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說改革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專家談(3)
張飛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透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中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了戰略部署,其中提出「完善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機制」,要求「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從2024年上半年各省區市的GDP數據來看,遼寧增長5.0%、吉林增長5.7%、黑龍江增長1.5%、內蒙古增長6.2%。當前,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東北地區需要適應新形勢,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
深化東北地區國資國企改革,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決定】提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完善管理監督體制機制,增強各有關管理部門戰略協同,推進國有經濟布局最佳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
國資國企改革是東北全面振興的關鍵所在。由於市場化改革滯後,東北國有經濟比重長期偏高,由此制約了東北經濟轉型升級。據統計,2022年,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四省區國有控股工業企業資產占全省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43.2%、61.4%、53.2%和50.9%,分別高於全國5.5個、23.7個、15.5個和13.2個百分點。新階段,東北地區深化國資國企改革,重點是要按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所要求的「推進國有經濟布局最佳化和結構調整」,其戰略目標是加大國有資本在國家安全、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公益性領域的布局,加大國有資本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
推進東北國有經濟布局最佳化和結構調整,要以提高產業集中度為重點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
一是推動國有資本向「五大安全」領域集中。國有資本向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領域集中,以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等為重點,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布局結構最佳化和產業轉型升級。
二是要持續深化央地合作。透過央地合作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鼓勵地方國企與央企透過戰略合作、股權合作、設立產業基金等方式,加快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打造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一流企業。
三是要從東北區域經濟整體布局推進國有經濟最佳化布局。例如,以制造業為重點加強東北國資國企的分工合作,以統籌國資國企區域布局推動東北城市群建設和東北地區經濟一體化行程。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產業轉型升級引領東北全面振興
【決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長期以來,東北地區過於依賴重化工業和資源型產業,這種單一的產業結構過去助力東北經濟快速發展,但同時也使得區域經濟在面臨市場變化和資源枯竭時變得更為脆弱,由此導致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滯後和新興產業發展滯後。2023年,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四省區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52.4%、54%、50.8%和41.4%,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54.6%)。
東北地區擁有哈爾濱工業大學、吉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等一批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中國一重、中國一汽等技術實力雄厚的企業,具備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突出優勢。
一是要構建支持全面創新的體制機制。推動教育、科技、人才領域綜合改革,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打造國家重大技術創新策源地。
二是依托AI等新技術賦能傳統產業,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例如,依托傳統汽車工業基礎,推動技術創新,積極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依靠獨特的冰雪資源優勢,借助AI、大數據等技術形成直播產業鏈,賦能冰雪經濟發展;推動傳統邊貿與數位技術深度融合,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產業。
三是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一方面,東北四省區不僅工業基礎較好,而且能源產業基礎紮實,具有發展風光等新能源產業的突出優勢,風電裝機容量約占全國的25%。為此,建議圍繞風光發電等新能源布局新能源裝備制造及其配套產業。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東北的科技教育資源優勢,鼓勵自主創新,加強尖端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爭取在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上實作新突破。
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形成東北全面振興新動力
【決定】指出,「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東北地區的重要使命任務,也是東北振興發展的重大機遇。2023年,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四省區外貿依存度分別為25.4%、12.4%、18.8%和8%,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33.4%)。
在當前國內外形勢下,東北地區需要將向北開放作為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中之重。數據顯示,2023年,俄羅斯超越越南、德國、澳洲,一躍成為中國第四大貿易夥伴國;中國也已連續14年成為俄羅斯第一大貿易夥伴。在這個特定背景下,要抓住俄羅斯向遠東發展的重要機遇,將中俄「東北—遠東」地區經貿合作作為打造東北對外開放新前沿的重要抓手,積極打造中國向北開放的重要視窗和東北亞區域合作的重要樞紐。
一是將東北地區打造成為中國企業進入俄遠東地區的「總部基地」。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俄羅斯遠東地區第一大外資來源國。有數據顯示,中國投資占俄羅斯遠東地區外國投資總額的90%以上。截至2023年年底,俄遠東地區有中資參與的投資計畫達49個,總投資額近90億美元。2014年至2023年的10年間,俄遠東地區與中國東北省份的貿易額翻了一番。2023年,遠東地區與東北的貿易額約為270億美元。為此,建議東北地區要充分利用中國企業走向遠東的機遇,統籌發展總部經濟,加快形成國內企業走向遠東地區的政策支持,積極打造面向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總部基地」。
二是建設中俄「東北—遠東」貿易本幣結算示範區。2023年中俄雙邊貿易中,本幣結算占比達90%以上。其中,盧布占比為33%,人民幣占比為60%。適應中俄貿易額持續增長的趨勢,建議將「東北—遠東」地區作為中俄貿易本幣結算示範區,推動中俄貿易本幣結算逐步由能源領域擴大到農副產品等其他領域。
三是探索建立中俄邊境自由貿易區。積極發展邊境自由貿易,選擇邊境貿易量較大的口岸城市設立中俄邊境自由貿易區。例如,在黑河、同江、綏芬河、滿洲裏等口岸探索設立不同形式的邊境自由貿易區,實施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
[作者系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