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中巴戰機談判,真相到底是什麽?
說實話,最近關於中巴兩國戰機采購的訊息讓我倍感困惑。
首先有傳言稱中國將向巴基史坦出售先進的殲-35戰機,接著又傳出了巴基史坦竟然決定采購土耳其的「可汗」戰機。
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誰是真正的贏家?你信哪個?我仔細琢磨了下,感覺這兩個訊息都像是風中飄散的浮雲,沒啥實質內容。
巴基史坦媒體的報道就像打了個馬賽克,根本無法透視出真實的情況。
首先,關於中國向巴基史坦出售殲-35的訊息從何而來,我們並沒有聽到中國官方的資訊,反而是巴基史坦當地媒體電洞來風。
而且,跟土耳其來個「截胡」,巴基史坦是否真的急需新型戰機,值得我們思考。
我們的殲-35亮相各種航展,是否就意味著巴基史坦的選擇就必然是它呢?再說了,殲-35與土耳其的「可汗」,這兩個戰機都是各有千秋,然而對於巴基史坦的軍隊而言,真正需要的是什麽?這才是關鍵。
中國空軍更新換代的迫切性
如果說殲-35的引進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空軍的急需問題,那就顯得特別不理智。
你以為中國空軍有多牛逼?據估算,中國空軍大概有2500架戰鬥機,其中大約1400架是第四代和第五代戰機,比例不過五成多一些。
你想想,這樣的情況還有40%的老式戰鬥機待退休,這其中的空缺得由誰來填補?顯然是殲-35。
但是,哪有這麽簡單。
畢竟,殲-20作為高端戰機,成本又高,絕對不可能大規模生產。
與此相比,殲-35更具價效比,才能從規模上滿足需求。
記得之前有個數據,美軍的F-35裝備數量超過千架,你覺得中國空軍需要多少架殲-35?這還不算遠在天邊的願景。
將戰鬥機與作戰體系相結合,有些人只關心戰機的隱身能力,根本不明白背後需要一整套的資訊化體系支撐。
這就像說你有輛法拉利,但你沒有路,跑得快又有什麽用?
巴基史坦的現實需求
回到巴基史坦,是不是有那麽迫切的需求去引進新型的五代戰機?再說,巴基史坦目前的空軍實力是相對欠缺的。
就算是真的買了殲-35,48架的數量也僅僅是杯水車薪。
是否有能力支撐這種先進武器的使用,值得深思。
更重要的是,假如傳聞屬實,巴基史坦采購土耳其的「可汗」戰機,別急著下結論。
遍觀「可汗」戰機的設計過程,靠的不是純粹的實體設計,而是萬國造的拼湊。
比如「可汗」用得是美國F-15的發動機,算不算自我造血?更何況,土耳其的技術體系和制國產業鏈,根本無法與中國抗衡。
土耳其「可汗」的尷尬
咱們再來分析分析土耳其的「可汗」。
這款戰機剛剛在2024年首飛,估計要到2029年才能完成交付。
就算土耳其願意為了巴基史坦優先供應,真能實作嗎?另外,還是得未能解決靜不穩定設計的問題,各種不穩定因素就像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出狀況。
總之,中巴之間的采購傳聞裏,更多的是媒介的推波助瀾,而固有的要求還要結合實際情況。
或許巴基史坦媒體設法制造了一種輿論氛圍,但勢頭再強的言論能否最終實作,依舊需要我們用客觀的視角來分析。
總結與展望
我們不能否認,中巴之間的軍事合作潛力巨大,合作的機會也非常多,可是哪頓飯也不會在開口之前就做好。
無論是購買殲-35還是土耳其的戰機,關鍵還是要看巴基史坦是否真的需要,是否具備相應的體系和戰略目標。
最終,簡而言之,不論是我們與巴基史坦的合作,還是土耳其在其中的「介入」,得先有一個明確的需求框架,否則就算再美好的戰機,最終也只是一紙空文。
那麽,你們覺得巴基史坦最後會如何選擇,是否會真的引進這些先進戰機呢?我們在評論留言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