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與大家分享了中國各類艦艇發展的故事,如055型驅逐艦和054B型護衛艦等。今天,我們聚焦於中國海軍的福建艦航母。在央視播出的紀錄片【碎火】中,首次公開展示了福建艦的機庫及其其他設計細節。那麽,與美國航母相比,中國海軍的福建艦究竟提升了多少呢?今天,我們將討論這個話題。
遼寧艦的機庫明顯較小。
首先,我們來討論一下中國航母的發展歷程。中國的首艘航母遼寧艦並不完全是自主設計建造的。這艘航母最初是蘇聯在80年代研發的瓦良格號,也是庫茲涅佐夫級系列中的第二艦,與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同屬兄弟艦。1991年,尚未完工的瓦良格號被轉給了烏克蘭。2002年,中國從烏克蘭引進了這艘航母。
請註意,在進口前,烏克蘭已拆解了航母的大部份子系統,僅剩下船體。2006年,中國開始自主續建瓦良格號航母。2012年,這艘航母被命名為遼寧艦,成為中國的第一艘航母。目前,遼寧艦已經服役12年,目前正在進行中期升級改造和訓練任務。
遼寧艦的機庫入口位置
蘇式航母的進一步續建使得其設計和布局在許多方面並不盡合理。例如,遼寧艦的前半部份,為了預留重型反艦飛彈垂發單元而進行了規劃。在中國對這一空間進行續建時,可謂絞盡腦汁。因此,繼遼寧艦之後,中國開發了第一艘自主研發的航母——山東艦。該船於2019年正式服役。雖然山東艦與遼寧艦在基本框架和設計布局上非常相似,但經過了一些調整與改進,可以視為一種最佳化版。
針對福建艦在設計上存在的不合理和結構不完善之處,進行了相應的調整與改善,比如艦島和前部空間等方面。遼寧艦與山東艦均為6萬噸級航母,並采用了滑躍起飛方式的艦載機。受限於噸位,再加上滑躍起飛模式,導致了其對艦載機的攜帶數量、作戰範圍及掛載能力產生了顯著影響。在設計框架、整體布局以及其他細節方面,依然保留了傳統蘇式航母的一些特征和技術。
山東艦的機庫安排
因此,繼山東艦之後,中國推出了全新的福建艦。作為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與之前的遼寧艦和山東艦有顯著不同,其排水量超過8萬噸,並采用了全通式大甲板設計,同時配備了三部電磁彈射器。這意味著,福建艦上的艦載機數量必然會大幅增加,而且由於采用彈射起飛模式,這些飛機可以更好地攜帶燃油和負載參與作戰,從而極大提高其作戰能力。
在2022年,福建艦下水,隨即啟動舾裝及其他相關作業。到2024年5月,該艦開始進行海上試驗。截至2024年9月,福建艦已完成四次海試。近期,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的紀錄片【碎火】首次公開了福建艦的機庫及其設計的其他方面。這部紀錄片深入展示了該航母設計理念和結構布局,非常廣泛。
法國航母的機庫布置
自從福建艦下水以來,各個方面的進展極為公開,中國在航母發展的信心十足。換句話說,中國在航母技術上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完全能夠坦然展示,不再需要「遮遮掩掩」。就像是「武林高手已達到大宗師級別,可以毫無保留地顯露自己的技藝,因為其他同行即使看見了也無法模仿。」
之前的遼寧艦和山東艦航母是無法比擬的。作者認為,福建艦航母在中國航母發展的行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過渡作用。那麽,就與此前的遼寧艦和山東艦而言,福建艦究竟有何顯著不同?而與美國的尼米茲級和福特級航母相比,又存在怎樣的差異呢?
印度航母的機庫安排
首先,福建艦的機庫設計明顯比遼寧艦和山東艦更寬。在長度上也顯得更加悠長。這種寬敞又修長的機庫,使其能夠搭載更多的艦載機。此外,根據央視的報道,福建艦在許多細節設計上與美式航母更為接近,而放棄了傳統蘇式航母的一些元素。比如,福建艦采用左右雙開式設計的機庫門及防爆門,這樣不僅節省了寶貴空間,同時提升了效率。
傳統的蘇式航母在防爆門的設計上相對簡單。這種設計一旦遭遇攻擊或出現其他重大問題,風險極大。90年代,俄羅斯的巴庫號航母經歷爆炸後就頻繁出現諸多問題,這與其防護設計有關。而福建艦航母的防爆門則與美式航母頗為相似,采用了厚重且分段式的結構。即使遇到嚴重危機,透過關閉防爆門能夠盡可能地減少整個航母所受到的損失,從而達到預先預警和保護效果。
福建艦的機庫設計與美國航母極為相似。
福建艦在補給方式上進行了顯著改進。與遼寧艦和山東艦的幹貨補給門架采用立式設計不同,福建艦則采用了臥式設計,並將其布置在後方機庫門的左側。這種新的補給方案及其位置設定不僅節省了寶貴的機庫空間,還提高了調配效率。同時,福建艦的幹貨補給門架能夠進行折疊收縮,與美式航母的位置布局完全相同。
可以看出,盡管福建艦為常規動力,其設計在各個方面力圖借鑒美式航母的成熟理念和經驗。作者相信,在福建艦之後,中國必將發展第四艘航母。不論第四艘航母的噸位或動力配置如何,其設計都將更加貼近美式航空母艦,這一點是明確無疑的。此外,遼寧艦和山東艦在中期升級時,也會盡量進行相應改進。
美國航母的艦載機庫布局
福建艦的問世,對中國海軍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這標誌著中國在航母建設方面,正在逐步棄用蘇式航母,而轉向美式設計。不僅要借鑒美國在航母設計上的經驗,還需要對整體排程模式和執行機制進行全面調整。畢竟,蘇式航母的一些傳統做法難以適用於美式框架。預計福建艦服役後的頭兩年,將會面臨各個方面的探索與過渡期。
美國的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毫無疑問是其核心戰力。
作者指出,福建艦的問世與當年的遼寧艦有著相似的定位,必將在服役初期進行一系列試驗和測試工作。考慮到其全通式大甲板以及三部電磁彈射器設計,同時在許多細節上也參考了美國航母的特點,因此中國需要以福建艦為基礎,開發一種全新的航母運作和排程模式,這應與遼寧艦和山東艦明顯區分開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美國計劃建造11艘福特級航母。
中國海軍艦艇建設和發展的諸多故事,還有許多未 divulge 的內容。未來,作者將與大家逐步分享這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