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季風
我爺爺端著M1(加蘭德步槍),跟著M4沖鋒!現在的我,端著M4(碳烯槍),跟著M1(艾布拉姆斯)沖鋒!
這段話曾經在網上十分流行,說的就是美軍裝備名稱的奇特輪回。按理說武器在任何國家都是十分重要,可事實就是這麽魔幻,20世紀以來,武器撞名的事例不在少數。甚至出現跨界的情況。
那麽,哪些武器重名了呢?很多!而且來自不同國家,甚至跨越了多個領域。
美國M1艾布拉姆斯主力戰車
專打飛機的響尾蛇
作為沙漠地區的頂級獵食者,響尾蛇的前進演化是十分成功的。尤其是那套針對沙漠地區捕獵前進演化出來的紅外追蹤系統,對人類工程師的啟發極大。二戰後,采用相似原理的紅外探測技術被套用於多個領域。而最早運用此類技術的,正是二戰末期興起的制導武器——飛彈。
利用這一原理最著名的,可能要數美國的響尾蛇空空飛彈,美軍代號AIM-9。它也是美軍裝備體系中的常青樹了!從戰後初期高亞音速的F86佩刀,到最先進的F22、F35,幾代美軍戰機都掛載了響尾蛇空空飛彈。
該飛彈不僅大量裝備美國海空軍部隊的各型戰機,還大量出口到其他國家。甚至對中國和蘇聯的空空飛彈研制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掛載響尾蛇的F86
蘇聯透過對AIM-9展開逆向工程,搞出了K-13(北約代號AA-2環礁),一度成為蘇聯空軍的制式裝備,並大量出口。中國則在K-13的基礎上,發展出了霹靂-2,也是我軍第一種批次列裝的空空飛彈。
就在天上的響尾蛇呼嘯而出時,另一款響尾蛇也在孕育中,那就是法國人的響尾蛇地空飛彈。這款飛彈於1964年開始研制,由馬特拉、湯姆遜和另外一家公司共同研制。而且這款武器從研制開始,就考慮到了出口。不過出口到其他國家的國家不再使用響尾蛇這個名號:南非采用稱之為仙人掌、埃及的子型號稱為西卡,沙烏地阿拉伯的則是獵鷹……
因為效能表現出色,法國海軍還把響尾蛇搬上軍艦,為法蘭西海軍撐起一把中近程的空中保護傘。
響尾蛇地空飛彈
中國也曾經引入這一武器系統,仿制出紅旗7地空飛彈,又發展出艦載的海紅旗7,成為我軍一段時間內的主力防空系統。直到現在,紅旗7依然是我軍陸軍部隊野戰防空系統的重要組成部份。
肅殺的眼鏡蛇
和響尾蛇高度繫結飛彈不同,眼鏡蛇的適用範圍是平台,而不是武器系統。
以眼鏡蛇命名的武器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美軍的AH-1眼鏡蛇系列直升機。這是在貝爾公司在自家通用直升機UH-1休伊的基礎上,研發的一款武裝直升機。它的出現是為了應對讓美國人頭疼的越南戰爭。
越戰中的AH-1眼鏡蛇攻擊直升機
在美軍的裝備體系中,眼鏡蛇是真正的常青樹,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服役至今。其開創的布局模式,也成為各國武裝直升機的樣版。因為美國的影響力足夠大,AH-1裝備了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武裝力量,型號也是一改再改,最新的型號已經是Z了,這比我們的六爺還誇張。
另一款代號為眼鏡蛇的武器來自於一個不太一樣的國家土耳其。土耳其陸軍以悍馬軍用車為基礎研制了一款輕型裝甲車。
