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芬與愛人楊君全榮獲的解放東北紀念章。王希明 攝
華聲線上全媒體記者 郭宸 通訊員 高輝
「從這一家征集上來的勛章,怎麽有兩枚一模一樣的?」
湖南革命軍事館工作人員在對征集來的文物進行鑒選時,發現從湖南省軍區第二離職幹部休養所嶽陽服務站老人高英芬家中征集來的一組12枚勛章中,有兩枚一模一樣的銅制解放東北紀念章。
聯系上捐贈者後,工作人員了解到,兩枚紀念勛章的其中一枚屬於已故老紅軍楊君全,另一枚屬於他的妻子高英芬。這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相識相戀的烽火伉儷,在共和國的奮鬥征程中,書寫了一段屬於自己的愛情佳話。
國慶前夕,記者在嶽陽見到了94歲的高英芬,聽她講述紀念章背後的傳奇人生。
「我1945年參加八路軍,那時才15歲。」高英芬說,離家後,直到1948年長春解放,她才重新回到家鄉。彼時,楊君全也活躍在遼沈戰役的戰場上,而二人的相識,則要在若幹年後的北韓。
1951年,作為47軍野戰部隊手術隊護士長,20歲的高英芬入朝參戰。
談起自己在戰場上的經歷,高英芬總是念叨著:「醫院在後方,那些沖上前線的戰友們才是真正的英雄。我所做的,不過是盡了自己的一份力。」
而這個所謂的「後方」醫院,設定在坑洞之中,幾乎每天都要遭受敵人飛機的轟炸。為了搶救傷員,幾天幾夜不合眼是高英芬工作的常態。在坑洞中時,她有一整年都沒洗過澡。
有一次,一名重傷員因失血過多,生命垂危。在沒有血源的情況下,高英芬當即擼起袖子,說:「救人要緊,抽我的!」抽完血,她又連續一天一晚參加搶救傷員。
在北韓期間,高英芬總聽人講,一三九師四一五團的楊參謀長打仗很厲害,是個從紅軍時期就參加革命的大英雄,剛到北韓戰場沒多久就立了一個三等功。
楊參謀長就是楊君全,1935年,出身貧農的楊君全在家鄉澧縣參加了紅軍,被編在賀龍領導的部隊。十余年間,楊君全參與了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各個時期的多項重大戰鬥戰役,立下了赫赫戰功。
「剛和他認識時,他總是把手背在身後,真的很有大英雄的氣質。」高英芬回憶,初見楊君全時,沈穩、堅毅的體態和氣質一下子「擊中」了少女的芳心。
高英芬也是後來才知道,楊君全將手背後的動作並非故作姿態。
紅軍長征時,楊君全的右臂中彈負傷。連長勸他就地休整,他卻回答:「右手不行,還有左手,我決不給組織添麻煩!」一路上,楊君全拖著流膿帶血的胳膊,爬雪山、過草地,克服千難萬險,終於到達了延安。由於條件艱苦,長征後,楊君全餓得只剩下72斤,整個右臂也幾乎全部潰爛,自此落下了病根。
抗戰全面爆發後,楊君全參與了攻打同蒲車站、收復晉西北七城作戰等大小戰役,解放戰爭時,他參加遼沈、平津兩大戰役,並從北向南參與「東北大剿匪」「湘西剿匪」。在配合二野進川時,楊君全部隊在白馬渡口活捉國民黨軍第14兵團司令員鐘彬,受到通令嘉獎。
這些英雄事跡深深地吸引著高英芬,尤其是她發現楊君全有一枚與自己一模一樣的解放東北紀念章時,令她欣喜不已,心裏對他更加的敬佩與暗戀。而在不斷接觸中,楊君全也對這個來自長春的姑娘生發情愫。1952年,兩人在北韓成婚。
回國後的楊君全先後隨部隊駐防廣州、寧鄉、漣源等地,一頭紮進部隊正規化建設和幫助地方發展生產的大潮之中,高英芬則成為了一名電影放映員。
1966年,楊君全擔任郴州軍分區副司令員時,為了支援郴州糧食生產,一年中有200多天都泡在田間地頭,和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經過3年努力,楊君全負責的糧食畝產達到1300斤,廣受當地群眾認可。1976年,楊君全從嶽陽軍分區副司令員的崗位上離休。走下工作崗位,他依然活躍,多次受邀講述長征故事,讓長征精神代代傳承。
幾十年間,無論工作崗位如何調動,高英芬總是陪伴在楊君全身旁,子女們也始終將父母視為學習的榜樣。2016年,百歲高齡的楊君全安然離世,而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仍在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奮鬥者。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輩用鮮血和犧牲換來的!」楊君全和高英芬的女兒楊麗告訴記者,血脈中流淌著紅色基因,更應銘記歷史、努力奮鬥,在服務社會開發中發光發熱。
免責聲明:華聲線上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部份文章是網路作者投稿釋出,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線上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線上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