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撤離仙賓礁後,菲律賓艦長「特蕾莎·馬格巴努阿」含淚揭露真相

2024-09-18軍情

在撤回本土後,菲律賓海岸防衛隊的「特蕾莎·馬格巴努阿」號巡邏艦艦長杜蘭,向外界分享了一些資訊。

根據菲律賓媒體的報道,杜蘭幾乎淚流滿面地向上級匯報了補給線被切斷後的困境。他為未能堅持而請求原諒。

根據杜蘭的說法,特蕾莎·馬格巴努阿號從仙賓礁撤出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在仙賓礁發生的沖突中,中國海警船撞擊了菲律賓的船只,造成了一個大洞。菲律賓船員認為,撞擊並非偶然,而是中國方面有意為之。只要菲律賓的船艙進水,最終無法繼續航行,中國就能名正言順地將其拖離仙賓礁。

可以看出,盡管菲律賓方面在上次撞船事故後對破洞進行了臨時修補,但中國海警的強硬態度以及中國海軍的拖船出現,給了菲律賓一線人員很大的心理負擔。他們對此感到擔憂,害怕未來會再次發生類似的撞船事件。

物資補給的問題是一個重要的方面。由於中國海警等部門在仙賓礁周圍設定了嚴密的封鎖,菲律賓方面多次嘗試進行海上補給運輸都沒有成功。只有在八月底時,菲律賓方用p45直升機空投了一些補給物資。

「特蕾莎·馬格巴努阿」號有60多名船員,但p45的載重量有限,菲方空運的物資實在無法滿足需求,補給不足的問題依然無法徹底解決。

在撤出仙賓礁的三周前,菲方的船員們只能吃加了鹽和胡椒的米粥生存。這種米粥的供應量很少,導致許多船員因饑餓而感到頭暈。他們常常只能透過睡覺來緩解饑餓的折磨。

船上的海水淡化裝置出現了故障,無法正常工作,導致食物短缺。最初,菲方人員只能依靠收集雨水來維持生活。後來,工程師向杜蘭報告,建議飲用空調產生的冷凝水。於是,船上的人們開始嘗試喝冷凝水。

直接飲用雨水和冷凝水其實並不安全。海水淡化系統一旦失效,船上的專業過濾裝置也可能缺失。船員們只能靠這兩種水勉強維持生命,但這會導致身體出現不適。

在經歷了數周的缺水和缺糧後,部份菲律賓船員的身體狀況變得糟糕。由於脫水和腸胃炎等原因,四名船員完全病倒,被擔架擡下船。其他能夠自行走下船的人員,身體也明顯不適,打了吊瓶。

如果不及時撤回本土,船上的更多乘客可能會生病,這可能會影響到船只的正常運作。

值得一提的是,杜蘭在報告時特別強調,為了保護船員,他必須將船只駛回本國,並請求上級的諒解。這讓外界產生了一種印象,即此次從仙賓礁的撤退,並非菲律賓高層直接下達的命令,而是基層指揮官根據當時的情況自行做出的決定。

幾天之後,菲律賓國家海事委員會的發言人宣布,特蕾莎·馬格巴努阿號已經獲得小馬科斯的批準,從仙賓礁撤離。這一聲明讓人感到有些懷疑,仿佛是在掩飾什麽。

有兩種可能導致這種情況發生:一種是小馬科斯在杜蘭等一線人員的強烈要求下,被迫同意撤船;另一種是由於船上的緊急狀況,菲海岸防衛隊未等到高層命令,采取了先行行動,最終小馬科斯只能無奈同意。

在小馬科斯同意撤離後,菲律賓的軍警部門沒有對杜蘭進行公開指責。加萬,菲律賓海岸防衛隊的司令,稱調動船只的決定是為了保障安全,並對杜蘭表示:「你完成了你的使命。」

毫無疑問,杜蘭等人並非心安理得。由於菲國民粹主義的上升,菲方船只從仙賓礁撤出引發了廣泛的不滿。未來,菲軍警可能會讓一些人承擔責任。屆時,加萬所說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或許會有不同的解讀。

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比如國內民粹主義的推動和美國的挑唆,菲律賓的政府和軍警可能不會輕易放棄對仙賓礁等地區的控制權。

未來,菲方或許會繼續派遣船只前往仙賓礁或南海的其他島嶼,試圖透過不合法的滯留方式來改變現狀。「特蕾莎·馬格巴努阿」號及其姐妹船仍將是菲方的重要力量。杜蘭在與媒體交流時也表明,他願意帶隊再次前往仙賓礁。

經過幾個月對仙賓礁等島嶼的賽局,中國海警等部門或許已經掌握了菲律賓方面的行動模式。為應對未來可能的挑釁,他們做好了準備。現在,在仙賓礁附近,約有60艘中國船只在活動,其中包括至少5艘海警船和4艘軍艦。

如我們所強調的,南海的交鋒展示了綜合國力的較量。只要中國能繼續發揮在船只數量和品質上的優勢,菲律賓便難以掀起波瀾。中國在南海擁有完善的島礁體系,這一點將成為重要的支撐。

盡管中國希望南海局勢盡快恢復穩定,但並未完全排除政治解決的可能性。與此同時,采取強硬措施解決南海問題仍然是中國的一種選擇。如果小馬科斯政府拒絕調整其地緣戰略,中國可能會在合適的時機采取措施,模仿仙賓礁的做法,在仁愛礁等地改變現狀。#圖文動態同步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