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曉瑜
近期,網上曝出了一張驚人圖片: 全球首款「電磁彈射器+攔阻索」的兩棲攻擊艦「076」下水在即。
為什麽「076」這麽備受關註?難道僅僅因為有人稱它為「國產第4艘航母」?
![](https://img.jasve.com/2024-12/f3af5696b9352d5b08a322e3a63f23e5.webp)
實際上,英國的「海洋」級、美國的第一代「「硫黃島」級、第二代「塔拉瓦」級乃至法國的「西北風」級本質上都沒有脫離傳統兩棲攻擊艦的作戰模式,直到垂直起降戰機的出現。
美國改進自英國「鷂式」而來的「AV-8」系列,以及第五代「F-35B」,才算是又一次改變了登陸作戰。
可是垂直起降的弊端誰都清楚,有的人甚至都用「雞肋」來形容,難道兩棲攻擊艦就只有這一條路嗎?
當然不是,「076」的出現就是答案,這是屬於咱們自己走出來的一條新路,很有可能會再一次改變登陸作戰。
![](https://img.jasve.com/2024-12/03ba2bdb80fe7d7f49cdc613d7b931bb.webp)
問題一、076真的有這麽強嗎?
其實這個問題很業余,我發現太多人都只喜歡比較單一裝備的效能,註意這個「只」字,比如就喜歡拿咱們的「076」和美國的「美國」級相比,畢竟大家都是最新的裝備。
可問題是咱們自己想想,既然是登陸作戰,誰閑的沒事讓兩棲攻擊艦編隊自己直接沖過去?
重點是你也太小瞧「076」了。
基本數據來看,「076」全長約260公尺,寬度約52公尺,預計排水量超5萬噸,這可比「美國」級的4.5萬噸大多了。
一是噸位夠大,正常情況下「美國」級能帶28架各型直升機,重點是還能帶10架F-35B,那「076」呢?數量當然不會少。 二是「076」創下了全球第一個,它是第一個裝備電磁彈射器的兩棲攻擊艦,長度多達130公尺,比「福建」艦的108公尺還要長。
這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https://img.jasve.com/2024-12/e9721681648b0659de0ee30437c9f619.webp)
理論上不僅能彈射「攻擊11」、「彩虹7」等無人機,有的人還說也能彈射「殲-15」和「殲-35」。 但是如果你問我,那我覺得大機率不會裝備有人戰機。
原因很簡單,雖然兩棲攻擊艦能算作小航母,一是造價便宜,基本上便宜一半,二是運作費用也低。說白了就是省錢,但是會極大降低出動率。
舉個例子,比如咱們「遼寧」艦曾經做到一天起飛70個架次,那兩棲攻擊艦可能就只有30個架次左右。
![](https://img.jasve.com/2024-12/bccc7a698bb2d03032dec90d78241fff.webp)
當然了,數據沒那麽精準,重點是確實有差距。如果硬要讓「076」變成小航母,帶著「殲-15」和「殲-35」去爭奪制空權,那可就沒意思了,所以我倒是有一個猜想: 未來「076」真正的角色是完成情報、監視和偵察任務,從這點來說,無人機比有人機更適合。
你註意看開篇的那句話:你太小瞧「076」了。
我發現很少有人提過一個問題:為什麽美軍費勁吧啦也要研制「宙斯盾」?
原因很簡單,就是海上打擊範圍的不斷延伸,比如各類監視衛星- -超音速轟炸機- -重型反艦飛彈,這套打擊方式的壓力太大了。
然而從二戰開始, 其實航母的整個發展路線也是打擊範圍的不斷延伸,那艦炮改成戰機,把炮彈改成飛彈,再接著戰鬥機的作戰半徑送出去,航母的本質根本就沒變。
問題來了:你覺得咱們缺少遠端甚至超遠端反艦飛彈嗎?
