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航空工業以兩架前所未見的隱形戰鬥機的驚艷亮相落下帷幕。
據了解,中國兩大戰鬥機制造企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和沈陽飛機工業集團各自負責其中一架。最近的一張衛星照片顯示,在沈陽飛機工業集團的廠區內,似乎又出現了另一架第六代戰鬥機機身或模型。
1月1日,行星實驗室公司(Planet Labs)的衛星拍到了這張有趣的照片。照片顯示,該物體長約15公尺,翼展略大,出現在沈陽飛機工業集團廠區機場北端主滑行道旁的一個支路上。它有一個經過修改的菱形三角翼,帶有寬闊的中央機身,似乎有兩個頂部安裝的發動機艙。照片中看不到機尾,主機身前方連線一個細長的機頭,接近尾噴管的邊緣似乎呈楔形。盡管看不到起落架,但根據照片的分辨率和光線的角度,似乎可以看出它的存在。
本文為美國「戰爭地帶(War Zone)」網站評論文章,作者Joseph Trevithick,本人轉譯並編輯給大家分享。由於本文作者為美國人,對中國實際情況的了解主要來源於網路,因此會出現很多錯誤,請結合自身理解來看待相關問題。本人轉譯此文章只為了轉述美國相關人員在分析社交平台的視訊和照片後,表達的一些看法,並非證實或支持其觀點,希望大家能夠理解。
出現在1月1日衛星照片上的神秘物體。
該物體呈黃色或棕褐色,中國確實在軍用原型機上使用一種獨特的黃色底漆。行星實驗室提供的最新衛星照片沒有足夠的細節來進一步了解該物體,也不足以顯示它是否移動過。
1月1日在沈陽發現的這個有趣物體可能是下一代載人戰術戰鬥機的另一個概念設計,與我們最近看到的較重設計相比,它屬於中等重量級,或者是無人戰鬥機(UCAV)。無論有人還是無人,它都可能是技術演示機、模型或完全不同的東西。它還可能用作誘餌來欺騙外國情報組織。從我們現在掌握的資訊來看,我們真的無法判斷。
12月26日曝光的沈陽先進戰鬥機。
無論如何,該物體的整體形狀與沈陽飛機工業集團目前制造的大部份蘇-27系列、FC-31/殲-35系列截然不同。並且,它與該集團上個月推出的先進無尾設計也不相同。
2021年拍攝的衛星照片顯示,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一個特殊的無尾設計。
在沈陽看到的物體與2021年在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機場的衛星照片中出現的另一個機身/測試原型機/模型有一些相似之處,但也存在明顯區別。
2022年,在臨洮空軍基地發現的、至今仍未辨識的「物體」。
它還讓人想起了2022年在中國地處偏遠地區的臨洮空軍基地出現的,看起來像是模型甚至是全尺寸誘餌的飛機。臨洮空軍基地內的這些飛機有獨特的外形,並有鴨翼和極其纖細的機頭。
洛克希德·馬丁X-44 MANTA想象圖。
在沈陽出現的這架新飛機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上世紀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推出的X-44 MANTA(多軸無尾飛機)概念設計,在某些方面存在很多相似之處。X-44 MANTA設計源自F-22「猛禽」隱形戰鬥機,至少據我們所知,它從未問世。
武漢陸基航母測試設施中,出現一個大型黑色模型。
現在,網路上還出現了另一張衛星照片,顯示中國武漢全尺寸陸基航母測試設施「飛行甲板」上有一個大型黑色模型。照片中,殲-15和殲-35艦載機模型清晰可見。目前,尚不清楚這個黑色模型代表什麽,但我們過去曾經看到過,即將公開的艦載機模型出現在這個獨特的設施中。
顯然,早在12月兩款新型隱形戰鬥機曝光之前,中國相關測試設施中就出現過令人好奇的相關物體。這些飛機反映出中國多年來穩步推進的載人和無人軍用航空設計,以及整個中國人民解放軍武器裝備的現代化行程。
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的隱形戰鬥機。
沈陽、成都,以及其他中國飛機制造公司正在秘密研究其他先進設計,甚至有一部份已經研究並放棄的尚未公開的概念設計,這很合情合理。繼12月的披露動作之後,外界仍然非常關註中國,觀察是否還有其他的新型號出現。
所以,雖然我們現在透過衛星照片無法確定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機場出現的物體具體性質,但它出現在那裏肯定值得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