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中國海軍將補齊最後兩塊短板,三大航母作戰機群呼之欲出

2024-09-15軍情

到2024年,中國海軍的弱點將全部得到強化,三大航母戰鬥群的實力將邁入新的層次!

自2012年以來,中國海軍迎來了飛躍發展的新時代,多種新型戰艦和航母相繼投入使用,實力增長數倍。盡管如此,一直有兩個領域尚未達到理想狀態,一是反潛戰能力不足,二是缺乏第五代艦載戰鬥機。現在,這兩大短板預計在2024年將得到解決。

中國海軍在反潛戰方面面臨的難題由來已久,與此同時,我們的競爭對手——美國和日本的海軍一直在提升他們的潛艇效能。

具體來說,中國海軍面臨兩個主要的威脅,一是美國的海狼級核潛艇,二是日本近年來推出的鋰電池潛艇。這兩種潛艇的共同特征是水下噪音極低,要探測到它們需要更高功率的聲納裝置,包括水下拖曳聲納和直升機載聲納。

之前,我們的052D和055驅逐艦上搭載的是專門設計用於反潛的直-9C反潛直升機。這款直升機配備了高效能的雷達和聲納系統,能夠迅速偵測並釘選水下目標。其設計最佳化了低空飛行的隱蔽性和機動性,顯著提高了反潛作戰的效率。

然而,直-9C也有其局限性,如續航能力不足,這限制了其執行長距離任務的能力。此外,其發電功率較低,不足以支撐高功率裝置的執行。

基於這些考慮,中國海軍引進了直-20作為新的反潛平台。但這款直升機體積較大,無法在老式的052D和055上操作。

為此,中國研發了改進型的052DL和055A,其中052DL的主要改進是增加了停機坪的長度。去年外媒釋出的衛星照片顯示,中國同時在建造5艘052D,預計今年將投入使用。

055A驅逐艦不僅擴大了停機坪,還據說采用了最新的全電推進系統和綜合電力管理系統,節約的能源被用於供電給電磁炮和更高功率的水下拖曳聲納,排水量達到15000噸。外媒推測這型號的055最晚將於2024年底服役。

此外,去年下水的054B型護衛艦在054A的基礎上系統性地升級了反潛能力,其噸位已經達到了052D級別,按照西方標準,它可被歸類為驅逐艦。

去年中國開工建造的所有艦船都圍繞提升反潛能力這一主題進行。

第二大短板是缺乏隱形艦載機,但今年初,海軍迎來了突破性進展。網路上流傳的照片顯示,一架新型戰機被綠布覆蓋著出現在遼寧艦上,從其外形可判斷,這是殲-35,與殲-15截然不同。

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開發的殲-35,搭載了推力高達120千牛的渦扇10B型發動機,巡航效能優異。此戰機運用了陶瓷材料和推力向量噴射等前沿技術,不僅耐高溫效能出色,穩定性也頗具優勢,據說其塗裝效能超過了F35。

殲-35首次亮相並非在福建艦,而是在遼寧艦上。由於遼寧艦不配備電磁彈射器,表明殲-35適用於所有航母,山東艦也可實施起降。

憑借殲-35的加持,中國三艘航母的戰鬥力將大幅提升,至少在領海內,其綜合戰鬥力將不遜色於美國的尼米茲級核子動力航母。

據網路訊息,殲-35已於去年開始批次生產。盡管具體訊息的真實性有待確認,一個關鍵的時間點是福建艦預計今年將正式加入中國海軍,其甲板上將不再見到殲-15,表明必須至少生產足夠一整個航空旅的殲-35。

未來,中國的三艘航空母艦還可能配備無人戰機。目前有兩種型號供選擇,一是攻擊11型,一是飛鴻97A型。這兩款無人機的隱身效能據說超過了殲20,主要得益於更為簡潔的機身結構。

尤其是飛鴻97A,從氣動外形看,該無人戰機具備超音速巡航的能力。無人駕駛的設計使其能在空中進行高強度過載機動,作戰半徑也更遠,配合福建號的使用簡直如虎添翼。

近年來,中國的軍事裝備更新速度極快,海空軍裝置更新不斷。相比之下,美國的DDG(X)驅逐艦計劃仍然停留在理論階段,即使最終生產出來,也不一定比055型更先進。

2024年之後,中國海軍將有一個終極目標,那就是建造核子動力航母或核子動力巡洋艦。不得不說,新一代的軍迷們真是幸運,與他們相比,老一輩軍迷們曾經只能仰望從俄羅斯購入的四艘現代級驅逐艦,那時被譽為「四大金剛」。再往前,軍迷們還憧憬使用022型飛彈艇的狼群戰術對抗美國航母編隊。而現在,我們已具備了與美國海軍正面對抗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