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和俄羅斯這倆兄弟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交情了。從蒙古人統治的時候開始,這倆就已經攪在一起了。到了19世紀末,沙俄直接把白俄羅斯吞並了,兩國的關系就更親密無間了。你看看地圖就知道,白俄羅斯就像是俄羅斯和北約之間的一堵墻,這地理位置可太重要了,俄羅斯怎麽可能不把它當成寶貝疙瘩。
說到經濟,白俄羅斯可離不開俄羅斯這個大哥。白俄羅斯的經濟高度依賴外貿,而俄羅斯就是它最大的貿易夥伴。俄羅斯給白俄羅斯提供各種優惠,比如低息貸款、便宜的能源價格,可以說是處處照顧。白俄羅斯用的天然氣和石油,基本上都是從俄羅斯那兒買的。不僅價格便宜,而且離得近,運輸成本低,這種關系可不是一般的鐵。
最近這些年,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的關系更是突飛猛進。2020年的時候,白俄羅斯發生了大規模抗議活動,盧卡申科政權搖搖欲墜。這時候,普亭出手了,給了盧卡申科政治和經濟上的大力支持,幫他渡過了難關。這一下,白俄羅斯對俄羅斯的依賴就更深了。
在軍事上,白俄羅斯和俄羅斯也是穿一條褲子的。兩國經常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白俄羅斯還允許俄羅斯在其境內部署軍事設施。在烏克蘭危機中,白俄羅斯更是成了俄羅斯的彈板,讓俄軍可以從北面進攻烏克蘭。
不過,白俄羅斯也不是完全沒有自己的小九九。盧卡申科雖然依賴俄羅斯,但也不想完全被俄羅斯控制。他時不時還會跟西方國家眉來眼去,試圖在大國之間玩平衡。但是,每次玩過火了,最後還是得回到俄羅斯的懷抱。
要說伊朗和俄羅斯這對哥們兒,那可真是有故事。1979年,伊朗人民把親美的巴列維國王踢出了皇宮,建立了伊斯蘭共和國。從那時起,伊朗就和美國鬧掰了,轉而和俄羅斯稱兄道弟。這兩個國家都不喜歡美國在中東地區指手畫腳,所以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在敘利亞內戰中,伊朗和俄羅斯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都支持阿薩德政權。兩國在敘利亞共享情報,協調戰略,這種並肩作戰的經歷讓兩國的關系更上一層樓。你可以想象,在戰場上一起打過仗的兄弟,感情能不深嗎?
說到軍事援助,伊朗可沒少給俄羅斯幫忙。在烏克蘭戰爭中,伊朗給俄羅斯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包括大口徑炮彈、無人機和地對地飛彈。這些武器在戰場上可是派上了大用場,讓俄羅斯軍隊如虎添翼。特別是那些無人機,成了俄羅斯攻擊烏克蘭基礎設施的主力軍。
伊朗為什麽要這麽做呢?一方面,伊朗自己也被西方國家制裁得夠嗆,和俄羅斯站在一起,可以相互支持,共同對抗西方的壓力。另一方面,伊朗周圍都是遜尼派國家,它作為什葉派國家,總覺得四面楚歌。有了俄羅斯這個大靠山,伊朗在中東地區就底氣十足多了。
不過,伊朗支持俄羅斯也不是沒有風險。西方國家對伊朗的制裁可能會更加嚴厲,伊朗的經濟本來就不景氣,這下可能會雪上加霜。而且,伊朗支持俄羅斯的行為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可能會進一步加深伊朗的國際孤立。
最近,伊朗和俄羅斯的關系又有了新進展。兩國簽署了一系列經濟和軍事合作協定,包括俄羅斯幫助伊朗發展核能技術。這些協定讓兩國的關系更加牢固,也讓西方國家更加擔心。
說起北韓和俄羅斯的關系,那可真是一對難兄難弟。這兩個國家都被美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所以自然而然地抱在了一起。北韓長期面臨美韓的軍事壓力,可以說是整天提心吊膽的。有了俄羅斯這個大個子兄弟撐腰,北韓在面對美國的時候底氣就足了不少。
