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北韓戰場誌願軍用生命鑄造炸不爛打不斷的鋼鐵動脈,美軍徒喚奈何

2024-10-30軍情

1951年4月,第八集團軍司令馬修·李奇微接替已經因為北韓戰場的慘敗而聲名狼藉的道格拉斯·麥克亞瑟,出任「聯合國軍」總司令。

與驕狂自大,目中無人而一再遭遇慘敗的麥克亞瑟相比,長期擔任美國陸軍副參謀長的李奇微才算得上中國人民誌願軍的真正對手。

在參謀部的多年歷練使李奇微養成了沈著淡定,善於觀察的習慣,針對誌願軍的弱點,他的三板斧打得誌願軍一下子緩不過氣來。

李奇微犀利地指出,誌願軍的戰術就是結合快速穿插迂回的「星期攻勢」。

由於嚴重缺乏運輸手段和美空軍的持續騷擾,導致補給無法快速送到前線。誌願軍戰士一般只能自己攜帶一周戰鬥所需的彈藥和補給。

他們靠著「肩上後勤」打滿一周就必須停下來等待後面的給養接上,否則必然彈盡糧絕。

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李奇微,厲害啊! 可惜,中國人民誌願軍比他更厲害

一、「絞殺戰」:李奇微的野望

很快,李奇微就在第五次戰役中打出了兇狠的反擊。「聯合國軍」透過誌願軍看得見卻打不到的「磁性戰術」快速後撤,保持距離,盡量避免夜戰,把誌願軍拖得精疲力盡。

一周之內,美韓軍隊撤退了140公裏,但誌願軍的補給卻跟不上了,即使是軍長也只能喝稀粥。

這時美軍坦克部隊快速插入誌願軍後方,截斷交通線,摧毀誌願軍補給站,把誌願軍打得陣腳大亂。若不是傅崇碧63軍在鐵原死守12晝夜,秦基偉15軍在東線苦戰10天,誌願軍肯定要吃大虧。

五次戰役結束後,雙方都認清了這樣一個事實,即在可預見的時間內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聯合國軍」無法把誌願軍趕過鴨綠江,誌願軍也無法把「聯合國軍」趕下大海。

從1951年6月下旬開始,李奇微指揮的駐北韓美國空軍向誌願軍的後勤補給線,所有的鐵路線、橋梁、倉庫發動了大規模的轟炸,這種戰術被稱為 「絞殺戰 」。

「絞殺戰」的概念源於二戰中的義大利戰場。1944年4月,美英軍隊在德軍據守的古斯塔夫防線前受挫,便組織空中力量對德軍的鐵路運輸線進行了54天的大規模轟炸,最終迫使彈盡糧絕的德軍撤退。

而在北韓戰場,誌願軍享受的「待遇」比當年的德軍可要「熱烈」得多。

在北韓鐵路網的咽喉地帶「三角形」地區僅80公裏長的鐵道線上,美軍每天出動飛機200架次以上,鍥而不舍地對鐵路設施、火車車皮和火車頭進行轟炸,投彈總數高達3.8萬枚。

美軍宣稱,誌願軍方面「每半米鐵軌就能攤上一顆炸彈」。

在這個夏天,「聯合國軍」對北韓全部 1200公裏鐵路線的投彈量則超過10萬噸 ,整個鐵路沿線都布滿了炸彈的彈片。

禍不單行,1951年夏季,北韓北部遭遇了40年不遇的特大洪災,清川江、大同江上的主要鐵路橋梁都被沖毀,處於全面不能通車狀態,更不要說相對單薄的公路橋梁了。

洪水加上轟炸,北韓的573座橋梁被炸毀、沖毀總計205座,1200千米鐵路線僅剩不到300千米能夠通車。

李奇微的盤算可謂細致入微,他結合各方獲得的情報,對誌願軍的補給需求做出了這樣推算:

