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美海軍一把手明牌,成敗在此一戰,2027與解放軍真刀真槍一較高下

2024-12-17軍情

美海軍參謀長打明牌,要求美國海軍恢復對華作戰能力,2027關鍵時間節點阻止兩岸統一,成敗在此一戰?

01.美海軍一把手明牌,2027與解放軍真刀真槍一較高下?

新官上任的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麗莎·瑪麗·弗蘭凱蒂上將去年釋出了【2024年美國作戰海軍導航計劃】,該計劃被稱為「33號工程」。弗蘭凱蒂在計劃中明確提出,美國海軍將在2027年前全面提升戰備水平,防止解放軍武統台島。

最近她在視訊講話中再次重申,美國海軍將能夠在2027年之前提升戰備水平,增強長期作戰優勢,從而在潛在的中美沖突中占據有利位置,以阻止解放軍武統台島。

實際上,最近無論是美政界還是美媒都在熱炒一個概念,即「2027年時間節點」,持這個觀點的人認為,2027年解放軍將具備發起武統台灣的能力,會對台發起全面的兩棲登陸作戰,解放軍將徹底消滅「台獨」分子完成統一。

可以說,這種毫無實質性證據的片面觀點在美國輿論場上廣泛流傳,美軍也熱衷於討論此事。因此,所謂2027時間節點的觀念很可能是美軍故意隨便找的一個「子虛烏有」的借口,實質上是為了推動美國政府和軍隊調整部署,並在中國周邊部署更多軍事力量,阻止解放軍未來的「武統行動。

02.中美軍工業差距明顯

但有專家指出,以目前亞太中美的軍力差距和中美的工業實力差距而言,弗蘭凱蒂要求美軍在2027年在台海與解放軍有一較高下的能力,這一點是無論如何不可能實作的,如果美國膽敢貿然下場武裝幹涉台海,美軍是必輸的,沒有第二個選項。

此前美媒【戰區】就指出,美國造船業的衰落是制約海軍戰力提升的關鍵瓶頸。根據2022年的數據,美國造船業建造艦艇總噸位不到中國的一個零頭。

而中國同期的造船業是美國的200多倍,冷戰結束後,美國造船業在民用領域完全競爭不過中日韓,再加上脫實向虛的問題,造船業衰落更加明顯。只能靠軍隊訂單維持,現在美國造船業已經淪落到能夠建造航母的幹船塢只剩下一個了,這也是美軍福特級航母為什麽建造這麽慢的原因,只能按順序慢慢等。

美國海軍不僅在造船方面面臨困境,其後勤維護能力也在嚴重下滑。大量艦艇無法維護,因為冷戰以來建造大批艦艇的首批退休潮已經來臨了。

大量艦艇老化不堪,但因為造船業的衰落和大量造船廠的倒閉,就造成需要維護的艦艇遠遠超出造船業的承受能力,就只能幹等著。甚至出現一艘核潛艇在船塢等了3年才輪到維護的情況。

總而言之,造船業的全面衰退,讓美軍無法快速建造艦艇和完成海軍艦隊的基本維護問題,極大制約了美海軍的作戰能力。

此外,對美軍更尷尬的是彈藥現在也不夠用了,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上將在布魯金斯學會的公開活動中明確指出,美軍當前的彈藥庫存嚴重不足,無法應對與解放軍的全面沖突。

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推演結果表明,如果美中在台海發生沖突,中國憑借其遠超美國的岸基火力優勢和彈藥產能,極有可能在沖突開始後的第一周內耗盡美軍所有彈藥,迫使美軍不得不撤出台海。

而且彈藥問題短期內根本無法解決,冷戰後美國經濟長期以來從實體制造業向金融服務等虛擬經濟轉移,本土軍工彈藥生產企業的規模大振幅縮小。

可以說,美國軍工企業在後冷戰時期逐漸從傳統的彈藥生產轉向高科技武器裝備的研發,如飛彈系統、無人機、資訊化戰鬥系統等。這些高附加值產品帶來了更高的利潤率,吸引了美軍大量投資。

然而,彈藥生產作為低利潤、勞動密集型產業,被視為「辛苦錢」計畫,難以吸引足夠的資本和技術投入,自然在冷戰結束後到現在的30多年逐漸式微,只能說是「無形的大手」驅動罷了。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還要拿出彈藥庫存和分出生產線支援烏克蘭,其彈藥儲備自然遠不足以應付一場大規模的高強度戰爭。

美媒表示,在彈藥儲備和產能不足的情況下談中美戰爭完全就是個笑話,俄烏戰爭一年俄羅斯消耗的飛彈和炮彈總數就是美國軍工業十幾年的產能,而即便俄軍對烏軍傾瀉了這麽多彈藥,仍舊無法徹底擊敗烏軍。可見現代大規模戰爭對於彈藥的消耗量完全是是一個天文數位。

而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中國的造船業世界第一,無論是軍用還是民用領域,能夠建造更多的艦艇,這些年解放軍的艦艇年年下餃子,年均服役下水的艦艇規模已經超過了美國海軍。

更關鍵的是,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工業國,擁有完善且多元化的產業體系,不僅涵蓋了從基礎制造到高端科技的各個領域,還在武器彈藥生產方面展現出強大的產能。

03.美媒:中國彈藥產嗯碾壓美國

按照美媒的分析,中國僅僅在半動員的狀態下生產炮彈,就能輕松達到500萬發的年產能,這個數位是整個北約的5-6倍、美國的10倍以上。

中國在武器彈藥生產方面的產能遠超美國,而且生產成本顯著較低。中國憑借低價原材料、低通脹優勢,能夠以更低的價格生產出高品質的武器彈藥。

因此,拋開中國大陸在亞太部署的「區域拒止/反介入」作戰體系不談,僅僅是從中美的後勤實力對比分析,就能夠知道,美海軍一把手的對華戰備計劃就是一個華而不實的東西。

在就連基本的後勤因素都無法滿足的情況下,戰時出動美軍幹預解放軍的武統行動,按照美專家維切特的說法,這完全就是盼著美軍子弟兵去白白「送死」當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