![](https://img.jasve.com/2024-12/7942f1d8cbf34555cfa98f47429756ea.webp)
當然不缺,「鷹擊-21」就是答案,這可是全球海軍夢寐以求的東西。
射程確實夠遠,1000+公裏直接超過了美軍航母編隊的打擊範圍,然而還是遇到了一個難題:探測能力偏弱。
註意了,這是物理限制,不是能力限制。
別在這方面亂吹美軍怎麽怎麽牛。
![](https://img.jasve.com/2024-12/19bfc5ab09e3eeb67d6b92cdfe1df41e.webp)
海上艦艇也需要遠端探測能力,還是那句話,無人機在這點上比有人機更有優勢,而且「攻擊-11」、「彩虹-7」的最大載彈量也都達到了2噸,在登陸作戰中執行對地打擊任務是可以的。
而且還有一個誤區: 不是說彈射器越長就一定是為了彈射更重的戰機,就像「076」的彈射器比「福建」艦還長,就是為了彈射「殲-15」和「殲-35」,這個說法是錯的。
這個就不細說了,上面說了這麽多就是想告訴大家一點:
從海戰模式角度來說,「076」確實走出了一條新路,說它強也沒什麽錯。
![](https://img.jasve.com/2024-12/21ccbb53c758019408afc28b823f648e.webp)
問題二、未來「076」是單獨行動,還是伴隨航母?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也很感興趣。
實際上,當有訊息稱「076」裝備了彈射器的那一刻,當我自己覺得「076」的主要角色是「無人機航母」的那一刻,我就在思考這個問題,現在基本有了答案。
說句題外話,其實「055」的出現就註定這兩個方案都行。
因為執行登陸作戰的第一步就是奪取制空權制海權,註意是「奪取」,而055單獨或配合航母就是做這個活的,第二步是控制戰場,第三步才是登陸作戰,「攻擊-11」或「彩虹-7」掩護「直-8」、「運-20」等直升機輸送兵力,打擊地方的工事。
除此之外, 借鑒俄烏沖突的經驗,「反無人機」或者是「反無人快艇」可能也是「076」的任務之一。
目前來看,大概有三道防禦手段,簡單說一下。
![](https://img.jasve.com/2024-12/e32d5f10a61cb887572ea243579008d6.webp)
第一道是大型察打一體無人機在上空巡邏,範圍大概在敵島嶼海岸到己方艦隊的50公裏;第二道是在20公裏-50公裏之間,比如使用無人機發射反坦克飛彈等方式攔截;第三道是20公裏內,這個時候的重點就是AI,自主發現,自主辨識,然後人工分配目標來攻擊。
再說了,就算還有漏網之魚,艦艇上也有防禦武器,比如艦炮等等。
很多人都錯了,他們錯在沒有從作戰模式角度來分析「076」到底特別在哪,甚至還有人說咱們沒有美國的「F-35B」,就是落後。
這就是典型的亂吹。
![](https://img.jasve.com/2024-12/facd40938e7854f4dfcd2ccfef970d25.webp)
真正影響兩棲攻擊艦和航母的是出動率,之前美軍就秀過肌肉,在兩棲攻擊艦上擺滿了「F-35B」,可是有什麽用?真到了作戰環境,這種秀肌肉沒有任何意義,那就更別說垂直起降對戰鬥機效能的限制了。
我也不知道下面的數據到底準不準,反正肯定有這個差距,就拿「F-35B」和「F-35C」相比。
「F-35B」最大載彈量6.8噸,作戰半徑935公裏。
「F-35C」最大載彈量8噸,作戰半徑1100公裏。
最關鍵的是作為一款垂直起降戰機,「F-35B」為了實作這個能力就註定結構更加復雜,故障率自然就會更高。
![](https://img.jasve.com/2024-12/6667d05a927dd7faea0ee95c181ab5b0.webp)
而且我也有個想法:美軍之所以一定要研制「F-35B」,除了作戰需要之外,是不是也和軍種之間的矛盾有歡喜呢?畢竟「F-35B」是海軍陸戰隊版,而「F-35C」則是海軍版。
所以為什麽咱們就一定也要研制垂直起降戰機呢?
其實「076」的出現可能也是一種答案吧。
對此,你怎麽看呢?
歡迎友善討論、點贊、討論、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