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的海洋裏航行,我既是舵手也是乘客。每一次航行都充滿未知與挑戰,但正是這些不易,讓筆下的故事更加生動真實。如果您願意,請隨我一起探索這片浩瀚的文學世界,您的關註將是我最寶貴的燈塔。
你可能會好奇:中國還需要轟-20嗎?和老美B-2轟炸機一樣的轟-20,中國不需要,中國需要的是具有顛覆性的轟-20。
要明白,B-2可是全球頂尖的隱形轟炸機之一哦!不過,這個觀點實際上有些「用以前的視角去審視現在的情況」,有些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因為我們現在提到的「轟-20」,並不是簡單模仿B-2,其目的和角色已經大大超越了傳統轟炸機的界限。
說到底,B-2確實是一款非常厲害的裝備。當初設計它時,美國人心中想著的就是:「我需要一種可以悄然飛越敵人上空,然後投下炸彈再迅速離開的裝備。」
這確實與那個時期非常相符——在冷戰時期,各國都在努力增強自身的防空實力,而能夠不被察覺的人則擁有了巨大的優勢。但是現在,防空系統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日益進步,甚至連一只飛蟲經過都會被雷達捕捉到。
無論隱形技術多麽先進,總會有它的極限,尤其是在當今的戰場上,各國的防空系統已經能夠迅速響應。如果一架隱形飛機被偵查到,那它就與傳統的轟炸機沒什麽區別了。既然如此,我們何必費盡心思去打造像B-2那樣的東西呢?
不妨換個思維方式看待這個問題:現在的戰爭形式已經不是單靠個人作戰的年代,智慧化、無人化以及協同作戰才是有效的關鍵。
既然咱們能發展出這麽多厲害的無人機,為什麽不走一條「降本增效」的路子呢?
你想想看,一架B-2的制作成本非常高,加上操作難度大,飛行員的生命安全也面臨不少風險。無人機的優勢在於成本低廉、風險較小,不需要飛行員在空中冒險。隨便投放幾架就能確保飛行範圍、攻擊精準度和戰場適應力,這不是很吸引人嗎?
咱們需要的轟炸機肯定不會是傳統意義上的轟炸機,它更可能是一種前所未見的全新空中作戰平台。我們來想象一下,未來的轟-20不僅僅是一款普通的隱形轟炸機,而是帶著一群"隱形助手"——由無人機組成的作戰編隊。它的核心職責是引導這群「無人飛行器」完成一些復雜的操作,例如遠端攻擊、精準飛彈發射等。
你可能會問:「這種玩法真的可行嗎?」當然可以,我們的雙尾蠍無人機已經成功搭載了三台引擎,飛行距離可達到8000公裏,這表明無人機在未來的戰場上將具有很大的優勢。
我們所需的轟炸機,不再是古典意義上那種「轟炸一番就急忙離開的」裝備,而是能夠作為整個無人機作戰編隊的指揮樞紐,甚至能夠在敵方防空系統尚未反應之前,完成任務後迅速脫離。
再舉一個例子,如今的隱形戰鬥機在執行任務時,往往為了防止被偵測,會暫停無線電通訊。地面指揮中心無法即時了解戰機的動態。
如果天空中有一架轟炸機,它可以作為臨時指揮中心,保障戰鬥機與無人機之間的協同作戰,避免整個任務出現失聯的困境。此項功能在未來的高科技戰場上顯得尤為關鍵,也為我們帶來了更多的戰術選擇余地。
那麽,我們為什麽不要執著於模仿老美的B2呢?
必須明白,雖然B2的設計理念在當時非常前衛,但它的作戰方式現在已經逐漸過時。我們必須開辟自己的方式,不僅要適應未來戰場的需求,還要與無人機的智慧化戰爭相結合。我們所期望的轟炸機必將顛覆我們對傳統轟炸機的認知,它可能不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轟炸機,而是一個綜合性的戰鬥平台,具備指揮、攻擊和協同作戰的能力,能夠給敵人帶來出其不意的打擊。
如果進一步思考,這種新型戰鬥方式對未來戰爭的影響顯而易見。傳統轟炸機在當今的防空網路中已難以占據優勢,而智慧無人機的興起,不僅有效降低了作戰開支,還顯著提升了戰鬥的靈活性。如果未來的轟20真能如我們設想的那樣,演變為一個隱形無人機的指揮中心,那麽它將帶來顛覆性的變革。
它還能與我們的多種先進戰鬥機實作無縫對接,例如殲-20、殲-16,以及空警-500這樣的預警飛機。
它猶如一個指揮中心,可以控制和調配各種戰鬥機。由於隱形戰鬥機在執行任務時必須保持無線電靜音,地面無法與其直接溝通。此時,轟-20可以作為一個臨時的指揮平台,填補這一空白,這正是我們真正所需的轟炸機,而非網路上所稱的仿效美國B-2轟炸機,你們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