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沖突中,俄軍以「伊斯坎德爾」為代表的各型戰術彈道飛彈在戰場上取得了相當不俗戰果。
俄軍還使用「伊斯坎德爾」飛彈成功摧毀了烏軍包括M777榴彈炮、「海馬斯」多管火箭在內的多款先進武器,還對烏軍位於波爾塔瓦州的第179通訊訓練進行了集中打擊,造成包括外國軍事教官在內的600多人傷亡, 創造了俄軍戰術彈道飛彈打擊烏軍集結地的新紀錄。
![](https://img.jasve.com/2024-9/e89a543d6e1f03570e39c4eeaab1b29f.webp)
那麽,「伊斯坎德爾」飛彈明明有著不小的威力,為何卻沒能成為一款決定戰爭走向的武器呢?
這一切還要從這種武器的特性說起。
![](https://img.jasve.com/2024-9/abd984383330294ecea6b8247cb10319.webp)
彈道飛彈一般是指裝有火箭發動機,能根據預定程式飛行,並在無動力階段按照拋物體軌跡運動的飛彈。
彈道飛彈根據發射地點與發射方式、射程和作戰使用等情況可分為地地彈道飛彈和潛地彈道飛彈;洲際、遠端、中程和近程彈道飛彈以及戰略彈道飛彈和戰術彈道飛彈。
![](https://img.jasve.com/2024-9/e58a66c912762332eb82771170304f63.webp)
目前,在全世界的軍事強國中,美俄中三國的彈道飛彈技術最為先進,主要型號有美國的「民兵」和「三叉戟」、俄羅斯的 「白楊」、「布拉瓦」和「伊斯坎德爾」以及中國的「東風」和「巨浪」系列等。
北韓、印度、伊朗等國的彈道飛彈也有不俗的效能, 但與美俄中三國相比,還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https://img.jasve.com/2024-9/488c183c2bb70a65d540c8319b8aaeee.webp)
「伊斯坎德爾」飛彈能取得不錯的戰果當然與俄軍在戰術方面的改進是分不開的,而另一方面, 這也顯現了烏克蘭在防空方面的短板。
可以說,如果烏軍能在防空方面稍微給力一些的話,「伊斯坎德爾」飛彈絕對不可能取得這麽大的戰績。
![](https://img.jasve.com/2024-9/8787e351e723da702ba8700574b53e22.webp)
事實上,俄烏沖突爆發三年來,「伊斯坎德爾」飛彈的表現在大部份時間裏只能算是中規中矩,對戰爭走勢的影響也沒那麽大。
這種飛彈所打擊的目標大多數為高價值的固定目標,而非上面所提到的「時間敏感性目標」。
![](https://img.jasve.com/2024-9/482439cd8b5681c332375e9f63500717.webp)
在對烏方基礎設施以及高價值機動目標的打擊中,俄軍似乎更青睞於巡飛彈、自殺式無人機和臨時改裝的制導炸彈。
畢竟,相比於「伊斯坎德爾」這樣的戰術彈道飛彈,巡飛彈、自殺式無人機和制導炸彈使用起來更為靈活,價效比也更高一些。
![](https://img.jasve.com/2024-9/7e44346054f36af542d4c3bbaed2893c.webp)
在解放軍的裝備序列中,與「伊斯坎德爾」飛彈相對應的武器是「東風11」與「東風15」這樣的近程戰術彈道飛彈。
長期以來,「東風」飛彈一直是解放軍眾多殺手鐧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
「東風」飛彈大致可分為戰略飛彈與戰術飛彈兩大系列,前者以「東風41」、「東風31」、「東風26」、「東風21」等為代表,後者則以「東風11」(基本退休)、「東風15」、「東風17」等為代表。當然,在戰略飛彈序列中,也有像「東風26」這樣核常兼備的。
![](https://img.jasve.com/2024-9/d6abbe54a37c3cabe2cff1cbc49c35d0.webp)
