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短短幾十年,中國先進戰鬥機,已超英、法、德等11國「列強」總數

2024-10-22軍情

歷史上,歐洲列強,曾以其強大的軍事實力主宰世界。

從15世紀大航海開始。

西方國家, 憑借先進的造船和航海技術,開辟了新貿易路線,建立了龐大的殖民帝國。

隨後的工業革命,更鞏固了優勢地位。

使其在19世紀,達到鼎盛。

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依靠先進的科技和軍事力量,在全球範圍內擴張勢力,塑造了「歐洲中心」的世界格局。

然而,歷史總是充滿變數。

兩次世界大戰,不僅摧毀了歐洲繁榮,也終結了其霸權。

戰後世界秩序重塑,新興國家崛起。

特別是在亞洲。

中國, 這個曾被西方列強瓜分的大國,在經歷了「百年恥辱」後,終於迎來騰飛。

短短幾十年間,中國的綜合國力突飛猛進。

尤其在軍事領域的進步,令世人刮目相看。

據統計,中國現役先進戰機的數量。

竟然超過了包括英國、法國、德國在內的11個歐洲國家的總和。

這些國家中,不乏曾經叱咤風雲的「列強」。

01

中國空軍實力

從「挨打」到「能打」,從模仿到創新。

近年來,中國空軍實力大幅提升,其中四代機的數量和品質尤為引人註目。

這些「空中尖兵」,主要由三類構成:

蘇-27系列、蘇-30系列和蘇-35戰鬥機。

都源自俄羅斯,但在中國實作了本土化和現代化。

蘇-27是這個「俄式家族」中的老大哥。

它和「孿生兄弟「殲-11,共同組成了一支強大的空中力量。

這對「雙子星」的數量相當可觀,高達300多架。

它們是空軍的主心骨,擔負著空防重任。

蘇-30最初主要在海軍服役,後來不少調到了空軍。

現在空軍手中的蘇-30約有90架。

蘇-35是這個家族中最年輕的成員。

雖然數量不多,只有24架,但每一架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把這些「俄式」戰機加起來,總數超過400架。

