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退休了自己手中的金剛級驅逐艦,八八艦隊編制徹底變成了歷史。
所謂的八八艦隊是日本在1907年提出的一種海軍主力艦編制構想,在當時八八指的是八艘戰列艦,八艘裝甲巡洋艦,後來在二戰時期變成了八艘戰列艦和八艘重型巡洋艦。
等到了現代,八八艦隊就變成了我們所熟知的八艘主力驅逐艦和八架反潛直升機構成的主力艦編隊。
當年日本八八艦隊成型的時候那真的是「威風八面」,彼時中國海軍的主要構成還是從俄羅斯進口的051現代級驅逐艦;而當時的日本已經具備了金剛級神盾驅逐艦,雖然就現在的眼光來看,這艘船只能算是一艘準神盾艦,但這個東西畢竟是一艘全能型主力驅逐艦,在防空,反潛,反艦,和電子戰能力上均有所建樹,沒有明顯的短板,一度是中國海軍最羨慕的戰艦。
到了21世紀,日本的海軍戰力更強了四艘金剛級之外又增加了兩艘摩耶級和兩艘愛宕級,湊齊了八艘神盾艦。除了最終日本海上自衛隊主要編制為1艘直升機航母、2艘神盾驅逐艦和5艘通用驅逐艦,直到最近幾年中國的海軍的戰鬥力才實作對日本的反超和斷崖式領先。
按照日本人的性格,接下來他們應該會進一步增強海自戰鬥能力,生產更先進的戰艦才對,事實上之前他們也確實提出了生產一款和中國055類似的萬噸級別驅逐艦的構想。
但是如果我們結合一下日本最近公布的海自主力艦隊編制重組方案來看,就會發現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日本放棄了海上交戰的能力。
我們簡單說一下日本這次海自的改革方向,首先是放棄過去已經沿用了一個多世紀的八八艦隊編制,今後不再組建具備海上交戰能力的主力艦隊。
接下來,日本的四大主力艦隊將會變成三個水上戰鬥群,每個水上戰鬥群都在增強防空能力,包括日本目前設計的最新型神盾驅逐艦,也將會作為一款防空特化型軍艦,加入海自的作戰序列之中。此外,海自將會和陸地飛彈發射部隊進行協同作戰,可以給陸地上的飛彈發射裝置提供偵察和資訊情報,此外,艦隊本身也將配置戰斧巡航飛彈。
然後日本過去其他的輔助主力艦隊作戰的分艦隊,包括飛彈隊,掃海隊,整合成兩支大型輔助艦隊,一支為「巡邏警戒群」,另一支則是「水陸兩棲戰水雷戰隊」。
也就是將原本的登陸戰,反潛作戰,和反艦作戰從主力艦隊中剝離出來。
這麽做主要有兩個理由,第一個理由是可以讓軍隊的構成更加專業化,完成重點任務,換個簡單的說法就是,徹底放棄主力艦隊的構想,轉為構建一支專業的防空和對地攻擊艦隊。
第二個理由則是減少日本海自面臨的戰線方向,三個艦隊,面對三個方向,同時整合之後單一艦隊可用軍艦數量大幅提升,可以進行有效的軍艦輪換。不像現在,日本有很多軍艦和艦隊已經很久沒有進行輪換和休整,不僅人員受不了,裝備也有嚴重的老化現象。
這樣的配置作為小國來說還是挺不錯的,恰如其分,不追求艦隊的全能性,也不追求海上擴張和遠洋航行能力,但問題是這個是日本的艦隊。
雖然日本人一直自稱海自,但實際上他們在構建艦隊的時候,一直都是在以組建一支有著全能作戰能力的大國海軍作為核心目標。
現在這麽做無異於是將自己徹底嵌入到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作戰體系之中;未來海自的唯一工作就是補全美國海軍。在亞洲地區的防空和對地攻擊力量。
有一說一,日本海上自衛隊嵌入美國海軍,實作和駐日美軍指揮一體化,這件事情不知道是日本人主動提的,還是美國人強行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