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美方能阻止台海武統嗎?澳媒:中方飛彈打過三輪,美方未必有反應

2024-07-10軍情

當前國際局勢中,台海問題無疑是備受矚目的熱點話題之一。它不僅關系到台海兩岸的未來動向,還影響著全球貿易、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並涉及中國與日本、美國之間的關系。中國政府一貫堅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認為台海問題應在兩岸內部自行解決,不應引入外部勢力幹預。

自1979年與中國建交以來,美國雖然撤走了駐台軍隊,並且與台灣當局「斷交」。然而,不可否認,美國始終沒有放棄保障台灣當局「安全」的計劃。為了這一目標,在1996年至1997年的台海危機中,美國願意派遣航空母艦進入台海,為台灣當局助威打氣。需要明白的是,那時中美兩國之間的賽局遠沒有如今這般激烈和緊張。在當前中美賽局日益緊張的局勢下,美國對台灣當局的支持力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強大。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自新世紀以來,中國大陸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都得到了顯著提升。大陸對於實作兩岸統一的信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堅定。在當前兩岸局勢日益緊張的情況下,如果解放軍真的采取武力統一行動,台灣當局將因實力懸殊而面臨失敗的結局。即使是美國,也必須在這種情況下謹慎決策是否介入台海問題。

1,美國確實受到限制。對於美國是否介入,澳洲媒體【雪梨先驅晨報】前段時間發表文章稱,如果解放軍決定進攻台灣,美國的反應可能並不會很迅速,甚至可能要等到解放軍進行第三輪彈道飛彈齊射後才會有所動作。在這種情況下,美軍在台海的形勢將難以占據上風。

【雪梨先驅晨報】另一篇文章【台灣開戰72小時後如何波及澳洲】中指出,台海戰爭將迅速波及整個太平洋。澳洲雖然被美國和台灣當局視為維護台海現狀的重要參與者,但其軍事實力不足以應對如此大規模的沖突。文章指出,澳洲應當強化與台灣當局的聯系,同時深化與美國的合作。

【雪梨先驅晨報】的語調明顯透露出他們對美國、澳洲等外部勢力在台海局勢初期幹涉的難度持懷疑態度,並對這些國家插手台海事務的前景表示悲觀。實際上,澳洲媒體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基於一定的現實依據。首先,盡管美國在本世紀10年代後實施了「亞太再平衡」戰略,將大部份戰略資源轉移至亞太地區,但其在亞太的軍事力量實際上不足以快速應對台海沖突。

在美國的戰略框架中,台海地區是連線菲律賓群島和日本列島的第一島鏈中軸。盡管美軍在亞太地區的整體兵力強大,但在第一島鏈內的有效力量僅包括海軍第7艦隊、空軍兩個航空隊、陸軍第八軍和海軍陸戰隊的一個遠征大隊。

這些力量在戰時僅能勉強組成一個航母戰鬥群、一個以兩棲攻擊艦為核心的遠征打擊群,以及相當於解放軍兩個戰區級空軍的空中力量,根本無法對抗擁有2艘航母、39艘神盾驅逐艦、近百艘護衛艦和數千枚彈道飛彈的解放軍。

美軍的大部份軍事力量分布在夏威夷、關島,以及聖地亞哥和洛馬角等地,距離第一島鏈的對抗前沿非常遙遠。在這種情勢下,地理位置與台灣相鄰的大陸確實占據了地利和天時的優勢,能夠更加有效地整合所有資源,並將其投入到台海地區。

此外,美軍近年來在軍備方面面臨的斷層問題,也不利於與解放軍進行激烈對抗。在美國海軍的巔峰時期,其艦隊曾擁有92艘配備防護系統的軍艦。然而,近年來,這些始建於20世紀80年代的軍艦逐漸到達了服役年限,紛紛退休,掀起了一波退休潮。

例如,「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共建造了27艘,其中14艘已退休,剩余的13艘也將在2027年前全部退休。「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現役數量為73艘,其中早期的1型、1A型和2型共計27艘,這些在新世紀前服役的老艦有望在2032年前全部退休。

然而,美國原計劃用來替代這兩種盾艦的「朱姆華特」級驅逐艦由於成本過高和技術不成熟,已經被取消。盡管「DDG-X」盾艦計畫效能卓越,但其服役時間可能要推遲到2035年以後,甚至要到2040年代才能成型。在此期間,美軍只能繼續建造伯克3型驅逐艦來暫時滿足需求。

