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國與美國之間發生了飛機相撞事件,中國的飛行員王偉在成功跳傘後失蹤,未找到其下落。
盡管當時我們國家動員了超過十萬人次參與搜尋行動,但始終未能發現王偉的任何線索。
自事故發生後的第十三天,即2001年4月14日18時左右,由於持續未發現王偉的下落,中國被迫暫停搜尋行動,並向王偉頒發革命烈士稱號。
王偉烈士墓地。
重新審視二十年前的南海飛機相撞事件,可以觀察到王偉當時雖然成功跳傘,但為什麽眾多搜尋力量都沒有發現他的蹤跡呢?背後隱藏的是怎樣的真相呢?
王偉跳傘細節。
根據一同執行攔截任務的飛行員趙宇所述,王偉烈士成功開啟了降落傘並跳出飛機這一事實是毫無疑問的。
而且,從當時的條件來看,進行王偉烈士搜救行動的時機和條件都是十分有利的。
盡管當時我方飛行員的設施相對簡陋,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搜尋救援措施來營救跳傘的飛行員。
當時配備的跳傘裝置中已經包含了救生衣、海水染色劑、發光發煙棒等裝備,這使得搜尋隊伍能夠容易地發現王偉。
飛行員跳傘。
此外,跳傘裝置中還配備了海水脫鹽袋,可以提供1-2升的淡水,確保王偉在飲用水方面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堅持1-2天。
這1-2升的飲用水在王偉堅持一周是沒有問題的,只要他能控制自己的飲水量。
其次,當時的自然條件也非常有利。
南海靠近赤道,溫度較高,就在王偉烈士跳傘的地方。
四月份,南海的水溫通常在20度以上。
王偉在如此溫和的環境下跳傘,不會面臨因低溫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
王偉烈士。
因此,王偉在南海的跳傘地點環境並不是十分惡劣,而且他所攜帶的裝置也為自我救援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王偉可能在跳傘時已處於昏迷狀態。
然而,中國最終未能找到王偉,這意味著王偉在跳傘後立即失去了意識,導致他無法自行求生,甚至可能在降落傘纏繞中溺水而亡。
這種情況是有可能的,因為飛行員在跳傘後可能會遭受巨大的外部壓力。
首先是彈射座椅彈射出去時,對飛行員產生的巨大過載。
飛行員跳傘。
彈射座椅為了確保飛行員迅速遠離戰機,都會以相當高的速度使座椅和戰機分離。
在這個過程中,飛行員的身體將會承受巨大的加速度,這可能導致身體再次受傷。
可能包括但不限於軟組織挫傷、扭傷、骨折等傷害。
二戰結束後,美國的飛行員手冊上一直有一條建議:「能爬出飛機就最好不要跳傘。
」。
歷史上有許多飛行員在跳傘後身體受到了不可逆的損害,最終只能退休。
這說明跳傘對飛行員的傷害有多大。
飛行員跳傘。
其次,如果飛行員在高海拔地區跳傘,他可能會患上「高空減壓病」。
如果飛行員所處的環境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顯著變化,他們的肺部將受到嚴重損害,可能出現氮氣氣泡在體內組織中形成,或者發生其他一些情況。
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是,當中美戰機相撞時,王偉可能並未佩戴面罩。
飛行員面罩提供了巨大的保護作用,如果沒有這個裝置,在跳傘時王偉將會受到更為嚴重的沖擊。
根據王偉的僚機飛行員趙宇的描述,王偉在跳傘前,進行了環繞美國軍機的近距離飛行,並在接近外機時拉下面罩,並向對方打手勢。
王偉烈士駕駛的81192號殲-8。
因此,王偉在跳傘時很可能是把面罩拿了下來。
王偉若在跳傘時未佩戴面罩,那麽他將會面臨極其嚴重的沖擊,人體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承受。
人在巨大的加速度下可能會立即昏迷。
如果在海上昏迷並且穿著降落傘,那麽情況就會變得非常危險。
當飛行員在海上跳傘時,必須在距離海面大約20公尺的高度時才跳離降落傘,否則就有被降落傘纏繞的風險。
王偉若是昏迷的話,便無法掙脫降落傘,極有可能在昏迷過程中溺水身亡。
王偉烈士肖像畫。
因此,中國當時雖調集了十萬人次進行搜尋,仍未能找到王偉的根本原因很可能在於王偉在跳傘後因昏迷而無法進行自我營救,甚至可能因昏迷直接導致溺水,最終沈入大海之中。
不再發生類似事故。
中國軍工技術的飛速進步意味著如今這樣的悲劇幾乎不可能重演。
一方面,近年來中國空軍的「保命裝備」發展迅速,包括彈射座椅、飛行員面罩和飛行服,與王偉的時代相比均有了顯著提升。
王偉烈士。
另一方面,中國戰機的實力也得到了顯著增強,使得完成攔截任務變得更加容易。
王偉之所以與美方軍機發生碰撞事故,根本原因在於殲-8戰機雖然在高空高速效能方面表現出眾,但在低空低速效能方面卻顯得稍有欠缺。
當殲-8以低速飛行時,很容易感受到機身的顫振,甚至會出現整體抖動的情況。
當殲-8以低速飛行時,它很難迅速轉向並進行機動操作。
王偉烈士駕駛的81192號殲-8。
假如敵方飛機突然轉向朝你沖過來,這時殲-8戰機就很難及時做出轉向躲避的動作。
當時中美軍機相撞,正是因為美方軍機在低速飛行時突然轉向,而王偉所駕駛的軍機未能及時避讓,最終不幸相撞。
目前,中國空軍主要裝備了殲-10C、殲-16和殲-20三種戰機,這三種戰機的機動性無論哪一款都非常出色,即使在低速飛行時也不例外。
中國還在殲-16的基礎上研發出了殲-16D型電子戰戰機,進一步增強了戰機效能。
殲-16D戰機。
若美國未來再派遣EP-3電子偵察機靠近中國領空,中國軍隊將立刻派出殲-16D對其進行電子幹擾,使其連東南西北也難以辨認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