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美國若關GPS,全球飛彈變「盲炮」?唯兩國不受影響

2024-11-07軍情

網路上流行一個段子,稱如果聯合國的五個常任理事國關閉了導航,全球大多數國家都找不著它們的位置,只有蒙古表示:「這不隨便走走都可以嗎?」

盡管這個梗略顯「地獄笑話」,但在某種程度上卻反映了事實,因為無論是在軍事還是民用領域,各國對導航系統的依賴性日益增強。

如今,尤其是精準制導飛彈,更需依賴導航系統來完成發射。

因此,有人認為如果美國停止提供GPS服務,全球的飛彈將會失去導航能力,這並不是完全誇大的說法。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有兩國屬於「特例」,即使美國關閉GPS,這些國家的飛彈依然不會受到影響。那這兩個國家是哪個呢?

GPS的可靠性正日益下降?

絕大多數人習慣將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簡稱為「GPS」。這種表達在過去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GPS確實是全球唯一能夠有效提供衛星導航服務的系統。

盡管如今人們離不開衛星導航,但實際上自GPS概念出現之初,美國國內就存在支持和反對兩種聲音。反對派認為,GPS系統體量龐大、建設周期漫長,並且投資金額龐大,不值得進行投資。

然而,在1991年,海灣戰爭使全球認識到了GPS的巨大價值。

伊拉克曾一度是世界第四大陸軍強國,他們曾以為自己能夠在美軍面前爭取勝利,然而在GPS技術的威懾下,伊拉克完全失去了反擊的能力。這也是全球首次見識到GPS在軍事戰爭中的套用所帶來的巨大威力。

海灣戰爭被稱為「衛星定位系統的勝利」,同時也是「軍事能力的增強器」,這使得全世界開始關註GPS技術。

當時,大家普遍認為只需接入GPS系統就足夠。然而,隨著GPS的「不可靠性」逐漸顯現,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感到「猶豫」,尤其是一些大國。他們開始擔心,如果有一天美國停止或限制他們使用GPS,那他們的飛彈該如何應對呢?

如果全球定位系統失效,精準制導飛彈將變得毫無方向,無法發揮其應有的效能。

為何有人認為GPS的可靠性逐漸下降?

自去年以來,媒體報道顯示一種被稱為「GPS欺騙」的網路攻擊手段大幅增加,已對飛機的飛行安全造成了影響。

據說,「GPS欺騙」與GPS幹擾有所不同,因為飛機的備用慣性導航系統不會受到GPS幹擾的影響。然而,「GPS欺騙」能夠透過偽造的GPS訊號使飛機的整個導航系統徹底失效,導致飛機偏離航線,甚至可能誤入他國領空,從而面臨被擊落等嚴重風險。

根據媒體的報道,經過調查顯示,「GPS欺騙」的訊號源自以色列,而受影響的飛機主要在中東地區營運。

因此,分析師認為,這是以色列國防軍故意所為,意在使黎巴嫩真主黨的精確制導飛彈「偏離目標」。

隨後,以色列國防軍對此事件表示認可,並強調這是出於必要的防衛考量。

數據顯示,2023年11月上旬,國際航空咨詢機構飛行營運集團已接到近50起關於「GPS欺騙」的報告。而到2024年第二季度,這種現象急劇上升,達到每天900次——意味著每日有900架航班受到「GPS欺騙」的影響,這不僅對飛行安全構成了重大威脅,也引發了公眾對GPS系統的擔憂。

鑒於美國與以色列之間的密切關系,如果這兩個國家將相關技術套用於其他領域或戰場,可能會造成多大的危害呢?

格洛納斯:雖然精度不足,但依然可用。

鑒於這一背景,大國們早已在尋找GPS的替代方案。例如,近年來遭遇美國及其盟友制裁的俄羅斯,已經擁有了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格洛納斯。

格洛納斯(GLONASS)是一個在蘇聯時代就已開始研發的衛星導航系統。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作為蘇聯主要遺產的繼承者,繼續發展和完善該系統。

事實上,早在1990年初,格洛納斯便擁有了全球覆蓋的能力,但由於蘇聯的解體以及俄羅斯的內憂外患,系統開始衰退。直到俄羅斯再次註入資金,格洛納斯才得以恢復發展。

直到2009年,格洛納斯的服務才真正擴充套件到全球範圍。資料顯示,其核心服務內容包括辨識陸地、海洋及空中目標的座標和移動速度等資訊。

為增強系統的完善性,中俄於2014年達成了一項協定,中國同意讓俄羅斯在中國設立格洛納斯差分校正與監測系統站。

值得註意的是,實際上,格洛納斯一直以來使用的都是「蘇聯」時間。俄羅斯方面在2021年才宣布要將系統的「蘇聯」時間改為協調世界時,這意味著格洛納斯將會更加與國際時間保持一致。

