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俄軍當前的進攻重點是在頓內次地區;經過了此前一年的強攻硬打,俄軍終於將頓內次的控制範圍提升到了大約68%。
一些網友可能會認為,俄軍在戰爭打了近三年,卻依然沒能完全控制頓巴斯,這確實是不光彩的;然而,我們也不能忽視這裏的戰鬥難度相當大,因為烏克蘭軍隊經過十年的建設,其防禦工事並不簡單。此外,烏軍的作戰能力和士氣都表現得相當出色,而西方對此的支援也並非虛無。
甚至可以說,使用「也都不差」這樣的表達有些輕視烏克蘭軍隊;坦率地講,目前烏軍的地面作戰能力已達到全球第一陣營,其承受傷亡的能力則更為出色。
因此,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有時會向西方誇耀烏軍的戰鬥力,這其中除了數據不可避免地有些誇大之外,也還有一定的真實性;畢竟在北約體系內,誰能抵擋得住烏克蘭那樣的戰爭呢?
因此,英國方面常常指責烏軍,聲稱烏軍的表現差勁並不是北約體系或戰法的問題,而是因為烏軍自身能力不足,沒有執行到位。其實,這種態度實在讓人不齒。既然你們的部隊如此優秀,那麽在面對像烏克蘭這樣的戰爭時,你的部隊能否承受住一場大戰役帶來的消耗呢?
當然,英國人對俄軍的無能大加嘲笑;但換個角度,如果讓英軍擔任俄軍的位置,他們又能夠表現得如何呢?
因此,俄烏戰爭並不僅僅是兩個弱者之間的爭鬥,恰恰相反,因為雙方都有較強的實力,所以這場戰爭展現出了一種類似於一戰時的狀態。
這種激烈的對抗模式,或許才是真正戰爭的樣貌;也就是說,它向我們展示了除了「虐菜局」之外另一種可能性,這確實值得深入探討。當然,在激烈的戰鬥中,雙方總會出現一些實力較強的部隊。以俄軍為例,著名的第114摩托化步兵旅無疑是第一梯隊的一員。
第114摩步旅是頓內次武裝的一部份,是俄軍重組頓巴斯地方部隊的成果之一,目前歸屬於第51集團軍(即原來的頓內次第1軍提升而來)。自2023年10月阿瓦迪夫卡戰役啟動以來,第114摩步旅與中部集群一道展開作戰,並持續展現出卓越的戰鬥能力。
從阿瓦迪夫卡的「礦渣山」出發,直搗阿城中心的尖刀位置,隨後轉向「七村陣」的核心發起攻擊,再一路深入烏曼斯克,第114摩步旅展現出了不可阻擋的氣勢。在中部集群攻陷紅軍城戰區後,第114摩步旅成為南下作戰的核心力量。
該旅在南部戰鬥中,幾乎憑借自身力量攻克了烏克蘭斯克和赫尼克這兩座「萬人城」,並且在奪取楚柯瑞涅和庫拉希夫卡要塞的戰鬥中,再次取得顯著成就。在清理了烏軍的沃夫恰河防線後,第114摩步旅經過短暫的休整,隨即向西沿水庫展開進攻。鑒於烏軍無法輕易撤退,該區域的戰鬥依舊相當艱難;從後方調來的第5重型旅和第35陸戰旅,都屬於裝備完備、人員充盈的部隊。即使如此,第114摩步旅的猛烈進攻依然勢不可擋。
在2024年11月到今年初的約兩個月間,第114摩步旅成功占領了水庫北岸區域,為庫拉霍沃戰役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由於向西移動了大約17公裏,第114摩步旅目前的位置已相當前沿。在近期戰鬥中,第114摩托化步兵旅相繼攻克了舍甫琴科(南)和彼得羅巴甫洛夫卡村。
這兩個村莊距紅軍城南方向的T-0515公路不足4公裏,中部集群的主力已占領了該公路的北段;若第114摩步旅繼續進攻,南段也將被控制。從作戰地圖上可以觀察到,這條公路的南段與H/N-15公路的交匯處形成了幾個村鎮構成的關鍵節點。烏克蘭軍隊在失去庫拉霍沃後,仍在努力捍衛突出部的位置。如果俄羅斯軍隊將該突出部消滅,那麽南頓地區的戰鬥將僅剩下大諾沃錫爾卡一帶。
這邊的戰鬥已經落幕,接下來該如何處理?前方就是聶伯羅州了!現在,第114摩步旅的先鋒距離聶伯羅州邊界大約還有18公裏。根據俄軍目前的進攻速度,這片區域恐怕支撐不了太久,俄軍是否會繼續推進至聶伯羅,然後再包圍札波羅結方向呢?烏克蘭軍隊當前關註的顯然不僅限於頓巴斯地區的戰鬥,如何合理調整整條南線的防禦布局已成為迫切任務。
當然,這又需要新鮮力量。雖然烏軍目前在南線激戰的幾個單位具備不錯的戰鬥力,但由於資源沒有集中投放於此,它們確實受到了較大的消耗。接下來我們可以看看烏克蘭方面的戰局來決定該如何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