1、在三八線附近與「聯合國軍」作戰的誌願軍大約有50個師,北韓人民軍10個師,這60個師的軍隊平均每天需要2400噸的物資。

2、以每輛軍用卡車載重量兩噸計算,誌願軍後勤部門僅運送大軍一天的補給就需要1200輛卡車。

3、又,從鴨綠江到三八線往返需10天,以來時花費時間5天計算,如果要把足夠的補給送到前線,每天就大約需要維持 6000輛以上的汽車

4、即便是運力較大的火車,每天也必須 有120節車皮到達前沿戰區

誌願軍戰士可以不吃飯,但是你的大炮、你的槍械不能不吃炮彈和子彈啊。

李奇微:雖然「聯合國軍」步兵打不過三八線,但我們的空軍可以炸到你們服氣為止,無論是公路還是鐵路,讓你一輛車,一節車皮都到不了前線,一粒米,一顆子彈都送不上來!

二、美國空軍逞兇北韓

1951年的下半年,駐北韓的美軍航空兵平均每天出動900多架次,其中90%的兵力都用來攻擊位於中朝軍隊的後方運輸線。

當時,美國空軍用於襲擊誌願軍交通線的主要空中力量是B-29重型轟炸機。

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堪稱螺旋槳時代的戰略轟炸機,它威力巨大,翼展43公尺,單機載彈量超過9噸,最大航程超過5600公裏,飛行速度可達574km,是當之無愧的空中霸主。

一架B-29扔下的炸彈一次就可以摧毀一整個車隊 ,其使用的重型航空炸彈單枚重近一噸,可以炸出深5公尺,直徑12公尺的大坑。

在轟炸誌願軍交通線,特別是大橋和隧道時,美軍還使用了重達5.6噸的「櫥櫃」式巨型炸彈。

在二戰中,英軍轟炸機投下的「櫥櫃」一枚就炸塌了法國西海岸一個隧道,事後德軍光清理碎石就花了3個星期!

此外,美軍還大量使用了B-26「劫掠者」轟炸機用於空襲倉庫、橋梁等小型目標,並使用F-80「流星」噴射式戰鬥機(世界上第一種噴射式戰鬥機)掃射和轟炸誌願軍的車隊、火車頭、高射炮陣地。

為了摧毀誌願軍的運輸線,美軍想盡了各種辦法,可以說,美國炸彈廠的工程師真是挖空心思,各種缺德的歪點子層出不窮。

美軍扔下來的除了直接殺傷的凝固汽油彈和航彈,還有五花八門的炸彈。

有的炸彈裝了重力感應裝置,被車輛壓到就炸,甚至排彈的人一碰就炸。

這種炸彈的裝藥量不大,一般就炸斷人一只手,一條腿,不會致命,但是傷員既不能作戰,又要人照顧,又要吃飯,反而增加誌願軍的負擔。

有的定時炸彈設定了 三個引信 ,其感應規則是,任何一根引信被拆除即可引爆。也就是你除非同時拆幹凈了,不然拆哪根都會炸。

以及臭名昭著的M83 蝴蝶彈 ,這種炸彈一般都裝在M15A2 子母彈箱內構成子母彈,24枚一組,不僅可以定時,還能夠反排爆,也就是一排彈就炸。

蝴蝶彈爆炸後能夠殺傷半徑50m範圍內的人員和車輛,甚至能打穿坦克的裝甲。

除了狂轟濫炸之外,美軍還使用了各種有可能破壞誌願軍運輸線的猥瑣手段,包括專門紮汽車輪胎的 四角釘

這種小東西跟中國古代的鐵蒺藜類似,有四個鋒利的尖爪,隨手一扔,總有三個尖著地,一尖直立向上,太平洋戰爭後期,日軍曾用它來對付美軍的汽車。結果被美軍在北韓戰場上「發揚光大」。

他們的如意算盤是,即便誌願軍的汽車躲過了飛機投下的炸彈,也難逃小小四角釘的暗算。總之,就是不讓汽車順利地開到前線去。

1951年9月份,美海空軍投入「絞殺戰」的飛機為3027架次,10月份,增加到4128架次,11月,再次激增到8343架次,美軍的空襲確實對誌願軍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據誌願軍司令部統計的數據,從1951年下半年到1952年上半年:

