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魯雪夫在參加的一次宴會時,喝了一口百事可樂,被記者趁機拍下,由此竟成為百事可樂的著名代言人。
自此,戰鬥民族瘋狂地愛上可樂,即使受「冷戰」影響,也毫不猶豫地拿出 20艘軍艦 換可樂配方。
這讓百事可樂在一夜之間上升為「全球第六大軍事集團」。
然而,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的商業交戰一直紛爭不下,百事可樂便打出廣告:
喝百事可樂,攢到700萬積分可以兌換一架戰鬥機。
誰想到一年內,真有一名學生攢到了700萬積分。
當他拿著積分直接來百事可樂公司要求兌換時,沒想到公司竟然這樣回復他!
小公司的崛起之路
1886年,美國藥劑師約翰·彭波頓發明了一種咳嗽糖漿,覺得效果不錯,就把這種糖漿拿到附近的藥局出售,不料在店員的一次意外操作中被加入碳酸水。
這一偶然的失誤,創造出了一種風靡全球且經久不衰的飲料——可樂。
1886年,可口可樂創始人嗅到商機,正式成立可口可樂公司。可口可樂也是對可樂配方嚴防死守,生怕被虎視眈眈的其他飲料公司搶去市場。
雖然一時間競爭者無數,但都被市場和時間無情抹殺。
1890年,布拉德以香草、糖、可樂果、胃蛋白酶等原料調變出了百事可樂的原型。
面對可口可樂宣傳自己治頭疼,而布拉德則宣傳自己助消化。
1898年,百事公司正式成立,而「百事」這個詞,也是來源於胃蛋白酶Papsin。
第一年,百事就賣出近8000加侖的百事可樂糖漿,第二年更是增長至兩萬加侖,這也標誌著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的競爭正式開始。
而由於一戰導致糖價持續走高,布拉德希望可以靠自己囤積的白糖大賺一筆。
可是一戰結束後,糖價大跌,布拉德囤積的白糖根本無處可去,直接導致百事公司破產,幸而被著名的勞福特糖果公司收購,才得以重回市場。
1945年,美國可口可樂公司偷偷送給朱可夫50箱可口可樂,朱可夫在會見艾森豪時第一次品嘗到可樂。
沒想到,朱可夫一下就愛上了這種棕色冒泡飲料,便希望艾森豪能多送給他一些可樂。
然而,當時蘇聯人民喜愛伏特加,朱可夫便提出可樂最好制作成無色的,並在瓶身印上蘇聯五角星。
於是,這50箱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可樂進入了蘇聯市場。
據說二戰期間,可樂又跟著美軍火了一把。艾森豪在非洲的時候就曾說:
「這裏太熱了,快給我的士兵運可樂過來。」
因此,可樂開始被全球人民知曉,並讓大家迅速喜歡上了這種飲料,蘇聯對此更是大加贊賞。
繼玉米大師後的可樂大師
直到1959年,美國國家展覽會在華盛頓舉辦,這次展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赫魯雪夫為緩解蘇聯和美國之間的緊張關系,也為了解美國發展狀況。便親自前來參加此次展覽會。
在展會上,赫魯雪夫成為眾多媒體關註的焦點,有他的地方,總有一大堆閃光燈對著拍。
在展會的一角,赫魯雪夫和尼克森正對國家經濟制度進行激烈的辯論。
還未爭論結束,百事可樂公司向赫魯雪夫遞上了一杯解渴的飲料。
面對冒著泡的奇怪飲料,聞起來像是一股鞋油味,但礙於面子,他還是嘗了一口,隨後整整喝了6杯。
這一刻,所有人都全神貫註的盯著赫魯雪夫
百事可樂公司因此獲得了一個新的廣告和口號: 「赫魯雪夫愛喝百事可樂。」
這個廣告迅速獲得極大的影響力。
由於受到赫魯雪夫的特別關照,百事可樂成為當時唯一入駐蘇聯的西方企業。
經過長時間的談判和協商,1972年,終於有一家百事可樂工廠落地蘇聯,並開始生產蘇聯本土的可樂。
很快,百事可樂便在蘇聯市場上風靡起來,其地位僅次於伏特加。
然而到了1988年,蘇聯與百事可樂公司之間的合約即將到期。
由於蘇聯已經沒有足夠的糧食來制造伏特加,所以伏特加的產量越來越少,也就無法用足夠的伏特加來換取美國可樂。
蘇聯雖然缺糧食,但是不缺軍事裝備。
於是,蘇聯決定用軍艦來交換可樂。
就這樣,蘇聯給了百事可樂公司20艘軍艦,包括巡洋艦、護衛艦、驅逐艦各一艘,以及17艘艦艇,總價值高達20億美元。
這一交易使得百事可樂公司一不小心成為 「世界第六大海軍強國」 。
然而,百事公司一時間也拿這些軍艦沒有辦法。
他們只好轉賣給其他國家的海軍,從而獲得一定的利潤。
雖然在外界看來,這次以物換物的交易中百事可樂公司占了大便宜。但是實際上,蘇聯並不虧本。
