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亞地緣政治的棋盤上,一場悄然無聲卻影響深遠的變革正在上演。沈寂了18年之久的美軍撤軍計劃,終於在2024年底敲定,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9000名美軍將從日本沖繩基地撤離,分散至關島和夏威夷等地。而18年前的2006年,美日兩國簽署了【駐日美軍重組最終報告】,但是一拖再拖,一直到現在才開始執行。
美軍的意圖是什麽呢?要知道,沖繩基地可是美軍二戰結束以來在亞太地區的重要據點之一,難道這說撤就撤了嗎?原來,美軍也有著極為深謀遠慮的戰略意圖。一方面,這是美軍在全球範圍內重新調整兵力部署計劃的一部份,不僅包括駐軍數量、編制的調整,還包括力量組成、人員裝備結構和輪換部署的內容,用美軍的話來說,這就是在「最佳化戰略資產配置」。
另一方面,面對中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特別是「反介入」和「區域拒止」背景下,東風-21D等反艦彈道飛彈的嚴重威脅,美軍傳統的島鏈戰略在很多方面已經不適用了。都這個時候了,不撤出部份美軍部隊,難道等著沖突時被團滅嗎?
其實,美軍撤出沖繩基地的訊息,對當地居民來講可能是再好不過的了。長期以來,美軍基地問題困擾著日本政府和駐地民眾,特別是沖繩當地民眾,對美軍基地帶來的種種問題深惡痛絕,包括MV-22「魚鷹」運輸機起降帶來的雜訊汙染,還有美軍大兵跑到當地吃喝玩樂帶來的治安問題等等,美軍撤離他們是求之不得。
在這個關鍵時刻,日本首相石破茂展現出了與安倍截然不同的外交風格。他不僅多次表達訪華意願,更是稱「要構建兩國領導人之間的信賴關系」,這不就是在下賭註嗎?據【朝日新聞】援引多名日本政府官員的訊息稱,石破茂已放棄在川普正式就任的1月20日之前訪美並與川普會談的計劃。值得關註的是,12月底,應中方邀請,日本外相巖屋毅正式訪華,這也是繼2023年4月林芳正訪華後,日本外相在20個月後再次踏上中國的土地。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方面這次似乎對台海問題也改口了。巖屋毅再次強調了日本政府在對華政策以及台灣問題上的堅定立場。他明確指出,不應提及「台灣有事」這樣的表述,也不應抱有對「台灣有事」的期望,而應該致力於讓「台灣無事」,從而維護台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這屬於一種積極正面的表態。
然而,石破茂的對華政策也面臨多重挑戰與不確定性。一方面,日本國內有部份勢力對中美關系持悲觀態度,認為中日之間的合作難以維持長久穩定。另一方面,隨著川普政府重新掌權,其可能采取的對華強硬立場,無疑將為中日關系增添新的不確定因素。因此,石破茂政府對華政策的調整,或授權以被視為一個好的開始,但要真正取得實質性的成果,還需付出更多的努力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