被美軍炸毀、又被誌願軍修復、而後再被炸毀的、再被修復的橋梁達到190座次,破壞又被修復、再次破壞、再被修復的鐵路達到4000余處。

1951年7月,美軍遠東航空兵司令奧托·威蘭將軍放出狂言,計劃以90天的時間摧毀北韓的鐵路系統,破壞誌願軍前後方聯系,使誌願軍前線部隊「窒息」。

在1951年8月,誌願軍真正能夠運到前線的物資只有1/4,3/4都在路上損失掉了,造成了前方的嚴重困難,誌願軍戰士餓肚子也還罷了,有的甚至因為沒有子彈,只能靠扔石頭阻擊敵人!

1951年9月7日,彭總給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聶榮臻寫信求援:

早晚秋風襲人,戰士單著,近旬病員大增,洪水沖,敵機炸,橋斷路崩,存物已空,糧食感困難,冬衣如何適時運到,實在逼人,望兄良策救我。

三、洪學智掛帥,誌願軍用生命鑄就鐵血大動脈

面對空前嚴峻的形勢,1951年6月,中國人民誌願軍副司令員洪學智臨危受命,出任誌願軍後勤司令部司令員,統籌負責打破敵人「絞殺戰」的工作。

洪學智本來擔心自己能力不夠,挑不起這個重擔,結果深知請將不如激將的彭總對這個棋友說:「你不幹,我幹,你去前方指揮部隊,我去管後勤!」

洪學智到任後,立即著手協調各方,調集資源,制定了保障誌願軍後勤的一整套方案,他對後勤線的要求是: 打不斷、炸不爛,沖不垮!

第一步:一定要把猖狂的美國飛機打下來!

首先,誌願軍調整和加強了後方運輸線上的防空哨。在32條共2500多公裏的公路上,10人一組,投入1.3萬人的兵力,設定了1300組對空監視哨,全力保證汽車部隊的安全運輸。

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最關鍵的,還是要把猖狂的美軍飛機幹下來!

在洪學智的組織下,把分散在北韓各個戰場的高射炮兵部隊組織起來,全力保護後勤線。其中歸後勤司令部直接指揮的高射炮兵有4個團、25個營,主要掩護鐵路橋梁和倉庫區。

就這樣,誌願軍高炮部隊與美軍飛機的血戰開始了,剛剛成立的新中國高炮部隊,裝備少,人員不足,戰士們缺乏實戰經驗,許多人只訓練了20幾天就入朝作戰了。

北韓北部山區冬天降到零下20度以下,夜晚的山風像刀子一般往骨頭縫裏鉆。高炮連戰士睡的防空洞如同冰窟窿,大家都凍得縮成一團,無法入眠。實在睡不著,就坐起來背靠背地相互取暖。

高射炮炮位上的座椅都是鐵的,坐在上面就像坐在冰坨子上,不一會兒屁股就凍得失去了知覺,而戰士們卻一步也不能離開。因為敵機隨時會竄來,戰士們一旦離開,敵機來了就來不及還擊。

時間一久,大家的腳都生了 凍瘡,腫得像饅頭,布鞋都穿不進去 。有位一炮手腳底板爛得淌黃水,底盤踩不下去,二炮手無法發射。

於是他想了個辦法,找來一根木棍綁在腿上,把棍子下端戳在底盤上,開炮的時候,一邊用腳往下踩,一邊用手握著棍子朝下搗。雙管齊下底盤就能踩下去,讓二炮手順利發射出炮彈。

高炮部隊的條件實在是太苦了,但他們一心想狠狠打擊入侵的豺狼,用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沖勁,與敵偕亡的狠勁,打得飛行時間平均超過1000小時,作戰經驗豐富的美軍飛行員鼻青臉腫,找不著北。