自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俄羅斯與美國的關系急劇降溫。鑒於美國可能會切斷對俄羅斯的GPS服務,中俄雙方達成了有關北鬥與格洛納斯導航系統的時間互操作合作協定。

俄羅斯國家航天局於2022年4月22日向交通部和聯邦航空運輸署送出了一個用格洛納斯替代GPS的技術方案。

這表明俄羅斯將會逐漸完全拋棄GPS,轉而使用自有的導航系統。

然而,格洛納斯系統也面臨一些挑戰,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其技術相對落後。盡管能夠提供全球導航服務,但其精度仍然不夠理想。

數據顯示,格洛納斯當前的定位精度僅為1.5公尺,預計到2030年以後,才能提升至10厘米以內。

然而,美國的GPS系統目前已能實作0.1公尺的定位精度。

盡管格洛納斯在精確度方面仍有不足,但精確制導飛彈的破壞範圍相對廣泛。因此,即便在精度上存在一些偏差,這個問題並不算嚴重。

至少,俄羅斯的飛彈不可能完全失去目標能力,頂多是精度不高而已,而這點缺失的「精準度」還可以透過其他手段加以彌補。

此外,格洛納斯系統還能夠接收北鬥的訊號,這使其更加具有優勢。

北鬥:全球將與其融合

顯而易見,另一個對美國關閉GPS毫不畏懼的國家就是中國。而且,我們相比於俄羅斯更加從容,因為中國的北鬥導航系統已具備了全球領先的服務能力。

雖然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曾有「造不如買」的錯誤觀念,但西方透過不斷「卡脖子」來說明,所有關鍵領域的先進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網路上常常流傳一種觀點,認為當年正是因為美國關閉了GPS服務,才使得中國的「銀河號」迷失了方向,最終遭到美國的攔截和強制檢查。不過,也有不少人對此觀點進行了反駁。

實際上,這種觀點非常普遍,反映了我們對美西方國家「卡脖子」風險的憂慮,也表明我們有必要掌握衛星導航系統的自主權。

正是在這樣的理念引導下,才誕生了北鬥系統。

2024年將標誌著北鬥系統工程立項三十周年,最近最後兩顆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衛星已成功發射入軌。一旦北鬥三號真正實作組網,北鬥系統全球發射組網也將隨之完成,這將使北鬥系統的服務效能達到國際先進標準。

這並非我們僅僅是隨口而談,實際上,哈佛大學貝爾弗科學與國際事務中心指出,目前在全球多個地區,北鬥系統的導航精度已經超過了GPS。

加州大學的教授麥可·申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他直言不諱地指出,某些國家之所以繼續使用GPS,並非因為其優於北鬥,而是受到「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

在2022年釋出的【新時代的中國北鬥】白皮書中指出,北鬥系統已具備為行業和普通使用者提供即時米級、分米級、厘米級以及事後公釐級的高精度定位服務的能力。

借助北鬥地基增強系統,我們的即時定位精度實際測得水平可達2厘米,高程可達5厘米,完全不成問題。而經過後處理,精度則提升至水平2公釐和高程5公釐,這已經非常先進了。

不僅僅是中國的船只已經廣泛采用北鬥系統,實際上在非洲、東南亞、中東以及拉美等地區,北鬥系統的影響力也日益增強。

2023年,北鬥系統已正式納入國際民航組織的標準,成為全球民航通用的衛星導航系統。這意味著全球民航客機多了一種選擇,而且這種選擇比GPS更為可靠。

數據顯示,目前已有超過100個國家開始套用北鬥系統,這使得美國方面感到震驚,認為GPS已失去「全球第一」的地位。

我們可以推測,北鬥系統在民用領域已能提供如此高水平胡穩定性的導航能力,那麽在軍事套用中,其表現勢必更加卓越。

這意味著,我們完全不在乎美國是否關閉GPS,也不怕這種威脅,因為解放軍本身就依賴北鬥系統。

當然,除了中俄之外,全球還有其他的導航系統,例如歐洲的伽利略導航系統。然而,由於該系統與GPS有著密切的關聯,一旦美國停止GPS服務,伽利略系統恐怕也會遭受沖擊。

例如,印度自主研發的導航系統IRNSS,名為印度區域導航衛星系統。從名稱中可以看出,該系統並非為全球提供導航服務。實際上,它僅能在印度及部份亞太地區運作。如果GPS系統停止運作,印度依靠自身的導航系統來發射飛彈,實際上也是不現實的。

因此,總的來看,全球只有兩個國家對美國關閉GPS毫不在乎,那就是中國和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