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大家都在期待蘋果入局AR/VR?

2021-12-29知識

(VRPinea 12月29日訊) 「蘋果要釋出AR眼鏡」,類似的傳言從2010年就開始盛行,因為自那時起,蘋果便不斷收購VR/AR企業,釋出相關的專利,CEO庫克也多次在公開采訪中表示對AR技術的重視。可直到臉書改名Meta,宣布進軍元宇宙,我們也沒能等來蘋果釋出AR/VR產品。

盡管目前我們還處在元宇宙的初級階段,但不可否認的是,元宇宙是一個中長期的互聯網產業趨勢,自然也成了相關的公司不會錯過的機遇,其中也包括蘋果公司。據知名分析師郭明錤預測,蘋果將在明年正式推出AR頭戴裝置。

郭明錤:蘋果第一代AR/VR頭顯的重量是350g

與此同時,蘋果正在向VR/AR方面的工程師發放巨額獎金,來確保相關人才不會流向以Meta為首的競爭對手。此外,蘋果還挖走了Meta的員工,其中有Meta的AR傳媒總監Andrea Schubert。可見,蘋果已經在為未來頭戴裝置的推出和行銷,招兵買馬。

在當前VR/AR領域,Oculus已經積累了多年的研究經驗,再加上背靠Meta所獲得的海量使用者數據,可以說Oculus成為了VR行業的風向標。可為什麽即便有Oculus這個成功的先行者,大眾仍對蘋果AR/VR產品寄予厚望呢?其一旦落地,能像市場預期的那樣,成為VR圈的爆點嗎?P君就這些問題,分享下自己的觀點。

技術:悄然布局,厚積薄發

大眾對蘋果的期待,或者說蘋果的號召力,一方面來源於蘋果在硬體產業鏈的掌控力,另一方面在於,其具備推動VR行業搭建出完整的內容生態的潛力。

LiDAR

先來看技術方面,盡管蘋果在AR/VR硬體裝置方面似乎沒有大動靜,但早已在布局。AR裝置所需的技術,已經被蘋果悄然運用於其他的裝置中。以網路攝影機技術為例,早在2020年,蘋果就在當時的新款iPad Pro上後置了一顆LiDAR傳感器,其透過主動獲取深度資訊,來對周圍環境進行建模和計算,從而起到改善AR效果的作用。

ARKit

而與LiDAR所匹配的AR開發元件ARKit,也已經實作了位置追蹤、平面建模、環境照明渲染,以及即時渲染等功能。我們有理由猜測,蘋果這些功能的套用,是在為AR相關裝置的落地鋪平道路。

此外,芯片上的優勢,是蘋果VR/AR裝置超越同行的關鍵。蘋果M系列芯片展現了強大的自研能力,假設移植到AR裝置上,算力確實不成問題,但體積還過大。據透露,蘋果委托由台積電5nm先進制程生產AR/VR裝置芯片,預計不久後也將開始試產。一旦蘋果能夠研發出比高通驍龍XR2效能更強的芯片,目前搭載XR2芯片的裝置將不再具備有利競爭。

生態:正向激勵,註入動力

再從內容生態來看,近年來,蘋果無論是在內容方面還是在專利方面,都在加速布局。2020年,蘋果就先後收購了VR直播公司NextVR,以及VR初創公司Spaces。據不完全統計,蘋果僅在2021年就獲得了11項與AR頭顯相關的專利。

值得註意的是,在2017年的WWDC上,蘋果就已釋出了支持Unity、Unreal引擎的AR軟體開發工具ARKit。而在今年的WWDC上,蘋果已經將這一工具更新到了ARKit 5,同時還釋出了AR Maps、Object Capture、RealityKit 2等AR新功能。

蘋果官方表示,目前已經有超過1萬個支持AR的iOS應用程式,且這些應用程式的型別十分豐富,涵蓋了實用工具、遊戲、效率等各種軟體。與Meta相比,蘋果將更有能力號召開發者加入到生態建設陣營,因為APP Store能為開發者帶去可觀的持續收入,形成正向激勵。

反觀Meta的Oculus,因沒有蘋果這樣龐大的生態系,所以很難在軟體生態上做出突破。

海外網友制作的蘋果VR頭顯渲染圖

蘋果雖然在AR/VR裝置的釋出上慢了半拍,但憑借其在眾多材料和供應鏈上的多年投資,蘋果在技術和產業上是占有絕對優勢的。加上蘋果的使用者群體使用黏性較高,倘若蘋果入局,將既有可能開啟C端市場的大門,爭奪下一代生態入口。

概念設計師Ian Zelbo制作的蘋果AR/VR裝置渲染圖

而對於蘋果來說,在庫克執政的十年間,蘋果公司股價翻了10倍,蘋果的市值也從庫克剛接手時的3490億美元一躍達到2.45萬億美元。不過,下一個10年,蘋果能否繼續這樣的輝煌,還在於蘋果能否在VR/AR領域,取得明顯的成功。

本文屬VRPinea原創稿件,轉載請洽:[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