說實話,高炮部隊的作戰絕對超出了人類的生理和心理極限,因為敵機可以隨時移動,向高炮陣地發起兇狠突擊,而高炮一旦部署好了就無法移動,成了活靶子。

戰鬥機的機炮射速很快,一塊彈片就可以把人攔腰切斷,汽油彈扔下來之後炸得人體血肉橫飛,根本找不到囫圇屍首。

直面著像雨點一樣射來的機炮,身邊的戰友紛紛犧牲,血漿四濺,很少有人不會魂飛魄散,大叫逃命。但誌願軍戰士卻毫無懼色,操縱笨重的37式蘇制高射炮,與呼嘯而來的美軍飛機展開激烈對戰。

1951年6月9日,25歲的高射炮兵戰士劉四,在美機空襲黃江大橋,全班戰友除他以外全部傷亡的情況下,英勇奮戰, 一人操作高射炮在1000公尺距離內點射擊落一架美機 ,榮獲一等功。

劉四所在的誌願軍高炮獨立31營3連後來被授予「一等功臣連」稱號,在3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僅劉四3班的那一門高炮就擊落敵機12架,擊傷敵機16架,全連 72名戰士,負傷和犧牲35人

1952年5月8日,美軍出動上百架飛機空襲誌願軍楠亭裏倉庫,負責防守倉庫的誌願軍高炮獨立24營憑借裝備的12門高炮,16挺高射機槍與蝗蟲一般密密麻麻的空中霸主整整硬剛了13個小時。

這是一場眾寡懸殊的戰鬥,就算把高炮和機槍都算上,一門高炮/機槍也要「照顧」4架敵機,而敵機一發機炮就可以報銷一門高射炮。

戰鬥中,24營的戰士頂著雨點一般密集的炮火和炸彈,沈著冷靜,不怕犧牲,在全營傷亡67人,戰損超過30%的情況下,頑強地頂住了美軍高達400架次飛機的轟炸,擊落敵機7架,擊傷18架。

不可一世的美國空軍被徹底打懵了,眼看夜幕降臨,不得不悻悻然撤出了戰鬥,楠亭裏倉庫保住了,幾萬誌願軍的彈藥、食品、被服保住了!

戰鬥結束後,戰場上到處都是燒得焦黑的烈士遺骸和散落的高射炮零件,剩下的高炮營戰士也基本個個掛彩,看得在現場的洪學智司令員熱淚盈眶: 真的是用生命和鮮血保住的倉庫啊

隨著作戰經驗不斷積累,年輕的誌願軍高炮部隊越戰越勇,開動腦筋,從一開始的被動應付逐漸開始將美軍按在地上摩擦。

由於當時美軍還缺乏有效的夜視手段,為了確保轟炸效果,夜間轟炸只能選擇月圓之夜;同時,有點「呆萌」的美軍飛行員都想上半夜轟炸,下半夜補覺,於是到達戰場的時間往往在半夜12點以前。

摸透了敵人的空襲習慣之後,誌願軍開始 針對性地集結火力,守株待兔 。大致畫面是這樣的:

話說這一日美軍大隊長史密斯上校領兵二十余架,來到誌願軍倉庫上方,正欲投彈逞其兇威,忽聽得山間一聲炮響,嚇得美軍魂不附體。

只見八十余門高射炮,百余高射機槍一字排開,誌願軍齊聲吶喊:我奉洪司令員將令,在此等候多時,史密斯還不下機受縛?

不容史密斯答話,高炮群一齊開火,彈雨縱橫交錯,火網密不透風,打得美機淩空開花。

除了重點目標重點防護,誌願軍高炮部隊還采用設伏戰術,在美機經常透過的地域打伏擊,而且還是 麻雀戰 ,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美軍前一次吃虧之後得到報告:XX地區有誌願軍埋伏,遂趕來對該地區大肆轟炸,結果一無所獲,正錯愕時,對面山頭的誌願軍高射炮兵開火了,美機紛紛中彈。

美軍飛行員淚流滿面:damn it 中國軍隊太狡猾了!

反「絞殺戰」期間,誌願軍高炮部隊共擊落敵機236架,擊傷847架。這一戰績要遠遠超過同時期誌願軍空軍的戰果。

第二步:美國人扔下來的那些玩意,一個也不許漏網!

