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視訊顯示,中國正在測試高空高速飛行器,包括TB-001無人機和高空氣球上進行空中釋放。
這些無人機的設計與MD-22有關,後者看起來是一個高超音速試驗平台,兩年前首次曝光。視訊中的配音重點介紹了錢學森的生平胡航天思想,而非MD系列飛行器。錢學森在美國從事開創性的航空航天工作,包括共同創立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噴射推進實驗室,後者上世紀50年代陷入了「紅色恐慌」。隨後,他被軟禁,並被驅逐回中國。回國後,錢學森成為中國彈道飛彈和太空計劃的重要人物。
本文為美國「戰爭地帶(War Zone)」網站評論文章,作者Joseph Trevithick,本人轉譯並編輯給大家分享。由於本文作者為美國人,對中國實際情況的了解主要來源於網路,因此會出現很多錯誤,請結合自身理解來看待相關問題。本人轉譯此文章只為了轉述美國相關人員在分析社交平台的視訊和照片後,表達的一些看法,並非證實或支持其觀點,希望大家能夠理解。
MD-19機身左側可以看到IMCAS和CAS徽標、紅色六邊形和難以辨認的文字。
盡管如此,這段視訊確實提供了非常有趣的新外形和對MD-22相關飛行器的見解。可以看到標有MD-19和MD-21的飛行器,以及僅顯示「MD-2」的飛行器。MD-19在其機身左後側帶有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IMCAS)和中科院(CAS)本身的徽標。MD-22背後的研發團隊包括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以及廣東空天科技研究院(GARA)。
背景中可以看到飛行器上的MD-21字樣。
由於夾具的遮擋,只能看到這個飛行器的側面有「MD-2」字樣。
在視訊中,MD-19、MD-21和「MD-2」看起來都具有與MD-22相同的總體布局——楔形機身、三角翼和傾斜雙垂尾。MD-19具有可收放前三點起落架,這一特征也出現在2022年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的MD-22模型上。
2022年珠海航展現場的MD-22模型。
據稱,MD-22的設計長度10.8公尺,翼展4.5公尺,空重1噸,最大起飛重量4噸,峰值速度7馬赫,最大航程8000千米。「戰爭地帶」最初報道MD-22時曾指出,這個航程看起來充其量只是一個理想值,可能反映出正在進行的設計進一步叠代或提升的效能空間。
MD系列飛行器從高空氣球中釋放後,其尾部有三個開口。
目前,尚不清楚MD-22或任何相關飛行器使用哪種推進系統。但最新的視訊表明,其核心設計采用一台吸氣式主發動機,可能在兩側各有一台火箭發動機。這反過來可能表明其使用或計劃使用雙模沖壓發動機或超音速沖壓發動機等先進高速發動機,這些發動機在亞音速狀態時無法有效工作。因此,使用這些發動機的平台需要某種初始助推力,通常來自一個或多個火箭發動機。在新公布的視訊中,可以看到MD-19和「MD-2」飛行器後部裝有整流罩,當各種發動機啟動時,整流罩可能會脫落。
TB-001無人機釋放MD-19飛行器。
視訊和其他圖片顯示,MD-19從TB-001無人機上釋放,然後降落在傳統跑道上。目前尚不清楚這是一次動力飛行測試,還是飛行器滑翔著陸測試。
TB-001在機翼下掛載MD-19飛行器。
MD-19的長度看起來只有10公尺長的TB-001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可能只有2.5~3.55公尺,明顯比MD-22要短。
TB-001在機翼下方掛載了各種制飛彈藥。
四川騰登科技公司的TB-001中空長航時無人機已經是一種成熟設計,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裝備。盡管過去曾經展示過TB-001在機翼掛架上掛載過各種武器彈藥,但這似乎是第一次看到它在飛行中投放無人駕駛平台。
視訊截圖顯示「MD-2」被裝入有效載荷介面卡(左),並由氣球在高空釋放(右)。
「MD-2」和MD-21可能就是同一款,或者至少是同一款設計的不同型號。鑒於目前已經確認的MD-19、MD-21和MD-22飛行器,另一種可能性就是從氣球中釋放的飛行器是MD-20。
攜帶航天飛行器的轟-6。
目前尚不清楚MD系列的各種飛行器都是進行單一設計研制的試驗平台或測試原型機,還是不同比例的設計系列成員,以及是否相互之間有其他關聯。2024年4月,網路上出現了一張模糊照片,顯示了一架轟-6轟炸機在機身下方攜帶了一架仍未確定型號的深色航天飛行器,這可能是MD-22或相關設計。轟-6在實際操作中,可以作為無偵-8(WZ-8)超音速偵察無人機的發射平台。
Talon-A高超聲速飛行器。
過去將MD-22描述為旨在更廣泛地保證高超音速技術發展的平台。近年來,中國一直在大力投資高超音速能力,並將繼續這樣做,而這些發展肯定需要一系列專門的測試平台和相關基礎設施。出於同樣的原因,各種測試平台都是美國軍方高超音速發展計劃的一部份,其中就包括平流層發射系統公司(Stratolaunch)Talon-A,它在某些方面與MD系列類似,但外形更大,並且不是吸氣式。
GDF-600可以搭載各種有效載荷。
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參與MD-22研發的廣東空天科技研究院(GARA)特別展示了一種無動力高超音速助推滑翔武器概念,稱為GDF-600,旨在裝載各種子彈藥。從高超音速平台上,發射任何型別的有效載荷都面臨著重大技術挑戰,因為這涉及到物理和熱應力問題,這樣的技術問題在分離過程中尤其明顯。MD系列飛行器可能有助於驗證這種能力。
無偵-8高超音速偵察機。
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直接將MD系列飛行器投入使用的計劃,但不難看出人們對此的興趣。MD系列平台用於展示高空高超音速飛行器執行動能打擊、情報、監視和偵察(ISR)等任務的能力,這顯然是實作作戰能力的驗證平台。更小、航程更近的衍生型號可以發揮與無偵-8類似的作用,甚至可以作為飛彈使用。
美國空軍「混亂」計劃的飛行器。
將火箭發動機與高速吸氣式主推進系統相結合,將提供一種有價值的獨立解決方案,可以實作多種發射選擇,就如同新公布的視訊中所展示的那樣。能夠由載機在空中釋放,以擴大其航程,並在實際任務中提供更強的靈活性。
美國空軍一直在沿著大致相似的思路推進秘密的「混亂(Mayhem)」計劃,但該計劃的前景現在仍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