國內和國外等主體的參與意願、主觀能動性角度來看待改革的有效性,從高品質發展的角度來評價改革的成效,使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得到保護與提升。因此,要持續激發全社會的改革意願,不斷提升改革的行動能力。

民生周刊:【決定】提出,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作資源配置效率最佳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暢通國民經濟迴圈,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決定】為何強調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如何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作資源配置效率最佳化和效益最大化?

陳偉: 經濟體制改革,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放得活」和「管得住」,說的是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之間的關系。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仍然是市場配置資源,偏離了這一點,經濟效率和實作公平都會受到影響。目前社會上有一種否定市場作用的思潮,幻想著重回政府大包大攬的計劃經濟體制老路上,對此,我們必須保持警惕,必須有清醒認識。當然,市場機制不是完美的,存在市場失靈的情況,會造成效率損失、帶來收入差距拉大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政府要透過必要幹預來實作「管得住」目標。

如何同時實作「放得活」和「管得住」,是宏觀調控的基本命題,如同人開車,需要按照目標路線和即時路況不斷進行微調,不可能整齊劃一、一勞永逸。就現實情況來看,「放得活」是當下的主要矛盾,透過保持制度的穩定性、提高制度的透明性、增強制度的靈活性來提高經濟發展的信心和活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

民生周刊:【決定】提出,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將對企業發展起到什麽作用?如何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

陳偉: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於生產力,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定理。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重要內容,是制約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在這個表述裏,生產力被抽象為一般性概念,現實中的生產力則是五花八門、場景多樣的,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有各自的適用性,因此,不能籠統地說孰優孰劣。從現實情況來看,激發經濟發展的動能和活力是當前的重點任務,非公有制經濟在這方面有其天然優勢。【決定】著眼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出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加強產權執法司法保護,防止和糾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幹預經濟糾紛;提出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剛性約束,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完善要素市場制度和規則,等等。這些舉措將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更大空間,更好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一直是中國市場化改革的重要命題。今年6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時強調,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必須著眼於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加強黨的領導,完善公司治理,推動企業建立健全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業。

結合現實情況,我認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關鍵要做到以下三點:一是強有力的產權保護,要本著尊重歷史、發展眼光來看待問題,避免不必要的政策誤解和制度性內耗,特別要避免政府過度執法和選擇性執法問題;二是樹立長期發展目標,著力培養一批戰略資本、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企業要有正確的義利觀,更加重視承擔社會責任,這也是世界各國企業制度演進的方向;三是創新性的商業模式與管理方式,特別是適應數位化、智慧化時代的新要求,提升企業管理的科學性和韌性。

民生周刊: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方面,中國目前取得了哪些顯著進展?未來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關鍵點和著力點在哪裏?

陳偉:構建14億多人口的統一大市場,是人類歷史上從沒有過的。從中國的基礎條件上看,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同時存在。有利條件包括市場理念深入人心,制度建設日益規範,數位化所帶來的市場整合加速等。不利條件是現有財稅體制在鼓勵地方競爭的同時,也帶來了以鄰為壑的沖動,一些地方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和財政困難,導致行為短期化。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主要從市場規則制度、要素體系、流通體制和內需體系等方面,對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作出部署。關鍵在於中央對地方的考核激勵機制和公平競爭的審查機制,要用好中央對地方的指揮棒。

民生周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位經濟深度融合制度,對今後經濟發展有哪些重要意義?

陳偉:數位經濟是人類經濟的新形態,是生產力發展的新維度、新空間。實體經濟與數位經濟深度融合,必將為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註入新動能,解決因人口出生率下降、外部形勢變化、傳統經濟發展模式轉型等因素帶來的問題。但數位經濟是近10多年逐漸孕育的新生事物,無論是數位產業化中的產權與交易規則,還是產業數位化中的勞動關系或倫理規則等,都需要在實踐中去探索和界定,因而,需要圍繞「數實融合」加快完善制度體系。

對於中國經濟而言,這一舉措有三重意義:一是更有效發揮數據要素在經濟增長中的功能,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二是為中國經濟再平衡特別是地方資產負債表修復提供重要助力;三是增強中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拓展國際合作的領域和範圍,為「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等創造有利條件。

出品 | 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部

原文刊載於2024年第15期【民生周刊】雜誌

原標題:【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研究員陳偉:突出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民生周刊】全媒體記者 羅燕

編輯丨李雪

責編丨姜玉函

主編丨崔靖芳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註民生的新聞周刊。

分享遊記與攻略,展示美景與美食,在這裏,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