美軍飛機的狂轟濫炸被阻遏了,下一步,洪學智開始著手組建專業的排彈部隊,收拾那些美機扔下來的鬼東西。

排彈部隊是真正和閻王爺玩猜大小遊戲的牛人,猜錯了,這條命閻王爺就收走了。當時排彈部隊的傷亡率遠遠高於一線作戰部隊。

你以為的像「拆彈專家」那種全副武裝,高科技裝置?沒有的,有時候,帶一根撬棍就上了。

一開始,誌願軍戰士對美軍炸彈的結構認識不充分,拆彈都是用土辦法:首先,派人將定時炸彈周邊的泥土挖開,然後捆上鐵絲、繩子將炸彈拉出來觸動其爆炸。這種方式導致排彈人員傷亡慘重。

結果,誌願軍又開始開動腦筋:要順利排除敵人的炸彈,首先要了解敵人的炸彈!他們很快拿出了繳獲的各種美軍炸彈,連夜研究。

拿定時炸彈來說,這種炸彈往往裝有反拆卸鋼珠,首先把鋼珠卸下來,再把炸彈的引信擰下來,沒了引信炸彈就成了死彈。

經過實踐,排彈部隊很快積累了拆解各類定時炸彈的經驗,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全體拆彈部隊都掌握了對付定時炸彈的方法。

就拿出身鐵道兵的排彈專家郭金升來說,他一個人就拆掉了 603枚美軍投擲的定時炸彈,挖出的炸藥竟然足足有27噸 !被稱為誌願軍中的「排彈大王」。

原先誌願軍平均拆2枚炸彈就要傷亡一個排彈手,郭金升等於一個人就救了300名誌願軍戰士的生命,後來,郭金升被授予「特等功臣」榮譽稱號。

接下來,他們把繳獲的蝴蝶彈、凝固汽油彈、地雷等一一拆解,一時間排彈成功率大增。美軍扔下的定時炸彈往往是肉包子打狗,剛剛扔下來就被誌願軍給拆解回收了。

這這不就是現在智慧財產權領域中說的「逆向工程」嘛。

美軍:這是侵權,赤裸裸的智慧財產權侵權!

而那些從炸彈裏掏出來的炸藥,全都被誌願軍用來開山碎石,修復被美軍炸壞的公路了。

至於四角釘?不好意思,拿大掃帚一掃,全部回收利用,變廢為寶。根據後來任誌願軍司令員的楊得誌回憶, 當時誌願軍各級指揮部裏非常流行把這種四角釘拿來當做燭台

李奇微&奧托威蘭:李默奧淚……中國人太可怕了。

誌願軍表示:沒辦法,我們條件太差,你們的鐵家夥不拿來做點什麽總覺得浪費資源……

第三步:那些炸爛的路和橋,分分鐘都要修好!

其實對誌願軍司機來說,最怕的不是美機轟炸,而是美機炸爛了路自己卻不知道,加上趕夜路不明路況,很容易翻進彈坑或者掉下懸崖,火車就更麻煩了,要是脫軌就直接車毀人亡。

為了盡快修復被敵人炸斷的鐵路、道路,新中國唯一一支鐵道兵部隊連司令部一起搬到了北韓,改稱誌願軍鐵道兵團,隸屬誌願軍後勤司令部直轄。

7萬多鐵道兵,加上隨時補充的5個獨立團,全部集中在「三角地區」及東、西清川江和東大同江三座橋梁上,分成晝夜兩班,二十四小時不停地搶修,每公裏部署的鐵道兵部隊達到244人。

北韓方面派出了唯一的鐵道兵聯隊,並動員大量老百姓給運輸,燒飯,中朝軍民集中1000多輛卡車和大量人力在夜間閉燈搶運物資,反復倒運、漕運了2000多車皮物資,基本保證了運輸不斷。

這就是「反絞殺戰」當中赫赫有名的「倒三江」。

一邊是奔馳而過的汽車、馬車,一邊是英勇的鐵道兵冒著敵機的反復轟炸爭分奪秒修復橋梁和鐵道。白天敵機炸毀橋梁,晚上就修復通車。

例如,鐵道兵第1師一個連就在百嶺川大橋連續奮戰76個晝夜,大橋經過美軍26次大規模轟炸卻屹立不倒,該連前後傷亡99人,最後僅余40人,依然完成了搶修任務。

與此同時,逆天的誌願軍卡車司機和火車司機研發了一系列運輸方式和技術創新,確保橋斷路斷運輸不斷。

比如「 頂牛過江 」:有時大橋斷了只能走小橋,但是小橋承載力差,於是這邊機車不過橋,將車頭調到列車尾部,用車頭頂著較輕的車廂過橋,接上對面等著的機車車頭,OK完事齊活!