自2015年「佩裏」級退休以來,美軍便再無護衛艦可用。其後的瀕海戰鬥艦計畫也宣告終止,未能成為「佩裏」級的替代品。美軍新一代的「星座」級護衛艦要到2026年以後才能服役,完整的護衛艦隊預計要到2030年代中期才能形成。

在美軍的10艘「尼米茲」級航母中,「尼米茲」號和「艾森豪」號已計劃分別在2026年和2029年退休,到了2033年,「卡爾文森」號也很可能退休。在此期間,「福特」級航母只能依賴甘迺迪號和企業號。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美國制造業,特別是造船業,效率不高。

相較之下,近年來解放軍在海空力量方面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美軍。近年來,中國海軍的下水軍艦噸位連續多年穩居全球首位。在這種趨勢下,本世紀40年代,解放軍海軍的實力極有可能在西太平洋與美國的軍力相匹敵。

在這種情形下,美國恐怕難以僅憑自己的力量獲利。因此,美國維護西太平洋霸權的重要手段包括提升該地區傳統盟友的軍事實力,加強與盟友的軍事合作,並在戰時讓盟友加入其部隊。在這些國家中,日本和澳洲是其重要盟友。它們的經濟實力相對出眾,並且近年來都表現出擴充軍備的意圖。

此外,從經濟角度來看,美國也不希望因台海問題與解放軍發生激烈沖突。自新世紀以來,美國將中國納入永久貿易最惠國夥伴後,中美兩國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已難以分割。如果美國直接參與台海戰事,勢必會在經濟上與中國發生脫鉤,這將對美國乃至整個西方陣營造成極其不利的影響。

此外,解放軍在東南沿海部署的數千枚彈道飛彈和岸基反艦飛彈也令美軍十分頭痛。這些飛彈數量龐大,其中包括效能卓越的東風-21和東風-17,美軍攔截起來非常困難。一旦戰爭爆發,這些飛彈可能會對美軍在日本和菲律賓的軍事基地造成嚴重威脅。

2,不可對外部幹涉掉以輕心然而,必須強調的是,沒人能夠完全保證美國不會介入台海沖突。自2017年以來,美國在台海政策上經歷了顯著的轉變。從這一年開始,台灣島內的執政權始終掌握在以蔡英文和賴清德為首的綠營手中。島內愈加偏向親美遠離大陸,逐步迎合美國的亞太戰略政策。

2017年後,美國徹底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並在外貿、科技交流和地緣政治等多個領域對中國發起了遏制行動。在這種形勢下,台灣無疑是一個極具戰略價值的熱點區域。

從近年來美國頻繁批準對台灣當局的軍購以及非法存取中,我們可以看出端倪。在馬英九時期,美國對台軍售基本上僅限於引進鋪路爪雷達。然而,在蔡英文和賴清德執政期間,美國對台灣的軍售次數已超過20次,而且提供的裝備包括陸基魚叉飛彈、AIM-120C空空飛彈、海馬斯火箭炮和F-16V等現役主戰武器。

此外,盡管美國無法確保在與解放軍的沖突中取得全面勝利,但他們仍然擁有一定的軍事幹預手段。位於空中的嘉手納空軍基地,是美國在第一島鏈區域內最大的空軍據點,坐落於沖繩縣。從這裏起飛的RC-135偵察機和預警機能夠迅速探測到方圓數百公裏內的空中動態和電子通訊訊號。

如果美軍決定向台灣當局提供物資援助,他們可以輕松地從關島和菲律賓起飛戰略運輸機,將物資送抵台灣東海岸。

值得註意的是,日本自衛隊此前在靠近台灣東海岸的石垣島和與那國島部署了「愛國者」防空飛彈系統、陸基版「魚叉」飛彈以及12式反艦飛彈。這些部署能夠為美軍在台灣東海岸進行空中和水面活動提供一定的掩護。

若他們決定對台海地區進行軍事幹預,則可以迅速從關島調遣攻擊型核潛艇,此外,戰略轟炸機也可攜帶遠端飛彈介入戰鬥。因此,如果大陸真的決定透過武力統一來解決台海問題,那麽也必須防備來自美國、日本、澳洲等國的外部幹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