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二戰時日本的航空母艦甲板竟然是木質的,難道日本人不怕一旦挨了炸彈會引起大火嗎?其實,二戰時,日本的航空母艦甲板采用木質材料,主要是柚木(部份以檜木代替),這一選擇背後是有道理的:
1. 防滑效能優越:
木材由微小的死亡細胞壁構成,這種結構使得木材的摩擦力大於鋼鐵,從而提供良好的防滑效能。
這對於航母上的艦載機起降和人員行走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復雜海況下,防滑效能更是關乎安全。
2. 隔熱效能好:
木質甲板,尤其是柚木,具有良好的隔熱效能。
在二戰時期,軍艦上的空調裝置並不普及,鋼鐵甲板在陽光直射下表面溫度會急劇升高,可能達到60度左右,這對甲板上的人和飛機都構成威脅。
而木質甲板則能有效緩解這一問題,提供更好的工作環境。
3. 強度和重量比合適:
木材的品質輕,品質強度的比值大。在保證良好強度的條件下,使用木質甲板可以減輕航母的整體重量。
這對於二戰時期噸位相對較小的航母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4. 維修方便:
木質甲板的維修相對簡單,不需要專業裝置和技術良好的焊接工人。
相比之下,鋼鐵甲板的維修需要氣槍割開、打磨割口、焊接新鋼板等復雜工序。
木質甲板只需用鋸子和錘子即可進行維修,大大降低了維修難度和時間。
5. 資源利用:
當時日本占領了東南亞地區,擁有豐富的柚木資源。雖然柚木價格昂貴,但相對於鋼鐵而言,其獲取和加工成本可能更低。
此外,柚木天然含有矽元素,堅硬而又極為耐腐蝕,對海水幾乎無感,不怕海水長時間浸泡後再接受高溫暴曬。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 現代航母的艦載機重量和發動機尾焰溫度都大大增加 ,木質甲板已無法滿足需求。
因此,現代航母普遍采用高強度鋼材制造的甲板。
綜上所述,二戰時日本航空母艦甲板采用木質材料是基於當時的技術條件、資源利用以及甲板效能的綜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