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的爆發讓全球軍事專家感到困惑,難以理解這兩位斯拉夫民族兄弟所進行的「新概念戰爭」。
在烏克蘭戰場上,同時出現了類似一戰時期清晰戰線、二戰時軍隊編制、現代巡航飛彈以及大規模套用無人機等多種元素。這場「現代戰爭」的戲劇發展遠超人們的預期。
那麽,為何此次俄烏沖突演變成如此混亂的局面呢
?或許原因在於他們沒有經歷過系統性的「九年義務教育」!
經過九年義務教育的各位網友,應該能明顯察覺這場戰爭中最大的問題:烏克蘭希望透過外部支持來取得勝利。我們中國人從小就懂得「自強不息」這個成語,只要不是在九年義務教育中遺留下來的,那就明白外國的幫助並不可靠;而一般軍迷也都清楚「花錢不能買到國防現代化」的含義。本質上,我們中國人早已認識到,建設強國、贏得戰爭必須依靠自身力量。
作為「九年義務教育漏網之魚」的烏克蘭,顯然對此沒有深刻的理解。從俄烏沖突開始至今,一切問題的根源都在於烏克蘭始終希望依賴西方勢力來抵抗俄羅斯。在戰前,烏克蘭執意要加入北約和歐盟,這引起了俄羅斯極大的警惕。那麽,北約究竟是什麽呢?
實際上,它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什麽西方會選擇在北大西洋建立一個跨越歐美的軍事政治同盟呢?這顯而易見,因為這個地區只有一個國家對西方構成威脅,那就是俄羅斯。
曾經,北約的成立是為了對抗蘇聯,而現在則是為了應對俄羅斯而擴充套件,其實道理並沒有改變,依然是在組建聯盟來針對俄羅斯。自近代以來,俄羅斯一直身處於列強之中,盡管被視為「列強中最弱的一環」,但也積累了豐富的內部鬥爭經驗。 簡而言之,對於烏克蘭希望加入北約這件事,俄羅斯態度非常明確,即堅決反對,並絕不妥協。
畢竟,如果烏克蘭加入北約,北約的軍隊將會直接部署在俄羅斯邊境,這意味著俄羅斯失去了任何戰略緩沖空間。而且,烏克蘭是俄國的重要發源地,對於俄羅斯而言,這些地方在精神上是不可或缺的。
基輔、敖德薩、凱瑞米亞、塞凡堡和卡爾可夫等地名,本身就承載了半部俄國歷史;因此,俄羅斯如何能同意這些地區加入北約以對抗自己呢?所以,當烏克蘭堅持要加入北約,而俄羅斯又堅決反對時,兩者之間顯然難以達成共識,也只能透過戰爭來解決。
在談及戰前情況後,我們接下來討論戰爭開始後的局勢。開戰之後,烏克蘭仍然寄希望於西方特別是北約的援助來對抗俄羅斯。沖突的結果顯而易見,經歷過完整「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明白,僅僅依靠「國際支持」和外部力量是不可能贏得戰爭和實作民族復興的。
畢竟,大國也有脆弱之處。然而,烏克蘭卻不願意相信這一點,堅持要依賴「外部援助」,最終導致了慘痛的代價,如今損失了五分之一的國土面積。
在討論完戰前和戰中的情況後,我們接著聊聊停戰的問題。這對俄烏兩國的兄弟沖突似乎到了不得不停止的時候,但烏克蘭卻被視為漏網之魚,重新尋求西方的援助,以期在談判中占得先機。
例如,最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就帶著一個名為「勝利計劃」的提案,在美國和德國進行各類宣傳與解讀,希望獲得西方對這一「勝利計劃」的支持。
您看,這烏克蘭就是這麽固執,明明受到攻擊卻依然不知悔改,到了現在還在期待西方的援助。結果如何?原本俄烏兩國之間可以坐下來談判解決的問題,如果雙方都願意停戰,其實就能結束戰爭,但由於烏克蘭的一些「操作」,西方勢力被卷入其中。那麽接下來……大家心裏都清楚,西方又怎麽可能讓俄烏停戰呢,他們正希望這場沖突能夠持續下去。
因此,您可以看到,自強不息才是實作國家強盛的途徑,依靠自身才能取得勝利,這是一種深刻的道理。哲學中也闡述得很明白:決定事物發展的是內因。可惜的是,沒有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烏克蘭並未領悟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