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關於殲31B隱身戰鬥機的報道在互聯網上頻繁出現。
首先,央視宣布了新型艦載機即將登上艦艇的訊息。
許多人推測,這所謂的「新型戰機」很可能就是中國空軍的全新一代殲31B隱身艦載機。
這標誌著殲31B可能已經完成測試,即將投入使用,以便為隨後福建艦服役後能迅速登艦,使福建艦在短時間內形成戰鬥力。
此外,最近頻繁在網路上曝光的3503號殲31B的試飛照片,也意味著殲31B的試飛已進入最後階段,離服役不遠了。
![](https://img.jasve.com/2024-10/6e2d97bc983329211defddd6c4be96b4.webp)
最新的殲31B。
最近亮相的3503號殲31B塗裝了低可視度塗裝,不同於驗證機的黃皮機塗裝。
盡管機頭仍然裝有空速管,繼續進行相關的測試工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福建艦海試的不斷推進,我們相信整個工程進度已接近尾聲。
其中,最受關註的還是發動機問題。
人們一直關心殲31B隱身艦載機將采用何種動力系統,以及展現出怎樣的飛行能力。
從設計和定位來看,殲31B與美國空軍的F35A/B/C「閃電」聯合攻擊機相似,均屬於第五代中型戰鬥機,主要用於艦載。
![](https://img.jasve.com/2024-10/2f702dd8384a9bea46de40901559d73e.webp)
還帶著空速管進行測試。
除了這一點之外,殲31B隱身戰鬥機是由FC31「鶻鷹」衍生而來的。
初期由沈飛自行出資研發,計劃用於出口。
早在2012年10月31日,它就完成了首次試飛,2014年還在珠海航展上進行了飛行表演。
然而,由於動力系統表現不佳,在試飛過程中出現了冒黑煙的問題,這給軍迷網友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因此,許多人推斷發動機問題仍然是困擾FC31「鶻鷹」的重要因素。
盡管FC31「鶻鷹」最初是作為出口型號開發的,但經過多年的研發,卻一直沒有收到國外的訂單,也沒有得到軍方的正式編號。
![](https://img.jasve.com/2024-10/363729fef508d0b635569d249a88e9e0.webp)
FC31「鶻鷹」。
沈飛面臨著一個難題:是否繼續研發FC31「鶻鷹」。
沒有軍方的支持和外部客戶的訂單,繼續研發毫無收入來源,而且即使研發成功,也沒有使用它的軍隊。
如果選擇放棄,之前的努力就會白費。
經過長時間的停滯不前,FC31「鶻鷹」很少公開露面,2014年後不再以實機形式參加珠海航展,僅以模型形式亮相。
人們普遍認為FC31「鶻鷹」面臨停擺的風險。
然而,就在大家都認為該型號戰鬥機沒落之際,卻有一張疑似FC31「鶻鷹」改進版的試飛照片在2021年10月29日再次出現在互聯網上。
![](https://img.jasve.com/2024-10/1b777d34a0208c164b60f168af3d76a1.webp)
隨著美國海軍開始大量部署F35B/C型隱身戰鬥機,海軍宣稱已進入隱身時代,而中國海軍的「福建」艦也已進入建造階段。
因此,互聯網上越來越多人呼籲中國發展下一代隱身艦載機。
軍迷們就兩種機型展開了熱烈討論,一種觀點認為應以殲20「威龍」戰鬥機為基礎進行研發,這可以縮短研制周期並迅速實作裝備。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也許會以FC31「鶻鷹」為藍本進行設計,因為這款戰鬥機與F35的定位相似,而且沈飛在發展殲15「飛鯊」艦載機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https://img.jasve.com/2024-10/73fae6c9a728787b47920a5b808a52c7.webp)
殲15「飛鯊」艦載機。
中國需要發展第二款隱身戰鬥機,與殲20搭配使用,兼顧出口,並與F35在國際市場上展開競爭。
殲20類似於F22,僅供自己國家使用,不對外銷售。
然而,事實的發展確實如軍迷網友所討論的那樣,中國海軍選擇了以FC31「鶻鷹」為藍本研發中國下一代艦載機。
2021年10月29日再次出現在互聯網上的一張疑似改進版的FC31「鶻鷹」的試飛照片有力地證明了這一發展。
與早期的「鶻鷹」相比,該機型在垂直尾翼、航電、雷達和發動機等方面均有了顯著的改動,而且在動力狀態下的發動機已經沒有黑煙,展現了脫胎換骨般的改變。
![](https://img.jasve.com/2024-10/03e31b60024d3bcc9db819789809dcf4.webp)
在2021年9月的珠海航展上,殲15和FC31「鶻鷹」的總設計師在回答有關中國下一代艦載機發展的記者提問時明確表示:「大家不用著急,可以再等等,應該在今年,大家就能看到下一代航母艦載機的好訊息了。
」一個多月後的10月29日,改進版的「鶻鷹」再次試飛,這足以表明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重視「鶻鷹」,將其作為中國發展下一代艦載機的重要平台。
軍迷們紛紛稱其為「殲31B」或「殲35」,其近兩年的試飛照片頻頻在網路上曝光。
因此,可以確定殲31B上艦已成定局。
![](https://img.jasve.com/2024-10/3a95e175aaccd5835abcffc4c9bc739d.webp)
關於動力系統,這是網友們最為關註的方面之一。
從最近公開的圖片來看,殲31B所使用的發動機尾噴口與早期的FC31「鶻鷹」存在顯著差異。
主要表現在殲31B的發動機尾噴口采用了隱身化的處理,收斂片尾部呈鋸齒狀,類似於殲20所裝備的渦扇10C發動機。
早期的FC31「鶻鷹」裝備了兩台來自俄羅斯的RD93發動機。
這種發動機主要裝備在中巴聯合研制的JF17「梟龍」戰機、米格29「支點」戰鬥機和米格35上,最大推力約為8.3噸。
兩台發動機的最大推力為16.6噸。
據預計,FC31「鶻鷹」的最大起飛重量將在30噸左右,而F35的最大起飛重量將在27至31噸之間。
其所裝備的F135發動機的最大推力可達19噸。
因此,動力上的不足導致FC31「鶻鷹」在2014年的珠海航展上冒出黑煙,引發網友的強烈質疑。
![](https://img.jasve.com/2024-10/7fdb3c2837f7c0cd58a7c1e38e6b536e.webp)
殲31B發動機采用了隱身化處理。
![](https://img.jasve.com/2024-10/f786c8a69aeb8547a9897466b3c1a7b7.webp)
早期搭載的是俄羅斯的RD93發動機。
隨著中國航空發動機技術的日漸成熟,最新的殲31B裝備了國產渦扇13E發動機,既進行了隱身化處理,又提升了推力。
該發動機的最大推力預計能達到9噸,兩台發動機的總推力為18噸,相比RD93發動機有了顯著提升和改變。
除了殲31B換裝國產發動機外,殲20、殲10B/C、殲15、殲16等機型也相繼裝備了國產渦扇10B/C發動機。
此外,殲20的配套發動機渦扇15正處於測試階段,而運20的配套發動機渦扇20已經投入服役。
這表明中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已不再依賴俄羅斯,實作了全面的國產化和自主化。
未來,殲31B有可能會裝備推力更大的渦扇19發動機,該發動機的最大推力預計將會超過10噸,從而大幅提升殲31B的機動效能。
讓我們共同期待這一美好時刻的到來。
總結: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