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北約軍演
本期話題,北約12場演習,處處不提俄羅斯,處處不離俄羅斯,普亭關鍵性「讓步」,呼籲要和烏克蘭和談。
今天的歐洲像什麽呢?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北約秋季大練兵,磨刀霍霍向普亭。」9月10日,俄羅斯媒體釋出了一張北約軍演地圖,在這張地圖上,詳細記錄了北約自8月開始到11月結束的12場演習。在這12場演習中,除了已經結束的冰島「北方海盜」軍演,剩下的11場演習,全部都在俄羅斯的家門口。
從波羅的海到北歐方向,再從德國到匈牙利的歐洲大陸方向,最後是希臘到土耳其的黑海方向,北約從3個方向,發起了長期性的對俄軍事威懾。關於這些軍事演習,北約內部口徑一致,都表示這就是他們自家的事情,不針對任何人。
圖為北約軍演現場
但實際上,伴隨著北歐3國陸續加入北約,一個半月形的對俄包圍圈就已然成型。接下來我們就從時間先後順序,來梳理一下這剩下的11場演習到底在演練些什麽,都具有哪些戰略意義?
其一,在歐洲大陸方向,3場軍演分別發生在德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未來若是北約與俄羅斯發生武裝沖突,這裏將是沖突的大後方,是保證整個北約在歐洲影響力的關鍵。比如9月9日到20日舉行的「堅定狐步舞2024」演習中,北約就將實施聯合後勤保障演習,以測試北約的整體戰時保障能力。很明顯,距離俄羅斯更遠的德國更適合充當「後勤堡壘」的角色,而北約正在依靠德國提升這種能力。
圖為參與演習的士兵
其二,在北歐方向,演習發生在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芬蘭,在此地舉行演習的目的已經很清楚了。那就是利用這幾個國家的地理位置,鉗制俄羅斯在波羅的海的行動,同時威懾它的西北的邊境,並建立與其爭奪北極航道的前沿陣地。值得註意的是,在這個方向的幾場演習中,北約還專門組織了大規模的「網路聯盟」演習。而且在2023年的時候,這場演習就已經有日韓等非北約國家參與其中,可見北約正在羅織一張籠罩俄羅斯的「網路中心戰」大網。
其三,在黑海方向,則是發揮土耳其,希臘的力量,進一步壓制俄羅斯在黑海的行動。要知道,因為俄烏沖突的原因,俄羅斯黑海艦隊情況不容樂觀,已經從原來的塞凡堡港,退往了新羅西斯克。在這種情況下,北約陳兵黑海,除了能夠為烏克蘭在前線的行動月台助威之外。從長遠來看,這些軍演也將進一步加強北約在黑海的存在,以圖盡全力將俄羅斯黑海艦隊堵在該海域。
圖為俄總統普亭
當然,在北約步步緊逼的時候,另外一個訊息同樣值得關註。那就是普亭在2024年的東方經濟論壇上,再一次提出了和談的想法。他的原話是:「俄羅斯從未拒絕與烏克蘭談判,但是需要以伊斯坦堡協定為前提」。
這裏需要註意的是,普亭釋放和談訊號的時候,俄烏在庫爾斯克仍在交火。而在烏軍剛剛入侵庫爾斯克的時候,普亭曾明確表示,不會與烏克蘭和談。那麽,在庫爾斯克戰役尚未結束的時候,普亭做出這種關鍵性表態的原因何在?他是真的打算讓步嗎?
圖為俄烏前線
其實,從當前的局勢來說,普亭的這個表態並不是讓步,而是一種外交手段,【孫子兵法】軍爭篇講:「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追。」就很符合俄烏現狀的狀態,對普亭而言,烏軍在庫爾斯克的行動已經被遏制,而在烏東前線,俄軍已經打通了通往紅軍城的通道,且以每天28平方公裏的速度向前推進。簡而言之,優勢在俄,可以適當地放松對烏軍的壓力,以避免其狗急跳墻。同時做出和談的姿態,以獲取更多的國際輿論支持。
當然,不可否定的是,普亭在這場東方經濟論壇上釋放要和談的訊號時,也應該考慮到俄羅斯將要面對的實際情況。超過兩年的俄烏沖突嚴重影響了其經濟的發展,以及邊境地區的安全。因此,盡快和談事實上是有利於俄羅斯的,因為它需要一個更為安全的外部環境。盡管西方依舊會不斷地制裁它,但它至少要保證不繼續發生大規模武裝沖突,來實作工作中心的轉移。
圖為烏克蘭無人機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即便未來俄烏停火,西方也不會放棄制裁和封鎖俄羅斯。因此在位於俄羅斯歐洲部份的發展可能會陷入停滯的時候,它的發展重心也將轉移到遠東地區。俄羅斯地跨歐亞兩大洲,但是實際上具備經濟發展前景的,就是其歐洲本土和遠東臨海地區。
而這一切,都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安全環境。要知道烏軍的無人機已經可以襲擊莫斯科,若是雙方不能達成停火協定,那麽伴隨著烏克蘭開發出更多的「國產武器」,日後整個俄羅斯的腹地都將受到威脅。因此,在自己已經取得戰場優勢的情況下,釋放出和談的訊號,更有利於占據主動。
綜合而言,北約對俄的「半月形」包圍圈已經形成,各種名目的軍演將成為一種常態。盡管他們不會真的對俄動武,但是這也意味著以後俄羅斯在歐洲的生存環境將會變得更加糟糕。因此,從未來發展的角度來考慮,普亭在占據戰場優勢的情況下,釋放和談的訊號,也不失為一種正確的選擇。即便俄羅斯體量再大,也經不起長時間的消耗。
最後,只說一句話:和平與智慧,乃國家長治久安之根本;於戰略優勢中尋求和談,方顯大國風範與遠見卓識。俄烏沖突持續得太久了,也是時候結束了。唯有攜手合作,共謀和平發展之路,方能共創一個更加和諧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