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會有朋友問,愛爾蘭是不是跟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一樣,都是英國的一部份呢?北愛爾蘭跟愛爾蘭,他們又有哪裏不一樣呢,為什麽會有兩個愛爾蘭呢?
這個問題其實在前兩年英國脫歐的時候跑出來過,實際上呢,現在的愛爾蘭共和國,他不僅從1921年12月起,就不再是英國的一部份,甚至在1949年還徹底脫離了大英國協,跟曾經是英國殖民地的美國一樣,成為了一個完全意義上的獨立的共和國。英國脫歐之後,愛爾蘭成為歐盟成員國裏唯一的英語國家。
可是,跟愛爾蘭共和國在同一個島上的北愛爾蘭,為什麽不屬於愛爾蘭,卻仍然是英國的一部份呢?先說答案:原因就是英國人一貫的攪屎棍操作。
至於為什麽,就需要我們從復雜的歷史脈絡中去梳理出答案。
公元前7世紀,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並成為歐洲三大族裔的塞爾提克,遷徙到了英國和愛爾蘭,成為當地的主體民族。凱爾特血統,加少量的原始土著血統,一起構成了英國和愛爾蘭比較早的血統基礎。之後英愛兩地陸續經歷了羅馬帝國的多次侵襲,但均沒有大規模改變當地居民的血統。
到公元5世紀的時候,來自丹麥和德國的兩個日耳曼部落,昂格魯和撒克遜,征服了不列顛尼亞島。於是,日耳曼人成為了英格蘭的統治階層,而居於不列顛尼亞島核心位置的英格蘭,首當其沖成為了種族融合的區域,日耳曼血統逐漸占據上風,並逐漸形成了如今的英格蘭的昂格魯撒克遜主體民族。雖然在後來不列顛尼亞島陸續受到維京人和諾曼人的統治,但昂格魯撒克遜作為英格蘭的民族主體,始終沒有受到改變。
而原本的塞爾提克,則相對平靜,繼續生活在英格蘭周邊的地區,也就是今天的蘇格蘭、威爾斯、和愛爾蘭,這些地方相對而言,融入的日耳曼血統較少。所以,時至今日,他們仍然屬於較為純粹的塞爾提克,而不是昂格魯撒克遜人。
這也能一部份的解釋,為什麽英格蘭和蘇格蘭分分合合幾百年,如今的蘇格蘭仍然時不時要鬧獨立的原因。反而蘇格蘭和愛爾蘭同宗同文,相互之間更為親密。我們知道愛爾蘭學生入讀英國的大學,可以享受跟英國公民同等的學費待遇。而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就是愛爾蘭的學生入讀蘇格蘭的大學,可以跟蘇格蘭本地人一樣,享受比英格蘭人更為低廉的學費待遇。親密關系可見一斑。
當然,除了種族,宗教也是極為重要的另外一個原因。在今天的愛爾蘭,天主教是主體。而在英國,各地則不盡相同。英格蘭和威爾斯的主體為新教,蘇格蘭的主體為天主教。有一個地方是特例,就是北愛爾蘭。雖然北愛爾蘭在地理上位於愛爾蘭島,離蘇格蘭也更近,但是這裏的新教和天主教的比例卻是2比1,新教居於更大的比例。這就要說一說英國人特有的攪屎棍的本事了。
歷史上,英格蘭自1169年開始不斷的入侵愛爾蘭,開始了接近800年不同形式的殖民統治。在這當中愛爾蘭的民族獨立運動從未間斷,而擅長搞政治的英國,有意識的將英格蘭的新教教徒,規模化的移民到反抗英國統治最為兇猛的愛爾蘭北部地區,也就是艾爾斯特,從而改變當地的宗教、民族和政治取向。這也就是為什麽,1921年愛爾蘭獨立成為自由邦的時候,北部的艾爾斯特卻主動選擇留在了英國。後來該地區被英國重新命名為北愛爾蘭。
當然,塵歸塵土歸土,歷史已經塵埃落地。和平發展成為當今時代的主流。英國脫歐以後,得益於英愛兩國的CTA協定,兩國人員仍然可以自由往來,雙方公民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去到對方國家生活、工作、教育、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