而「東風17」憑借其超高的飛行速度(超過10馬赫),以及逼近「東風21」的射程, 在某種程度上也具有了一定的戰略威懾能力。
在冷戰結束後的一段時期,解放軍雖然在主戰裝備的總量上不遜色於全球任何一個潛在對手,但在武器效能方面卻與這些可能交手的物件差距巨大。
在這一大的背景下,解放軍只能靠所謂的「不對稱優勢」,來掩蓋某些裝備方面的不足。
![](https://img.jasve.com/2024-9/e7759a9c82c165c1e532b54555087543.webp)
大家都知道,在現代戰爭中,掌握制空權尤為關鍵。
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解放軍空軍的主戰裝備幾乎可以用「寒磣」來形容,即便與周邊幾個小國比起來也沒有多少優勢可言,更別提裝備大量四代機的美蘇/俄了。
面對這一十分不利的局面,中國方面果斷實施了大力發展戰術彈道飛彈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空中力量的劣勢。
![](https://img.jasve.com/2024-9/b2a2c0d2baca52c60a19398842c7e065.webp)
在世紀之交的那段時間裏,解放軍只要在東南沿海進行大規模演習,幾乎都會試射幾枚「東風」飛彈,對假想敵進行震懾。
出於當時的宣傳需要,「東風」飛彈一直給人以能夠「一擊必殺」的錯覺。吸取俄烏沖突的經驗教訓,別再吹噓東風飛彈無敵論了。
![](https://img.jasve.com/2024-9/c9dbac13e0c11a4c41c206f8444c13d8.webp)
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經常拉出來秀肌肉的「東風11」、「東風15」等雖然效能尚可, 但實際作用卻十分有限。
台海局勢之所以沒有進一步惡化, 主要還是與當時的國際大環境有關。
「東風」飛彈所扮演的角色,其實與當時鼓吹的那幾個「航母殺手」差不多,其主要意義還是在於鼓舞士氣,以及向對手表明立場和態度。
![](https://img.jasve.com/2024-9/83a3cc0a1cd967471777f31bcef3eee1.webp)
戰術彈道飛彈的最大優勢在於射程遠、突防能力強,以及避免或減少己方的人員損失(主要是空勤人員)。
不過,除突防能力強與減少人員損失這兩點外,戰術彈道飛彈在規模性使用、靈活性、反應時間和效費比方面均不及航空火力。
而在F-117A、B-2B、F22、F35、B-21、殲20等具有穿透作戰能力的隱身戰機服役後,普通戰術彈道飛彈的突防優勢似乎也沒那麽明顯了。
![](https://img.jasve.com/2024-9/f71940016cbd71c6f9191feb6cdbc74a.webp)
有人可能會認為,相比於單價動輒上億的戰鬥機、轟炸機,彈道飛彈至少還有成本優勢吧。
這一說法固然沒有大錯,但卻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假設這些戰機與彈道飛彈一樣,都是「消耗品」。
![](https://img.jasve.com/2024-9/0e5ad8adab7d2fe7b88d4e6c1df17540.webp)
倘若戰機的生存能力足夠強,可以大量重復使用的話,那麽彈道飛彈的成本優勢也將不復存在了。
因為相比於戰機所使用的各類空地武器(包括制導炸彈),彈道飛彈的造價顯然要高的多,生產周期也長的多。
![](https://img.jasve.com/2024-9/be523cee7b2ddc865171ee2edf3811cf.webp)
很多人可能還會有一種錯覺,認為飛彈這麽大個頭,威力應該不小吧。
事實上,一枚彈道飛彈的絕大部份彈體都被動力艙、燃料艙和制導艙所占據,彈頭只占了很小一部份。
像「東風15」這樣的戰術彈道飛彈,彈頭也就 500公斤左右,差不多相當於10枚155公釐榴彈炮炮彈的威力 。而從成本上來看,前者是後者的數千倍!