不同的是,該車采用了承載式車體設計,雙交叉臂型獨立懸掛系統,機動性和防護性與原版悍馬相比,都有所提升。眼鏡蛇裝甲車也有不少子型號。不過由於土耳其影響力有限,眼鏡蛇裝甲車似乎沒有出口的記錄。
美國兩棲攻擊艦上的AH-1眼鏡蛇
開創時代的無畏
在世界海軍發展史上,英國的無畏號戰列艦絕對能寫下濃重一筆。它統一主炮口徑的設計和作戰理念,深深影響了之後主要強國戰艦的設計與制造。
以它的下水為標誌,世界海軍進入無畏艦時代,之後不論是哪個國家,主力艦都延續了無畏級開創的技術路線。不過這個話題太大了,遠不是一篇文章可以闡述清楚的!這裏就不贅述了。
與之相似的還有蘇聯人設計的無畏級驅逐艦,當然這是北約給他的定位。蘇聯人對它的定位是大型反潛艦,需要與現代級、勇敢級構成一個完整的作戰系統。與之前蘇聯海軍單純對裝備的設計思路不同,無畏級驅逐艦開始嘗試西方式的設計思路,不再單純的將武器、雷達等系作戰系統進行疊加,而是嘗試集約化的設計。
俄羅斯無畏級驅逐艦
所以無畏級驅逐艦相比於之前的蘇聯軍艦,看起來要順眼得多。更重要的是,無畏級的成功是蘇聯開始嘗試多用途驅逐艦的模式,這就是計劃中的無畏Ⅱ驅逐艦。不過隨著蘇聯的解體,這個計劃和其他蘇軍計劃中的裝備一樣,最終停留在計劃階段。
海陸空通殺的山貓
作為貓科家族的中級選手,山貓雖然沒有獅子、老虎、獵豹這些大型貓科動物威風,卻因為靈活輕便而分布極廣。也是因為這個內容,很多國家都以山貓命名了自家的武器。
作為動物園愛好者的德意誌,肯定少不了山貓的存在。早在二戰時期,第三帝國的裝甲洪流中,就有代號山貓的偵查坦克存在。
二戰後,西德又研制了代號山貓的裝甲偵查車。這款偵查車采用8x8的輪式底盤,卻有前後兩個車頭。遇到情況,只需要在後面的車頭接管全車的駕駛,直接跑路就可以。考慮它的任務設定,這種方式很合理。
山貓偵察車
2016年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的新型步兵戰車也被冠以山貓的名字,這是德國人針對外貿客製的步兵戰車,是自家美洲獅的縮水版。即便如此,德國人的山貓步兵戰車效能還是相當不錯的。
英國人對山貓這個名字也是愛得深沈。不過英國人的山貓是在天上飛的。這就是英國著名的山貓系列直升機,也是英國直升機工業最後的體面了。
1967年,山貓計畫啟動;1971年,原型機首飛;三年後的1974年,山貓開始進入批次生產階段。之後的幾十年裏,山貓成為英國海空軍使用範圍最廣的直升機。尤其是海軍,艦載的山貓直升機承擔了反潛、反艦的多重任務。
山貓直升機
與這些過氣網紅相比,我們的山貓是這幾年的頂流,那就是山貓全地形車。這是為我軍陸航部隊和快速反應部隊準備,擁有的多種變形。看似小巧,卻是威力十足,能夠滿足各種需求。
不過最兇猛的山貓,是南非的大山貓裝甲車。南非這個國家因為環境的因素,特別喜歡輪式底盤,除了主力戰車外基本都是輪式底盤。雖然是輪式底盤,大山貓火力卻十分可觀!基礎型號安裝了一門76mm火炮,對大多同級別裝甲車都可以做到絕殺。改進型更是安裝了105mm火炮,在面對傳統強國或許差點意思,但在非洲大區,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可以對付絕大多數主力戰車。
大山貓裝甲車
無敵海狼?無敵海狼!
