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俄軍五架轟炸機攜洲際飛彈轟炸基輔,美烏代表急忙與俄談判

2024-12-18軍情

俄羅斯對烏克蘭首都基輔發動大規模空襲,這場突如其來的打擊讓整個國際社會為之震動。美國向烏克蘭提供ATACMS飛彈的決定,無疑成為俄方采取軍事行動的導火索。這種中程戰術飛彈系統的部署,讓凱瑞姆林宮感受到直接威脅。

俄軍此次行動的準備工作可以追溯到數周之前。透過衛星偵察和地面情報網路,俄軍對烏克蘭境內的軍事設施進行全面摸排。特別是那些可能儲存西方援助武器的倉庫和軍事基地,都被列入重點打擊目標。俄軍的這次空襲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軍事行動,更像是一次精心策劃的戰略行動。

在行動前的關鍵24小時內,俄軍調動大量的電子偵察裝置,密切監視烏克蘭的防空系統部署情況。俄軍的情報人員發現,烏克蘭最近在基輔周邊部署新的防空系統,這些系統主要用來應對俄軍的飛彈威脅。但俄軍顯然已經找到突破這些防禦的方法。

這次空襲行動中,俄軍動用其最精銳的空中力量。五架圖-95MS戰略轟炸機從莫耳曼斯克基地起飛,攜帶著最新型號的Kh-101巡航飛彈。這種飛彈采用最新的隱身技術,可以有效規避雷達探測。每架轟炸機都能攜帶多枚飛彈,形成相當可觀的火力投送能力。

除戰略轟炸機,俄軍還派出裝備"匕首"高超音速飛彈的米格-31戰鬥機。這種飛彈的特點是速度快、難以攔截,往往能給敵方防空系統造成措手不及的打擊。同時,黑海艦隊的水面艦艇也發射"口徑"巡航飛彈,形成多方位的進攻態勢。

俄軍的這種多層次打擊方案顯示出其強大的軍事協同能力。不同型別的飛彈從不同方向同時發起攻擊,這種戰術安排大大降低烏克蘭防空系統的攔截效率。特別是高超音速飛彈的使用,更是給烏克蘭的防空系統帶來巨大壓力。

當飛彈呼嘯著劃破基輔的清晨天空時,這座城市的平靜被徹底打破。防空警報聲響徹全城,居民們不得不再次奔向地下掩體尋求庇護。飛彈的第一波打擊就造成嚴重破壞,多個重要設施遭到損毀,城市的供電系統遭受重創。

在基輔市中心,爆炸聲此起彼伏。地鐵站成為臨時避難所,數以萬計的市民在地下空間中度過驚恐的時刻。部份地區的通訊中斷,給救援工作帶來極大困難。醫院不得不啟用應急發電機維持運轉,保證重要醫療裝置的正常工作。

與此同時,烏克蘭重要港口城市敖德薩也未能幸免。俄軍的飛彈精確打擊港口區的多個軍事目標。劇烈的爆炸導致附近區域的玻璃震碎,火光照亮整個港口區的夜空。這座歷史名城再次遭受戰火的洗禮,港口設施的損毀將對烏克蘭的海運能力造成長期影響。

俄軍此次行動的目標選擇具有明顯的戰略考量。打擊的重點包括軍工企業、軍事指揮中心以及物流樞紐。特別值得註意的是,那些被懷疑用於生產或儲存無人機的設施遭到重點打擊。這表明俄軍試圖切斷烏克蘭的無人機作戰能力,因為這種武器在前線戰鬥中發揮重要作用。

能源基礎設施同樣未能幸免。變電站、供電路線等關鍵設施遭到精確打擊,造成大面積停電。這種打擊方式不僅影響民用電力供應,更重要的是削弱烏克蘭軍工企業的生產能力。一些重要的軍工廠因為斷電被迫停產,修復工作可能需要數周時間。

俄軍還特別關註那些可能儲存西方援助武器的設施。美國提供的防空系統和其他先進武器裝備成為重點打擊目標。這顯示出俄軍試圖透過這次行動削弱烏克蘭的防空能力,為未來可能的軍事行動創造有利條件。

烏克蘭政府面臨著巨大壓力,一方面要盡快修復被破壞的基礎設施,另一方面還要應對民眾的恐慌情緒。城市重建工作面臨著巨大挑戰,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季,供暖系統的修復成為當務之急。

國際社會對這次空襲事件反應強烈。美國和歐盟國家紛紛發表聲明,譴責俄羅斯的軍事行動。但與此同時,美烏代表也在積極尋求與俄方展開對話,試圖透過外交途徑緩解緊張局勢。這種外交努力顯示出各方都意識到繼續升級沖突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

米格-31戰鬥機繼續在邊境地區巡航,展示武力。這種軍事存在既是威懾,也是為可能的後續行動做準備。與此同時,烏克蘭方面也在加緊修復防空系統,為可能的新一輪空襲做準備。這場始料未及的空襲行動,或許預示著俄烏沖突即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