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當務之急不是打俄?澤連斯基盯上美軍,竟揚言要「取代」

2024-10-18軍情

烏克蘭想入約?北約開出一個條件,反倒幫了俄羅斯一把

俄烏沖突已經持續了相當一段時間,局勢變化萬千,各方利益錯綜復雜。在最新的動態中,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丟擲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勝利計劃」,向外界傳達了烏克蘭不願妥協的堅定立場,並對未來走向做出了一系列設想。

那麽,澤連斯基的「勝利計劃」究竟有何深意?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可能性又是如何?

1、澤連斯基張嘴就是「取代美軍」

首先,澤連斯基在計劃中明確表示,不會以任何形式割讓領土給俄羅斯。

對他來說,這不僅是一種立場宣示,更是凝聚國內支持的重要策略。他透過這樣的發言,向國際社會和烏克蘭民眾展現出一種不屈的精神,以此維持士氣和國際援助。

在這份「勝利計劃」中,澤連斯基還提到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就是希望 用烏克蘭部隊替代目前駐紮在歐洲的美軍部隊。

這一設想表面上是為了減少歐洲的軍事負擔,讓其有更多余力來幫助烏克蘭,但背後目的顯然沒那麽簡單。

實際上,這樣的宣言隱含著對西方國家施加更大壓力的意圖,即確保他們繼續支持烏克蘭的戰鬥以及支持其加入北約。

那麽,澤連斯基為何如此急於加入北約呢?

其實,加入北約對於烏克蘭來說,是獲得安全保障的最大籌碼。根據【北約第四條】,成員國如果受到攻擊,可以請求全體北約國家的共同防禦。

2、烏克蘭想入約,北約提出要求

那麽,問題來了 ,美國等西方國家真的會允許烏克蘭這麽做嗎?

首先,一旦烏克蘭成為北約成員,理論上它可以依靠整個北約聯盟的力量來對抗俄羅斯的威脅,同時也會從根本上重新劃定歐洲的安全版圖。

然而,現實卻遠沒有那麽簡單。北約的反應向來慎重,尤其是在邊界未明確、安全形勢復雜的情況下。 所以北約明確給出個大 前提,那就是要求烏克蘭與俄羅斯結束戰爭並明確邊界。

這一過程,無異於要烏克蘭承認部份爭議領土是俄羅斯的,這顯然是烏克蘭目前難以接受的。

在此時,我們不禁要問: 俄烏沖突的終點在哪裏?誰是最終的贏家?

從當前局勢來看,澤連斯基希望透過加強與北約的關系來提升烏克蘭的戰略地位,進而改變沖突的性質。但即便如此,就算暫時獲得了政治上的支持,烏克蘭真正實作安全穩定還需假以時日。

3、俄烏沖突,美國才是最大贏家

而對於美國來說,借助烏克蘭的這場沖突,他們已經充分突圍,並從中獲得了大量的經濟與戰略利益。

我們都知道,在這場賽局中,美國的角色無疑是最為重要的。美國不僅是供應武器的主要國家,更是在整個沖突中獲利頗多的幕後玩家。從天然氣市場的占領到軍火合約的大肆簽署,美國處處表現得遊刃有余。

可以說,美國間接透過烏克蘭削弱了歐洲的經濟,同時也限制了俄羅斯的擴張野心。

前段時間開始,北約還公開增加軍備,試圖透過擴大規模來鞏固自身的軍事力量。這一措施無疑是在向俄羅斯傳達一個明確的資訊:北約並未因為內部問題和對外沖突而削弱,他們仍然在為可能的最壞情況做準備,與此同時也提醒盟友團結一致,共同應對來自東部的威脅。

總的來說,面對錯綜復雜的地緣政治格局,未來俄烏關系如何演變,北約是否會敞開大門接納烏克蘭,還需要打個問號。 可以預見的是,無論結果如何,烏克蘭加入北約之路註定不會風平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