由於蘇聯國內軍備大量堆積,維護費用高昂,同時又需要滿足可樂的消費需求。
因此將多余的軍艦轉賣給其他國家並換取可樂,反而成為一種較為合算的策略。
為了銷量竟送戰鬥機
1979年,可口可樂執行長保羅·奧斯丁與當時的蘇聯領導人進行了一系列協商,表示想要將可口可樂進口到蘇聯。
在當時美國抵制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的情況下,許多企業都避開了蘇聯市場。而奧斯丁則稱:
「作為一家跨國公司,可口可樂不屑於參與美蘇冷戰,但會無償贊助奧運會。」
這使得可口可樂公司贏得了眾多蘇聯人民的好感。
自此,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明爭暗鬥從未停過。甚至專門為自己的可樂拍攝動畫來取悅觀眾。
而百事可樂公司更是放出大招,1995年,這一條爆炸性的廣告點燃了民眾的熱情。
廣告畫面中,一架垂直起降噴射式戰鬥機,帥氣地降落在學校的操場中,飛行員昂首挺胸地走出飛機,穿著飛行夾克,走進教學樓,獲得了周圍的一片掌聲。
隨後百事可樂的旁白響起,他們表示,在接下來的一年裏,一瓶可樂為1積分,多喝百事可樂吧,這樣你就能有更多的積分兌換禮物。
如果你在一年內喝掉75瓶可樂,就可以兌換一件T恤;175瓶,就可以獲得視訊廣告裏的飛行鏡。
如果在一年內喝掉1450瓶可樂,就可以得到飛行員同款飛行夾克。
而備受矚目的是,如果有誰能在一年內攢到700萬積分,那麽獎品就是廣告裏這架無比酷炫的戰鬥機!
百事可樂的員工在廣告裏聲嘶力竭地宣傳:
「沒有人能夠拒絕開戰鬥機上學的奇妙體驗。」
廣告雖然誇張,但也讓百事公司在這一年裏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他們獲得了建立公司以來的最高紅利。
百事可樂公司的老總非常滿意這條廣告,還在電視上公開發言助威:
「如果有人攢夠了700萬積分,那麽就親自來百事可樂公司挑選想要兌換的戰鬥機。」
可他怎麽也沒想到,這次助威,卻真將自己的公司置於在風口浪尖之上。
正在百事公司上下都春風得意地享受紅利時,一個叫做約翰·雷納德的商學院學生真的將戰鬥機這件事放在了心上。
他首先查閱了這台型號戰鬥機的采購價位表,發現一架垂直起降戰鬥機的采購金額竟然達到了3300萬美元。
而當時一瓶可樂才10美分,700萬積分也就價值70萬美元。
當然,作為一名學生,他沒有這70萬資金,更沒有可能在一年內喝掉700萬瓶可樂的可能!
不過既然喝不掉這麽多可樂,那花錢買積分總可以吧,況且廣告中並沒有說不能購買積分。
他隨即在全國範圍內尋找「投資人」,雖然這種做法看起來有些唐突和離譜,但在雷納德列出豐厚的投資報酬率後,仍有五位富豪決心加入。
很快,他們便買夠了700萬積分。
終於,1996年,雷納德帶著攢夠的700萬積分來到了百事可樂公司的總部,向百事可樂公司索要戰鬥機。
還戲謔地問起什麽時候帶他去挑選,顯然他早已做好準備。
百事可樂公司則感到非常震驚和恐懼。他們原本就沒有打算真的兌現承諾,因為戰鬥機在美國是禁止交易的。
於是,公司高層決定私下找雷納德談判,決定歸還他用於購買可樂的70萬元,如果他不滿意,還可以給他一筆小小的補償.
沒想到雷納德直接找了律師提起上訴,表示攢積分送戰鬥機本來就是百事可樂公司的虛假宣傳。
公司既然做出這樣的廣告,卻從一開始就沒有遵守承諾,理應受到應有的懲罰。
在接到上訴後,紐約州的法庭甚至都不敢審理這個案子,最後只好將其交給了美國聯邦第二巡回上訴法庭處理。
然而,所有法官都沒見過如此離譜的案子,只好一個個翻著法條。
得出戰鬥機這項承諾原本就違背了美國基本法律,所以這句廣告並不能作為事實成立。
百事公司最終以誇張宣傳和虛假宣傳的罪名,被判處歸還雷納德購買可樂的70萬美元從而結案。
結語
雷納德在拿到補償後並未繼續上訴。而百事公司在此事之後將兌換的戰鬥機換成了一副空殼,並悄悄地將700萬積分上調至7億。
雷納德或許本就知曉,戰鬥機並不為民間合法所有,但他仍將百事可樂作為冤大頭,這一官司從此使廣告市場收斂了許多。
這樣誇張,虛假的廣告內容很少再出現。而百事的這場烏龍倒是讓可口可樂坐享其成。
至此,兩家可樂公司之間長達半個世紀的紛爭仍未結束。
商業競爭之下沒有永遠的贏家,放在國與國、人與人之間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