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春空軍節航展上,出現了「白頭殲-11B」,除了實際上是淺灰色的雷達罩,在外觀上看不出多少區別。解說牌上還是殲-11,但坊間稱之為殲-11BG,G代表「改」;或者殲-11BD,D代表采納了部份殲-11D的技術。
殲-11來自蘇-27,蘇-27已經發展了三代了。第一代就是基本型,為了極限機動性而犧牲了一點結構強度和機體壽命;第二代以蘇-30MKK和蘇-30MKI為代表,發展成空地雙用途和空戰為主、推力轉向兩個分支;第三代以蘇-35為代表,采用改進的推力轉向和部份蘇-57航電技術,空戰能力大大提高。
殲-11的發展軌跡與蘇-27不同。從殲-11B開始,沈飛大量采用復材、數位飛控和數位化航電結構等先進技術,但為了控制技術風險,復材、數位飛控用得束手束腳,數位化航電的潛力也被傳統雷達的平面縫隙天線限制住了。
殲-16在結構上受到蘇-30MKK的啟發,大大加強,適合多載出擊,有源電踩地雷達比蘇-35的無源電掃先進了一大截,雙座極大地發揮了「兩個腦袋比一個強」的優點,真正做到空地兼優。殲-11D可看成殲-16的單座型,最佳化了空戰,但殲-20大量下線了,殲-11D沒有獲得準生證。
與此同時,中國空軍已經有了一大批機齡尚短但雷達受到時代限制的殲-11B,急需升級。殲-16與殲-11B在技術上有相當程度的同源,裝置便於移植,有利於透過規模經濟降低升級成本,尤其是有源電踩地雷達。
在隱身時代,雷達的重要性沒有降低。雷達隱身不是徹底消失,只是降低穩定的可探測性。也就是說,隱身其實有兩層意思:1、回波強度降低,2、回波閃爍不定。
人們一般註意到隱身飛機的雷達回波強度降低這一特點,其實光靠這是不夠的。隱身設計的另一個方面是用閃爍不定的回波把回波偽裝成雜散訊號,騙過對方的雷達。
傳統雷達只有單一波束,必須透過機械掃描在整個探測空域裏保持態勢感知。如果隱身飛機采用曲折飛行,使得每次掃描的回波脈沖都以強度較低而且閃爍不定的方式出現,就容易被誤認為是雜散回波而忽略。
有源電踩地雷達可以在強大的單一波束和靈活的多波束之間任意切換,所有波束可以在凝視和掃描之間任意切換。這使得部份波束可以掃描方式對全空域保持監視,其他波束則對可疑方向加強凝視。什麽偽裝都擋不住全神貫註的凝視,尤其是運動中的目標。
帶有源電踩地雷達的非隱身戰鬥機和隱身戰鬥機對峙時,可探測性不對稱,但這不是故事的全部。在很多戰術情況下,隱身戰鬥機不開啟雷達,並無探測距離上的優勢。非隱身戰鬥機的有源電踩地雷達具有低可探測性技術,也能把發射訊號偽裝成雜散訊號,也就是說,雷達訊號不再是有規律的穩定強度訊號,而是在強度和頻率、波形特征上貌似隨機的訊號。這樣的低可探測性雷達訊號一旦用高度數位化的有源電踩地雷達實作,雷達告警就容易被騙過,至少不開雷達就難以確認目標性質。
隱身戰鬥機開啟自己的雷達,當然可以迅速辨識、確認非隱身戰鬥機,但也同時暴露了自己,引誘對方向這裏凝視,最終暴露自己。
因此,一旦雙方都裝備帶低可探測性技術的有源電踩地雷達,隱身與非隱身的態勢感知和生存力差距在實戰條件下大大縮小了。然而,殲-11B相對於F-35具有足夠的速度和機動性優勢,後者一旦暴露和被咬住,兇多吉少。
這使得殲-11B換裝有源電踩地雷達後,成為殲-20的有力補充。面對一切非F-35的周邊對手直接碾壓,單挑F-35也可以做到不吃虧,而不只是聊勝於無的看家護院。往遠了說,這也是台灣認為換裝有源電踩地雷達的F-16V能與殲-20一戰的原因,只是殲-20在速度和機動性方面也有壓倒性優勢,這是與殲-11B vs F-35完全不同的情況。
美國空軍的F-15C早就進行過有源電掃化改裝。早期改裝只換天線,沒動雷達後端。這是為了降低升級成本,盡量利用現有裝置。但實踐證明效果不好,老式後端的模擬和簡單數位化技術嚴重限制了有源電掃天線的潛力。
