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布的免費衛星影像顯示,武漢那座被稱為「航母樓」的建築,再次發生了引人註目的變化。
從高處往下看,就能清楚地發現它擴建了不少。 「航母樓」比以前寬闊多了,上面停滿了各種各樣的飛機,比如海軍現在裝備的殲-15、殲-35和空警-600。
擴建完成後,「航母樓」變得非常寬敞,寬度與美國海軍最新型的「福特」級航母不相上下。 考慮到中國造船業已經擁有建造大型航母的能力,這預示著中國海軍下一艘航母很可能達到與美軍「福特」級航母相同的十萬噸級規模,成為一艘名副其實的巨型航母。
福建艦下水後,大家都很關心中國海軍下一艘航母什麽時候開始建造。從現在正在進行的航母建造廠房擴建工程來看,下一艘航母的研發工作可能已經正式啟動,正處於初步研究和設計階段。
如果設計圖紙最終敲定,那麽建造工作將會順利展開,而且很可能不止建造一艘,而是會在南北兩個船廠同時開建兩艘大型航母。
考慮到我們海軍當前的實際需求和未來發展,下一艘航母究竟采用常規動力還是核子動力,兩種方案都有其必要性。
我們的海軍目前急需一種能夠快速反應、隨時待命的海上力量。而常規動力航母恰好滿足了這一需求:它使用壽命長,保養方便,響應速度快。 一旦發生緊急情況,它能夠在短時間內做好準備,迅速出海執行任務,甚至投入戰鬥,這與我們當前的作戰需求完美匹配。
面對可能發生的軍事沖突,無論是台灣問題,還是來自境外勢力的挑釁和幹預,甚至直接的戰爭爆發,人民海軍都需要具備迅速反應、立即行動的能力。 關鍵在於,無論面對何種情況,都不能讓裝備的不足影響戰鬥力,必須保證海軍能夠快速有效地應對各種挑戰。
和核子動力航母相比,常規動力航母在某些情況下,優勢非常明顯。
核子動力航母每次執行任務後都需要返回港口進行為期半年的維護和訓練,而中期大修甚至需要耗費數年時間。對於目前規模還不夠大的海軍來說,這種漫長的維護周期是核子動力航母一個明顯的缺點,帶來了很大的問題。
從實際情況出發,雖然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但核子動力航母的優勢,比如航行距離遠、部署時間久,這些對我們海軍走向深藍,執行更遠更久的任務來說,是長期開發中非常必要的。 海軍快速發展對遠洋作戰能力的需求越來越大,而核子動力航母恰好能滿足這種需求。
中國海軍不能僅僅局限於南海、台灣海峽和日本海等近海區域。未來,它必須走向更廣闊的海洋,遠航至波斯灣、印度洋等更遠的海域,守護中國的海外航運安全和國家利益,在世界更偏遠的地方維護中國的權益。
美國長期以來都把切斷中國遠洋航運線,以此來阻止中國的海上貿易,最終導致中國經濟衰退,視為對抗中國的關鍵策略。 他們認為,透過這種戰時封鎖的方式,就能重創中國的經濟,達到戰略目的。
美國海軍在全球範圍的部署,是他們實作戰略目標的主要依仗,航母編隊和攻擊型核潛艇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中國海軍未來的挑戰,就是要組建強大的核子動力航母戰鬥群,前往遠洋海域,與之進行對抗。
對於中國海軍來說,發展核子動力航母意義重大,而且刻不容緩。因此,只要具備了相應的實力,下一代航母同時發展常規動力和核子動力版本,完全是可行的,這種做法既能滿足當前的需求,又能為未來的軍事行動做好準備,兩者並不矛盾,反而非常必要。
建造兩艘十萬噸級航母,一艘用常規動力,另一艘用核子動力,並非不可能。 與此同時,海軍加緊研制更大更先進的航母,其實也是為了配合中國航空工業的進步和發展需要。
最近成功試飛的六代機計畫,充分說明了未來戰鬥機的設計趨勢:為了攜帶更大、更先進的武器,飛機需要更大的體積和更遠的航程。這也就意味著,跟四代、五代艦載機相比,下一代戰鬥機會更大。因此,海軍建造更大、能搭載更多飛機的超級航母,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選擇。
因為更大的第六代艦載戰鬥機要上航母,現在航母能裝的飛機數量肯定不夠用了。所以,建造載機空間更大的新型航母就很有必要,這樣既能提升戰鬥力,還能保證飛機數量不減少,甚至還能增加。
考慮到中國航空工業現在研發的六代機發展速度,建造下一艘超級航母並非遙不可及,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