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訊息確定了?巴鐵媒體稱:購買60架殲35,2年內交付

2024-12-15軍情

剛剛在珠海航展中驚艷亮相的殲-35戰機,居然就被巴鐵空軍列入采購清單了,這個訊息傳來,讓很多中國網友十分意外。近日,關於巴基史坦要購買殲-35型戰鬥機的新聞又一次上了熱搜。按照巴鐵媒體24news的報道,巴鐵空軍已經和中國航空工業達成合作意向,將在兩年內購買多達60架殲-35A!由於24news屬於巴基史坦權威媒體,其釋出的資訊可信度很高,因此該新聞被印度防衛新聞、美國軍事觀察家等多家海外媒體轉載傳播。事實上,雖然巴鐵是咱們的全天候戰略夥伴,但結合多方面因素來說,短期內巴鐵引進殲-35的可能性並不大。

首先,中國的軍工產品普遍是在滿足自用基礎上考慮出口。目前,殲-35已經同時被解放軍海空軍采納,除了作為新一代艦載機之外,它還將和空軍的殲-20形成高低搭配。因此,作為第二款國產五代機,殲-35對於我們的國防建設意義重大。然而,雖然這款戰機已經在珠海航展公開展示,但解放軍自身還沒有裝備,自然不會考慮出口。以殲-20為例,當年在航展首次亮相時,基本已經完成各項試驗流程技術定型了,但依然沒有批產裝備部隊。

對於殲-35來說,相關量產和部隊磨合都需要一定的周期,因此,在短短兩年內,我們即便有充沛的產能,也不可能向巴鐵批次出口。尤其是殲-35A型戰鬥機從初期的低速生產,量產期的升級就需要一定周期,再加上部隊要改裝,現有的殲-7G、殲-8F、殲-11甚至部份殲-10A、殲-11B、殲轟-7A都要結束一線彈頭隊,現有的主機廠有龐大的國內訂單量,根本無暇顧及海外使用者。

其次,從巴鐵的角度考慮,以他們目前一窮二白的家底來說,根本無法承擔采購60架五代機的成本壓力。雖然說中巴關系親如一家,但親兄弟還要明算賬。殲-35A型戰鬥機畢竟是五代戰機,即便我們給出友情價甚至「骨折價」,再便宜也不會比殲-16戰鬥機便宜。與此同時,考慮到殲-35A是雙發雙中推戰鬥機,和巴基史坦空軍現在使用的RD-93M發動機截然不同,這就帶來了更多的後續問題。比如,要建立完整的發動機維護和保養體系,以及采購新的武器配套,這都需要高額的成本支出,初步算下來,巴基史坦為了這60架殲-35AE型戰鬥機,至少需要數十億元的預算成本,也是巴鐵無法承受的。

從實戰需求和國防建設的角度來說,巴鐵空軍的確是對殲-35情有獨鐘。因為巴鐵和印度時刻處於敵對狀態,巴鐵海陸空軍事實力對比印度,也只有空軍具備一定的優勢。長期以來,巴鐵空軍一直強調要比印度空軍要先進,最好是形成代差優勢。比如,當巴基史坦空軍當年裝備F-16A/B的時候,印度空軍使用的海上米格-21、米格-29。

直到近年來,印度空軍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不僅裝備了大量蘇-30MKI,還高價引進「飆風」,直到巴鐵從中國引進殲-10CE,才勉強和印度空軍重新打成平手。更讓巴鐵揪心的是,印度空軍已經推進國產第五代戰鬥機計劃了,準備啟動AMCA戰鬥機。不管這個計劃能不能實作,目前已經給巴鐵敲響了警鐘。為了繼續對印度空軍實作反超,巴鐵空軍自然急於引進相對成熟的殲-35。

總體來說,我們的軍工外貿必然要服從內裝進度,還要兼顧市場機制。從情感上來說,我們自然樂於和巴鐵繼續在五代機采購上達成合作,但從本質上來說,我們必須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能在不恰當的時機貿然出口,而從全球範圍來說,當下可供選擇的五代戰機依然屈指可數。對於殲-35來說,走出國門是必然的結果,但我們面對的潛在客戶不僅僅是巴鐵一家,既有充沛的財力,又和中國關系密切的中東大戶們,同樣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