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緬北華人民地武不聽話怎麽辦?可以借鑒南韓對待中國北韓人的辦法

2024-09-18軍情

引言:緬甸同盟軍這兩天又成了中國網友們熱議的話題,因為據說同盟軍基本上占領了撣邦首府、緬北第一大城市臘戌,這可真是一大新聞。因為緬軍一直重點駐防臘戌,當年無論是李彌的殘軍還是坤沙的華人共和國,以及後來的緬共解放軍,都沒有能占領過臘戌。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彭德仁領導的果敢同盟軍,真得變得很強大了,至少是目前比敏昂萊的緬甸政府軍要強大得多了。於是也有不少網友又開始膨脹了,在網上大嗨「進攻曼德勒」、「打通西出海口」......

其實他們都沒有搞懂一件事:彭德仁從1027到現在的所作所為,他到底想要什麽?不明白這些就亂嚷嚷,與夜狗吠月又有什麽區別呢?

一、緬甸北部禪邦的彭德仁,他的目標到底是什麽?

就在昨天(7月27日)同盟軍副處長祁光順代表彭德仁對外發聲:「(我們)屬於緬甸,不會搞分裂,不會搞大漢族主義。」

1. 告訴那些搞大緬族主義的緬族軍人、政要:你們別擔心,我們不會從緬甸分裂出去的,不管怎麽打,以後大家還是要在一個鍋裏攪勺子。

2. 跟東方大國說,我雖然違約多占了些地方,但不會再給你惹麻煩,也不會給美國介入緬北局勢的機會,放心吧。

3. 告訴緬北其他民地武,不管咱們怎麽打怎麽玩,都得在內戰規則裏玩,盡量縮小事情的國際影響;還有,我以後會允許你們像我一樣,高度自治。

這樣的話,大家會認為同盟軍雖然在鬧事,但還在可控範圍內;敏昂萊下台後,也就是換個政府和領導人,緬甸還是緬甸,同盟軍也還在緬甸境內。

但這是彭德仁的真心話?不一定哦。

從撣邦第一特區,到自主升級為緬甸第一特區,如果沒有大國的打壓,彭德仁建立一個果敢國的夢想恐怕早就實作了。

那該咋整呢?對於那些不聽話、屢次違反停火協定的同盟軍,能不能學南韓人那樣,籠絡籠絡他們呢?

想要實作目標,通常需要兩手並用,一手硬,一手軟。在硬的方面,可以給彭德仁戴上「籠頭」,比如在果敢派駐欽差大臣,就像給他派政委一樣,讓他啥事都得請示匯報。

可以借鑒南韓棒子對待在中國境內的北韓族人的方法。當年哈薩克獨立時,在對待中國和蒙古國境內的哈薩克人時,也用過這個方法。

為了攏絡海外北韓族人的心,南韓政府在 1999 年制定了【關於在外同胞出入境和法律地位的法律】,簡稱【在外同胞法】,該法律將在海外的北韓族視為同胞。

【在外同胞法】針對兩類人:一是在海外居住的南韓籍公民;二是擁有外國國籍但有南韓血脈的人。

這第二部份的主要物件是分布在中國東北的北韓族人(日本和中亞也有一些)。

這部法律規定,南韓將為海外北韓族人提供出入境和就業方面的便利。海外北韓族人可在韓申請 F4 居留資格,在韓居住(三年)和工作,入境三個月後可加入當地國民醫療保險,在投資地產和辦理金融業務方面,與南韓人享有同等權利。

2006 年南韓對規定進行了修改和完善,在南韓獲得永久居住權超過 3 年的外國北韓族人,都擁有了選拔地區代表的地方票選權。

南韓這樣做,致使中國東北的北韓族人大量移民到了南韓。

南韓政府此舉做得挺成功的,它讓海外北韓族人對南韓有了一種真正的「祖國」的感覺。

2. 哈薩克:海外哈薩克斯人自願入籍,享哈公民權;哈族人入哈,享全面公民權和服務;想離開,自由選擇,尊重個人意願。

哈薩克這樣做,當年也吸引了很多中國和蒙古的哈薩克人去投奔。

3.緬北的華人民地武對中國的祖國歸屬感為什麽不強、甚至很弱?因為中國對這些人不僅沒有完全像對待同胞那樣對待他們,還給了他們很多限制甚至歧視。

要是真想在緬甸幹點大事,那就得軟硬兼施,把能爭取的力量都爭取過來。最值得爭取的,當然是彭德仁領導的同盟軍等華人民地武啦。

結束語:緬北彭德仁的同盟軍為什麽要鬧、要打?還不是因為要對抗緬甸人的大緬族主義,維護華人在緬北的基本權利。一開始,同盟軍的目標只是果敢,他們打著打擊電詐的旗號,就是要驅逐果敢四大家族和緬軍。誰能想到,四大家族和緬軍在同盟軍和大國的雙重壓力下,迅速潰敗,這也助長了彭德仁的野心。想當年,彭德仁何曾想過要打臘戌?話說回來,同盟軍為什麽一次又一次地違反東方大國的旨意,挑起戰火?這是因為他與大國的關系不夠緊密,沒有交心。只有雙方真正把對方視為自己人,才能齊心協力。建議大家認真思考一下,什麽是「祖國」,什麽是「同胞」,怎樣才能讓海外的炎黃子孫真正與祖國心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