這是一支不容小覷的空中力量,足以讓任何對手望而生畏。

再來看看,中國空軍自主研發的戰機。

首先,是殲-16雙發重型戰鬥機。

這款被稱為「中國版蘇-30」的戰機,融合了俄羅斯先進技術和中國本土創新。

據可靠估計,殲-16的服役數量已突破200架。

作戰半徑超過1500公裏,能夠攜帶8噸左右的武器載荷。

能執行遠端打擊、制空作戰等多種任務。

在2018年「金頭盔」空戰競賽中,殲-16就多次擊敗其他型號戰機,展現了優秀的空戰效能。

再來看看殲-10系列。

總數已經超過500架,相當於25個標準戰鬥機中隊。

其中,最新型的殲-10C表現尤為亮眼。

殲-10C,采用了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可達160公裏以上。

還配備了先進的電子戰系統和頭盔瞄準具,大大提升了作戰效能。

例如,在2017年的一次演習中, 4架殲-10C就成功攔截了12架「敵機「,作戰能力強大。

殲-10C不僅裝備中國空軍,還成功出口。

2022年3月, 巴基史坦空軍接收了首批殲-10C,成為這型先進戰機的第一個海外使用者。

中國用不到30年,就實作了從跟隨到並跑,在某些領域甚至開始領跑。

殲-20隱身五代機,自2017年正式服役以來,已走過了七個年頭。

短短七年,發展可謂神速。

據可靠訊息, 殲-20的服役數量,很可能已經突破200架大關。

它采用了先進的隱身技術,雷達反射截面積極小,能夠有效躲避敵方雷達的探測。

據報道, 殲-20的作戰半徑可達1000公裏以上。

能夠執行遠端攔截、制空作戰等多種任務。

在2018年的一次演習中,殲-20就成功突破「敵方」防空網,完成了精確打擊任務。

2021年,殲-20首次在實戰化對抗中"對決"四代機,壓倒性勝利。

現在,讓我們來做個總結。

將殲-20(約200架)、殲-16(約200架)、殲-10系列(500多架)以及此前提到的「俄式」戰機(400多架)加在一起。

中國空軍現役的四代,及以上先進戰機。

總數,很可能已經突破1400架。

相當於70個標準戰鬥機中隊,或者說是7個航空師的規模。

放在全球,這樣的規模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

而且,考慮到中國戰機的快速更新換代,這個數位還在不斷增長。

中國同樣走自主研發道路。

不僅實作了數量優勢,在品質上也不斷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02

曾經的「列強」

讓我們把視線轉向歐洲,看看這些曾經的「列強」如今的空軍實力。

首先來看法國。

作為歐洲,為數不多能夠完全自主研制戰機的國家,法國空軍頗具特色。

他們現役的兩款主力戰機,都是「純法國制造」:

法國空軍,擁有102架飆風B/C型。

這款被譽為「四代半」的多用途戰機,效能相當出色。

它的優秀表現, 使得一些買不到五代機的國家把它當作「平替」,這從側面說明了飆風的先進性。

法國空軍,還裝備了107架幻影2000-C/D/-5F型。

雖然服役多年。

但經過不斷升級,特別是最新的2000-9型,其效能已經接近「四代半」水準。

法國空軍的先進戰機數約為200余架。

雖然數量不多,但品質上乘,體現了法國航空工業的實力。

再來看其他歐洲國家:

英國,裝備144架「台風」和21架F-35,總數165架。

義大利,擁有90多架「台風」和20多架F-35,總數約110架。

德國,擁有140架左右的「台風」。

西班牙,裝備近70架「台風」和70多架F-18,總數約140架。

這四個國家的先進戰機總數,約550多架。

除了歐洲聯合研制的「台風」外,他們都或多或少地依賴美國產F-35或F-18。

03

其他歐洲國家

荷蘭和比利時。

這兩個國家的空軍規模相對較小,但裝備現代化程度較高。

荷蘭,最近退休了最後一批F-16,現在只剩下約30多架F-35。

這使荷蘭,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全面采用第五代戰機的國家。

比利時,仍保留約50余架F-16。

兩國加起來,先進戰機總數約80架。

再看看北歐四國:

瑞典,擁有自主研發能力,裝備了約140余架鷹獅戰鬥機。

鷹獅雖然不是隱身戰機,但其獨特的氣動設計和先進的電子裝置,使其具有不俗的作戰能力。

芬蘭擁有一支純F-18的機隊,總計約60余架。

這些F-18雖然不是最新型。

但經過升級後,仍具有相當的作戰能力。

挪威,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全面采用第五代戰機的國家,擁有30多架F-35。

丹麥,已決定將其40多架F-16全部轉給烏克蘭。

正在接收訂購的27架F-35。

具體交付情況不詳。

但可以預見,丹麥空軍正處於更新換代的過渡期。

北歐四國的先進戰機,總數約240架左右。

04

對比,令人驚嘆

中國空軍先進戰機約1400架,歐洲11國空軍先進戰機總和約1000架。

這個對比,確實令人嘆為觀止。

中國, 能夠維持如此龐大的現代化空軍,是幾十年快速發展的直接結果。

同是,也是中國戰略需求的差異。

中國面臨的地緣政治環境,更為復雜,需要獨立應對各種可能的挑戰。

而歐洲國家大多依賴北約框架,個體防禦需求相對較小。

中國,走出了一條從引進到自主創新的道路,現在已經能夠大規模生產各類先進戰機,包括五代機。

這種自主能力,維持大規模現代化空軍的關鍵。

中國除了已服役的殲-20,還有殲-31等新型號在研發中。

歐洲大多數國家,已放棄自主研發五代機。

轉而依賴美國的F-35,要麽將希望,寄托在尚未成熟的六代機技術上。

雖然數量上中國已經領先。

但在某些技術細節上,歐美國家可能仍有優勢。

未來的競爭,可能更多地在品質上。

當然,我們必須清醒, 過度軍備競賽,可能帶來負面影響。

保持適度的軍事實力。

同時推動國際合作和和平發展,才是長久之計。

繼續加強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縮小在某些關鍵領域與世界頂尖水平的差距,仍然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