海狼這個名字只屬於英國和美國!英國的是海狼艦空飛彈系統。
早期的海狼采用傾斜發射模式,低空效能極差,無法應對掠海飛行的反艦飛彈。全套系統的重量也很大,只能裝在噸位3000以上的中大型軍艦上。這種狀態下的海狼,總體效能比起海貓要提升不少,卻依然無法滿足英國的需求,所以傾斜發射的海狼只少量裝備了22型、23型護衛艦。
1982年爆發的英阿馬島戰爭中,海狼的表現讓英國瞠目結舌。面對呼嘯而來的阿根廷機群,海狼暴露出一系列問題:缺乏多目標追蹤能力,搜尋雷達與釘選雷達不相容……
這讓英國海軍很不滿,也成為垂直發射型研制的契機。1982年,英國航宇公司開始研制垂直發射的海狼飛彈。垂直發射版的海狼體積小,重量輕,能夠適應不同噸位的軍艦。不過,也存在問題,那就是適應力差。不過這還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英國海軍不再進行新型艦空飛彈的研制,現役的45型驅逐艦只能采用法國人的紫菀防空飛彈了。
發射中的海狼
美國的海狼則是沈默的水下殺手,是美國人當年為蘇聯準備的攻擊性核潛艇,其首要任務是獵殺北極圈內活動的蘇聯彈道飛彈核潛艇,確保它們不會對美國構成威脅。
為了確保實作這一目標,海狼級在設計的時候整合了當時美國最先進的技術,包括但不限於武器、推進系統、水聲系統……也正因為此,海狼的價格極高!冷戰結束後,美國海軍在相當一段時間裏儼然獨孤求敗級別的存在,很多計畫也隨之被放棄。海狼級就是眾多倒黴蛋中的一員,僅僅建造了3艘就停工了。
海狼級核潛艇
凜冽西北風
在中國,西北風是寒冷的代名詞。不過,中國沒有用這個名字,反而是歐洲大陸有以此命名的裝備。
其中一款是來自義大利的西北風級護衛艦。該級護衛艦是狼級護衛艦的替代產品,由芬坎蒂尼公司負責設計與建造,側重於反潛任務。這似乎有點雞肋!因為義大利海軍主要在地中海活動,而地中海地區並不適合潛艇活動。當時主要的假想敵蘇聯海軍,也沒有在地中海大規模部署潛艇。
不過義大利人似乎不在乎,反而訂購了8艘。這個數量在二戰後的世界,並不算少。
西北風級護衛艦
另外兩款來自法國,分別是西北風人員攜行式防空飛彈和西北風兩棲攻擊艦。在法軍裝備體系中,西北風是基層陸軍單位防空力量的重要一環。不同的是,西北風並不能肩扛發射,而是使用人員攜行式三腳架支撐。
相比其他人員攜行式防空飛彈,西北風無疑要重得多,但射速也要高得多。這與法國的作戰環境有關,法軍主要作戰區域在非洲,幾乎沒有什麽像樣的武裝力量,因此沒必要強調便攜性,卻對速度有一定的要求。
西北風人員攜行式防空飛彈
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的情況與之類似,不需要面對強國的挑戰,所以在設計的時候采用了民用標準和模組化建造方法。與美國的塔拉瓦級、王峰級、美國級相比,生存性要差得多,甚至不如中國的075、076。
不過西北風級在隱身設計、推進方式上,有一定的優勢。畢竟這樣的大家夥能夠設計、建造的國家並不多,更何況法國人在軍售領域要務實得多。21世紀10年代,俄羅斯與法國方面達成兩艘西北風級的訂購合約。為了使用俄羅斯海軍的卡莫夫系列直升機,法國人還專門對西北風進行了改造。
可是隨著2014年凱瑞米亞危機的爆發,這個訂單終止。已經完工的兩艘西北風被轉手賣給了埃及,俄羅斯為西北風級準備的卡52直升機也一並轉售埃及。以此為契機,埃及海軍的實力瞬間強化,成為地中海地區不可忽視的海上力量。
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
無奈的相逢
東亞三國在文化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喜歡用年份為武器命名。這一習慣導致中日韓三國的武器,經常出現重名的現象。
比如89式,中國有號稱世界最輕的重機槍89式,還有89式自行反坦克炮。而日本在二戰前有89式擲彈筒(大正十年式的改進型)和89式中戰車。(用的是日本的神武紀年)88式,中韓兩國都有88式主力戰車。類似的情況很多,雖然這種撞名中日韓三國沒有一個喜歡的,但只能接受。
中國88式主力戰車
武器撞名這個現象與文化有關,也和設計者、使用者的期盼有關!很多武器的問世,背後都凝結了無數研制、生產人員的心血,甚至是青春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