![](https://img.jasve.com/2024-9/6447a2b021564b04434ce35f2b4d9fc8.webp)
我們再拿彈道飛彈與制導炸彈做一個簡單的比較。
據悉,中國用於外貿的雷石-6衛星制導炸彈全重為500公斤,出口單價為8萬美元(57萬元人民幣)。
如果上述數據屬實,那麽就意味著該制導炸彈的威力與「東風15」大體相當, 但成本僅為後者的五分之一左右。
![](https://img.jasve.com/2024-9/303e10042dfad5867873e3d1ae6bd1fb.webp)
在長時間的大規模交戰中, 武器裝備的效費比往往是決定作戰行動永續性的關鍵性因素。
前B-52轟炸機飛行員、米契爾航空航天研究所未來概念與能力評估主任馬克·岡辛格馬克·岡辛格就曾在其【維持美國精確打擊優勢】的報告中指出,射程為100-400英裏的彈藥在效能與成本之間能取得最佳的平衡。
![](https://img.jasve.com/2024-9/45660c9c396f761f46d2961aec030145.webp)
而在近幾十年的局部戰爭中,美軍就非常喜歡使用低成本的近程彈藥進行作戰。在這些低成本近程彈藥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了。
「聯合直接攻擊彈藥」由美軍現存普通炸彈升級發展而來,是一種在非制導炸彈上加裝廉價制導裝置而構成的精確制導武器。
據悉,「聯合直接攻擊彈藥」的采購價格僅為2萬美元左右。
與之相比,美國陸軍MGM-140戰術飛彈的單價在50萬美元至150萬美元不等。
![](https://img.jasve.com/2024-9/1b36739286efbf3cda321d6fbc5fefb6.webp)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我軍的「東風」飛彈在面對台偽軍時可能會遇到哪些麻煩。
面對中國大陸的軍力優勢,台偽軍已經開始推出所謂「非對稱作戰」概念和「刺猬、豪豬和毒蛙」戰略,並吸取了俄烏沖突的經驗和教訓,正在逐步實作「去中心化」的指揮控制體系。
如果上述目標能順利達成的話, 將意味著解放軍很難在短時間內僅憑遠端精確火力就讓台偽軍徹底喪失戰鬥力。
![](https://img.jasve.com/2024-9/56147b013bad0c91013556545ad0eef2.webp)
目前,台灣已經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的防空網路,其防空反導體系主要由自研的「天弓」系列地空飛彈以及從美國引進的「愛國者3」飛彈組成。
據台媒報道,台偽軍正在用較為先進的「天弓3」防空系統替換相對落伍的「天弓2」防空系統。
而代號「強弓計畫」的「天弓4」,也就是所謂的「天弓3」增程型也完成了飛行試驗。
![](https://img.jasve.com/2024-9/b3dfce9daf8ca94ea10039577920f684.webp)
據傳,該飛彈具備了一定的戰術彈道飛彈末端攔截能力,雖然不見得如台灣方面吹噓的那樣,可以攔截「東風17」高超聲速飛彈,但攔截像「東風15」這樣的普通戰術飛彈應該還是有可能的。
![](https://img.jasve.com/2024-9/805bfd99865af8a7ae19bae2ca289e3b.webp)
此外,台偽軍還裝備了大量美制「愛國者3」飛彈。這是一種效能較為先進的反導攔截系統,具有火力強大,攔截精度高,抗飽和攻擊能力強,反應時間短等特點,其綜合效能比台灣自研的「天弓4」還要強一些。
由此可見,一旦台海爆發沖突,解放軍的「東風」系列戰術彈道飛彈想要成功穿透台偽軍的防空火力網絕非易事。
![](https://img.jasve.com/2024-9/6c6af77902fb10ffbc5488c6b3c11c25.webp)
不過,好在台海局勢的主動權依然掌握在我方手中。作為發起進攻的一方, 我們可以靈活選擇在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發起攻擊。
既然「東風」飛彈成本高,難以大量使用和快速生產,那麽我們就趕制一批低成本的巡飛彈/自殺式無人機,並在使用時搭配誘餌彈等假目標,讓台偽軍的防空系統應接不暇。
![](https://img.jasve.com/2024-9/c609532a4961415e6d0a93cee171f087.webp)
此外,解放軍遠端火箭炮的射程也已經達到了500公裏(台灣海峽最大寬度約400公裏)。
如果有必要,在這個射程的基礎上再增加個一百多公裏應該不是難事兒。
屆時,海量的火箭彈呼嘯而至,台偽軍就是態勢感知能力再強,防空飛彈數量再多,也招架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