又比如「 片面運輸 」:誌願軍來不及搶修兩條鐵軌,幹脆只修一條,一晚上只發一個方向的車皮,5分鐘發一輛,一晚上最多可以發47列。

又比如「 合並運轉 」:為了突擊搶運,把兩組以上的列車連成一組,同時用兩三個火車頭牽引這條遠遠超過一般列車長度的車廂,搞定!

負責修橋的誌願軍工兵就更6了,白天,他們會把鐵路橋上的Z字梁和鋼軌等重要部件取下,來轟炸的美軍飛機遠遠望去:haha這座破橋中國人還沒修好!懶得再炸了,任務完成!

等美軍飛機飛走,到了晚上工兵就再把鋼梁鐵軌安裝回去,讓滿載的火車快速透過。

在清川江,誌願軍鐵道兵副司令員彭敏帶領戰士們在距離被炸毀的清川江大橋2公裏的地方連夜修了一條 水下橋 ,火車就走這座「隱形橋」,把炸毀的大橋留在原地迷惑敵人。

美軍偵察機帶回去的照片總是顯示清川江大橋仍然處於被炸毀狀態,可是滿載物資的誌願軍列車,卻依然在透過清川江,這讓美國人百思不得其解。

美軍: 跟中國鐵道兵對抗,總覺得腦子好像不太夠用……

哦對了,後來國內赫赫有名的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都是這位彭敏老爺爺主持修建的。

1951年10月7日,美軍的「絞殺戰」轟炸強度達到頂峰,但「三角形」地區的鐵路線竟然奇跡般全線通車!從10月16日到22日,「三角形」地區通行了1947節車皮,大大緩解了前線困難。

1951年9月至12月,北韓北部各鐵路計劃過車13900節車皮,實際過車14834節車皮,硬是頂著美軍3000多架飛機的狂轟濫炸超額完成任務!

插一個關於洪學智上將的幽默段子:

上世紀90年代,洪學智上將出訪美國,美國將軍問他:「請教洪將軍,你是什麽大學畢業的?」

洪學智笑呵呵地說:「我呀,是你們美國的大學畢業的。」

美國將軍不解,又問:「那你是從我們哪個學校畢業的?」

洪學智微微一笑:「 我是你們美國空軍大學畢業的,不過你們到現在也沒給我發過畢業證呢!

第四步:聽說你們美國空軍很能打?咱們來比劃比劃!