第二批改裝就把後端也改裝升級了,效果好得多,但投資也大得多,因為要把老的航電架構扒掉重做。老房子裝修要重新走暗線、拉網線、重排上下水管麻煩得很,戰鬥機航電升級要從架構級開始改,工作量可想而知。
這只是航電方面,還有機體結構剩余壽命、發動機剩余壽命、飛控和特設剩余壽命等,哪一塊成為木桶上最短的短板都會使得雷達升級改裝失去意義。這些原因使得F-15C的有源電掃化升級事倍功半。
現有F-16升級為有源電踩地雷達也是一樣。
但殲-11B不一樣。基本飛行效能出色,機齡短,發動機使用時間也短,哪一方面的剩余壽命都還有很長。沈飛在研制殲-11B的時候,一方面大膽采用了數位飛控和數位化航電架構,另一方面因為經驗不足、時間壓力緊迫而無暇放手發揮出最大潛力,既留下遺憾,也留下機會。
比如說,雷達天線換裝有源電掃,已經高度數位化的後端的升級就簡單直接的多。這正是殲-11BG的意義。當然,雷達只是最引人註目的部份,雷達告警/被動探測、自衛電子戰、數據鏈、資訊融合、座艙顯示、紅外光電等也可能升級。在房屋裝修中,暗線、網線、插座、上下水管都弄好了,刷墻、換地板、換廚衛只是力氣活,實際上挪個非承重墻都挺簡單的。
在機體強度方面,殲-11B本來想用復材恢復一些蘇-27在設計時有意犧牲的強度,提高多載出擊能力和機體壽命,但因為經驗不足,最後沒有盡如人意。殲-11BG沒有動機體,這太費事了。好在殲-11B的主要任務是空戰,而大部份空戰任務並不要求多載出擊和高g格鬥,空空飛彈的重量大大低於對地攻擊彈藥,常規的主權巡邏也是四平八穩的飛行為主,真正需要拉9g的極端機動很少,所以殲-11B的機體壽命是夠用的。
有人推斷,有源電踩地雷達使得殲-11BG具有前所未有的對地攻擊能力,有利於配用大量對地攻擊彈藥,這是很可能的,但也是未必用得上的。一個戰鬥機中隊是空戰為主還是對地攻擊為主,不光由裝備決定,更由任務和飛行員訓練決定。
作為單座戰鬥機,殲-11B的任務本來就是空戰。中國空軍永遠不會嫌空地兼優的戰鬥機中隊太多,但飛行員的訓練必須是有重點的。空戰和對地攻擊都是高度復雜的任務,飛行員精通一樣就不容易,另一樣只可能有限兼顧,沒有飛行員能做到真正的空地兼優。
美國空軍F-15E是雙用途戰鬥機,但沒有一個F-15E中隊以空戰為主要任務,統統用於遮斷攻擊,空戰統統由F-15C去做。南韓、新加坡空軍的F-15E則是用於空戰的,對地攻擊交給F-16去做。
在中國,蘇-30MKK中隊實際上是空戰為主的,部份殲-16中隊也是空戰為主。兩個飛行員合作可以補足基本殲-11B航電相對落後的尷尬,也在長航時任務中分擔任務負擔,降低飛行員的體力和精力消耗。升級到殲-11BG後,部份空戰殲-16中隊可以專用於對地攻擊,這是比殲-11BG兼職對地攻擊有效得多的做法。
其實,殲-10A也可以一樣,用殲-10C的有源電踩地雷達套件改裝。改裝後的殲-10AG也可從空戰任務轉型為對地攻擊任務,加強對地攻擊力量。
這樣,中國空軍的戰鬥機力量在結構上就更像美國空軍了:殲-20對標F-22,殲-11BG對標F-15C,殲-16對標F-15E,殲-10A/C對標F-16。中國暫且沒有對標F-35的戰鬥機,但殲-20數量將大大超過F-22,殲-16的效能超過F-15E,所以還是形成某種體系級對標。
順便提一句:殲-11BG的升級改裝經驗對早期殲-15的升級改裝也很有用。「遼寧」號、「山東」號上的殲-15還需要長期使用,適配「福建」號的殲-15T(彈射型)未必會部署到「遼寧」號、「山東」號上,「遼寧」號和「山東」號也未必能得益於殲-35,升級現有基本殲-15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