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戰事的持續,謝韋爾斯克這座小城正逐漸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有觀點認為,其面臨的威脅或許一點也不比托列茨克(捷爾任斯克)小,甚至有可能先於托列茨克落入俄軍之手。
這一預測並非電洞來風。此前有傳聞稱,烏軍已經遺失了防禦屏障的上卡緬斯科耶。這一戰略要地的失守,無疑為俄軍提供了直接迂回包抄謝韋爾斯克的有利條件。兵臨城下的危機感,讓謝韋爾斯克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上卡緬斯科耶之戰,俄軍耗時過多引質疑
上卡緬斯科耶的爭奪戰,無疑是近期戰場上的一大看點。雖然最終俄軍成功奪占了該地,但過程卻並不輕松。俄軍在這裏耗費了太多時間,進攻方式顯得呆板且缺乏變化,導致損失不小。這樣的戰術表現,引發了外界的廣泛質疑。
有分析指出,俄軍在上卡緬斯科耶的戰鬥中,似乎過於依賴傳統的裝甲進攻和空降兵投放。然而,面對烏軍日益強化的無人機戰力,這種戰術顯然已經有些過時。無人機在戰場上的廣泛套用,讓烏軍能夠迅速掌握戰場態勢,對俄軍的進攻進行有針對性的打擊。因此,俄軍在上卡緬斯科耶的戰鬥中,雖然最終取得了勝利,但付出的代價卻過於沈重。
無人機成戰場新寵,俄軍攻擊模式待變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戰場上的套用也越來越廣泛。在謝韋爾斯克周邊的戰場上,烏軍無人機的戰力得到了顯著強化。這使得戰場態勢變得更加復雜多變,陣地反復易手成為常態。
面對這樣的戰場環境,俄軍的攻擊模式卻顯得有些滯後。他們依然堅持使用裝甲小組從上卡緬斯科耶或佐爾塔列夫卡方向進攻,試圖在支撐點東側投放空降兵。然而,這種戰術在面對烏軍的無人機打擊時,顯得異常脆弱。士兵們往往陷入開放的破損壕溝中,無法得到有效掩護,只能被動挨打。
戰術粗糙致損失慘重,俄軍需深刻反思
在過去幾個月的戰鬥中,俄軍這種粗糙的戰術已經屢次導致重大人員和裝備損失。士兵們在戰場上陷入困境,突擊隊員要麽陣亡,要麽被俘。這樣的戰果,無疑是對俄軍戰術體系的一次嚴峻挑戰。
俄軍需要深刻反思的是,為什麽在面對烏軍無人機打擊時,他們的戰術顯得如此無力?為什麽在經歷了多次失敗後,依然沒有進行有效的戰術調整?這背後,是否存在著指揮體系的問題?戰地指揮官的指揮能力,是否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驗證?
對於此事件,你有什麽想說的?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加關註。
註:文中插圖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