在蘇聯的大力支持下,截至1951年底,新中國共接收了654架米格-15,並以此為基礎組建了8個空軍師。

由於米格-15的效能要優於美軍使用的P-51「野馬」,失去掩護的B-29很容易變成肉雞,中蘇空軍的把美軍戰機的活動空域一步步從鴨綠江邊打到清川江以南。

1951年1月21日,26歲的空四師10團28大隊大隊長李漢率隊在安州上空擊傷美軍F-84「雷電」式戰鬥機1架,首戰告捷。

新生的誌願軍空軍很快湧現了一大批空戰英雄,比如連續擊落擊傷9架敵機的王海、趙寶桐,擊落擊傷8架敵機的劉玉堤8架,以及報銷了7架敵機的孫生祿。

在這場持續了10個月的絞殺戰中,誌願軍空軍共擊落美機122架、擊傷41架,美國空軍王牌飛行員戴維斯少校也被中國飛行員擊落而斃命。

事實證明,中蘇聯合空軍比美軍能打,於是從1951年10月底起,美軍的B-29轟炸機群不得不轉入夜間活動,結果又遭到嚴陣以待的誌願軍高炮部隊炮火血洗。

四、輝煌的勝利,中國人民的光榮

美軍已經認慫,但來自誌願軍方面的反擊卻連綿不絕。

1951年9月,董其武將軍率領平津戰役中改編的誌願軍23兵團入朝,這使得誌願軍能夠集中了11個軍、9個工兵團、3個工程大隊大舉開展機場和公路的恢復和修建工作。

同時,北韓方面投入人民軍20萬人,群眾100萬人,與誌願軍一道在25天之內就修築起了總長達2450公裏的公路網。

到11月初,由23兵團承建的北韓北部3個大型電腦場開始啟用,為誌願軍飛機作戰提供了可靠的陸基平台。

到了1952年下半年,誌願軍已經能做到飛機炸壞了任何一段路都有備用路線,損壞的道路一夜之間就會修葺如新。

像包幹分段修路一樣,各個汽車團實施了分段包運,利用各自路段的路況,各顯神通,和美軍鬥智鬥勇。

由於駕駛員很快對自己負責的路段路況了如指掌,他們能夠做到在白天把汽車藏得嚴絲合縫不露痕跡;在夜間熟記道路,閉燈快駛。一些汽車連整年都沒失真失一輛汽車。

按照美軍吹的牛皮,「絞殺戰」只要90天就能讓誌願軍「窒息」。結果3個月過去,誌願軍後方的鐵路大動脈 不僅在執行,而且1952年1月的鐵路運輸量比1951年1月同比還上升了兩三倍。

「絞殺戰」打了整整300天,誌願軍汽車的季度損失率反而從入朝初期的近50%,降至1951年第三季度的5.5%、第四季度的4.6%,1952年第一季度的2.2%,一直到1953年的0.5%。

美軍:大家都是好不容易出來混的,打臉能不能不要這麽狠?

1952年6月,洪學智在【九個月來的後勤工作情況】中總結道:

去年(1951年)七月以前敵機打毀車5057台……去年八月至今年(1952年)四月共打毀476台……去年七月以前平均每月損失654台,八月以後截止今年四月每月平均損失62台。

1952年5月31日,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範弗裏特在漢城的記者招待會上無奈地承認:

「雖然聯軍的空軍和海軍盡了一切力量,企圖阻斷敵人的供應,然而敵人仍然以難以置信的頑強毅力,把物資運到前線,創造了驚人的奇跡」;「凡是炸斷的鐵路,很少是在24小時內未能修復的」。

在10個月的反「絞殺戰」中,中朝軍民共同打破了美軍的空中封鎖。鑄造了一條打不斷、炸不爛、沖不垮的鋼鐵運輸線。

在這場偉大勝利的背後,是來自祖國人民的巨大的物力保障。

1953年,新中國的財政收入高達213.24億元人民幣,約合當時的100億美元,是民國時期財政收入的50倍。同年,中國的鋼產量達到177萬噸,是民國時期鋼產量的35倍。

新中國在北韓戰場共投入了560多萬噸物資,不計其數的鐵軌、枕木、鋼筋、水泥、汽車和火車頭,數以千計的高射炮和米格戰機,還有上百萬部隊。這一切都來自於無私、偉大的中國人民。

其實美軍輸得不冤枉,因為 他們是以區區幾十萬兵力,幾千架飛機在和6億中國人民對抗。

正因為背後有祖國人民這一世界上最強大的後盾,誌願軍的腰桿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硬。

1953年金城反擊戰前,洪學智為誌願軍囤積了24.8萬噸糧食和12.38萬噸彈藥。

戰役開始後,誌願軍投入1094門大炮,只用28分鐘的炮火準備 就向「聯合國軍」陣地傾瀉了1900噸炮彈,把敵軍防禦工事整個炸得稀巴爛。

猛烈的炮火打得美韓軍隊懷疑人生,簡直無法想象對手是一支2年多前要靠肩挑背扛才能勉強保障後勤供應的部隊。

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偉大動力!反「絞殺戰」的勝利, 是屬於全體中國人民的奇跡與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