俄羅斯作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在國際舞台上可是有不小的話語權。每次西方國家想在聯合國對北韓制裁,俄羅斯總會挺身而出,幫北韓說話。這種支持對北韓來說可是雪中送炭,讓它在國際上不至於太孤立。
在軍事技術方面,北韓和俄羅斯可是互幫互助。北韓給俄羅斯提供火炮和炮彈,這些武器雖然不是最先進的,但勝在數量多、耐用。俄羅斯則承諾給北韓提供高科技武器和飛彈技術。對北韓來說,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能夠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
北韓還為俄羅斯提供了一條安全的運輸通道。北韓透過鐵路把軍火運到俄羅斯的遠東地區,這條路線安全又隱蔽,讓俄羅斯能夠穩定地獲得軍火供應。你可以想象,在戰爭時期,這種穩定的供應線有多重要。
不過,北韓支持俄羅斯也不是沒有風險。西方國家對北韓的制裁可能會更加嚴厲,北韓的經濟本來就很困難,這下可能會更加雪上加霜。而且,北韓支持俄羅斯的行為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可能會進一步加深北韓的國際孤立。
最近,北韓和俄羅斯的關系似乎更加密切了。金正恩和普亭舉行了會晤,兩國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定。有傳言說,北韓甚至可能派工人到俄羅斯控制的烏克蘭地區工作。這些舉動都顯示出兩國關系正在向更深層次發展。
說起俄羅斯的軍火供應,那可真是一波三折。戰爭剛開始的時候,俄羅斯人估計是太自信了,以為三兩下就能拿下烏克蘭。結果呢,戰爭一打就是好幾個月,軍火庫存眼看著就要見底了。這下可把俄羅斯人給急壞了,趕緊四處找幫手。
俄羅斯先是找上了伊朗和北韓。伊朗給俄羅斯提供了大量無人機,這些小家夥在戰場上可是立了大功。北韓則給俄羅斯提供了大量炮彈,雖然不是最先進的,但勝在便宜又實用。這些外援讓俄羅斯暫時緩解了燃眉之急。
但是,光靠外援可不是長久之計。普亭很快就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大力發展國內的軍火生產。俄羅斯的兵工廠開始24小時不停工,加班加點地生產炮彈和航空炸彈。政府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勵軍工企業增加產能。
俄羅斯還想出了一個妙招,就是把老舊的航空炸彈改裝成滑翔炸彈。這種炸彈不僅便宜,而且射程遠、精度高,在戰場上可是大顯神威。這種創新讓俄羅斯在武器供應上有了更多選擇。
不僅如此,俄羅斯還重新開機了一些蘇聯時期的老工廠,把它們改造成現代化的軍火生產線。這些工廠雖然年代久遠,但經過改造後,產能可是不小。
普亭還下令提高火力優勢,加速戰爭行程。為了實作這個目標,俄羅斯大幅增加了軍火生產能力。據說,現在俄羅斯的炮彈日產量已經超過了烏克蘭一年的消耗量。這種生產能力的提升,讓俄羅斯在戰場上的優勢越來越明顯。
當然,這種大規模的軍火生產也給俄羅斯帶來了不小的壓力。首先是經濟壓力,大量資金被投入到軍工生產中,其他領域的發展可能會受到影響。其次是技術壓力,一些高科技武器的生產受到西方制裁的影響,可能會面臨技術瓶頸。
烏克蘭在軍火供應方面可真是頭疼。雖然有35個國家支援彈藥,但還是耗不過俄羅斯,這是怎麽回事呢?
戰爭剛開始的時候,美國和北約國家給烏克蘭送來了不少武器,讓烏克蘭軍隊士氣大振。但是,這些武器用起來就像燒錢一樣,很快就見底了。西方國家雖然想繼續支援,但他們的軍火庫存也不是無底洞啊。
西方國家的軍工廠可不像俄羅斯那樣可以24小時開工。他們的生產線主要是為和平時期設計的,想要快速擴大產能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而且,西方國家還要考慮自己的國防需求,不可能把所有武器都給烏克蘭。
再說了,西方國家支援烏克蘭也不是單純為了烏克蘭好。他們有自己的小算盤,既不想讓俄羅斯太囂張,又不想讓烏克蘭贏得太徹底。所以,他們的援助總是若即若離,讓烏克蘭既不會輸得太慘,又贏不了。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