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多少選擇,是我們理性思考後得出的結果?而這些思考,又有多少受主觀臆斷的影響呢?
為了簡化選擇,提高做事效率,我們的身體下意識地做出對現在和未來的判斷。這些「下意識」的判斷,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感覺」。
我們可能因為顏色而選擇某本書,因為面試官的聲音而選擇某份工作,因為某種氣味而喜歡某個人。 如果沒有「潛意識」的幫助,我們的生活註定充滿優柔寡斷,陷入無法決定的混亂。
那麽著重研究「潛意識」的精神分析到底蘊含著什麽奧妙?為什麽學習精神分析的人越來越多了?在心理咨詢中精神分析療法在發揮著什麽樣的作用?讓我們一起在今天的文章裏面尋找答案吧。
精神分析療法 精神分析療法是最著名的治療形式之一,但也經常受到心理健康服務使用者的誤解。
該療法旨在幫助來訪者更好地理解潛意識,潛意識會影響他們當前的行為、思想和情緒。這類治療是基於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 的理論。
佛洛伊德將潛意識描述為儲存欲望、想法和記憶的倉庫,潛意識在人們能意識到的東西之下。他認為這些潛意識的影響往往會導致心理痛苦和心理紊亂。
註:精神分析的內容遠不止於此,但限於篇幅我們只簡單摘取部份內容以做了解。
精神分析療法使用的技巧
精神分析療法會利用一些技巧,包括自由聯想、對移情的探索、觀察來訪者可能沒有察覺到的防禦機制和感受以及解夢。
夢的解釋: 根據佛洛伊德的說法,夢的分析是迄今為止最重要的精神分析技術。他經常將夢稱為「通往無意識的皇家之路」。精神分析師可能會透過解釋夢來深入了解潛意識的運作方式。
自由聯想: 自由聯想是經典技巧,在此期間精神分析師鼓勵來訪者自由分享想法,來訪者可能會浮現出意想不到的聯系和記憶。
移情: 當來訪者將自己對「其他人」的感受投射到心理咨詢師身上時,就會發生移情。來訪者與咨詢師互動,就好像他們是「其他人」一樣。這種技術可以幫助精神分析師了解來訪者如何與他人互動。
精神分析療法如何起作用 精神分析咨詢師通常會花時間傾聽來訪者談論自己的生活,因此這種方法也常常被稱為「談話咨詢」,是傳統的心理咨詢形式。 咨詢師會尋找可能造成來訪者當前困境的模式或重大事件。
精神分析師認為童年發生的事件以及潛意識感受、思想和動機會導致心理問題和適應不良的行為。
精神分析過程
接受精神分析咨詢的人通常每周至少見一次自己的咨詢師,整個咨詢會持續幾周、幾個月甚至幾年。這一咨詢過程的目的在於讓人們能夠深入了解並意識到造成當前心理狀況的潛意識。
高強度治療
來訪者有時會發現精神分析讓人感覺很強烈且很個人化。咨詢過程中,需要談論大量過去的經歷、關系和感受。 隨著潛意識力量逐漸被意識到,來訪者也可能會產生不適。
盡管這一過程有時會讓人憂慮,但這是個很好的方式,讓我們獲得 領悟和處理那些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感受。
處理潛意識
這一咨詢方式通常涉及喚醒情緒反應和克服防禦機制。成功與否往往取決於是否有能力面對潛在的壓力或能否觸發過往經歷。
深入了解你的感受、行為和經歷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那些不斷影響你的行動、關系和自我意識的潛意識。
精神分析與其他治療方式的不同
是什麽讓精神分析療法和其他形式的治療方式不同?一篇比較心理動力學療法和認知行為治療 (CBT) 的研究報告指出了導致精神分析方式和其他治療方式不同的七個原因。
(1) 關註情緒以及其表達形式
CBT 關註的是認知和行為,而精神分析療法探究來訪者 正在經歷的所有情緒。
(2)探究回避心理
人們常常回避某些帶給他們壓力的感受、思想和情境。了解來訪正在回避什麽可以幫助咨詢師和來訪更好地探究這類回避心理產生的 原因 。
(3) 辨識思想、感受和行為中不斷出現的模式和主題
有時,人們意識到這類 重復性行為 ,但可能無法擺脫不健康或破壞性的模式。另一些時候,來訪沒有意識到這類模式是如何影響他們的行為。
(4)強調談論過往經歷
其他治療通常更關註此時此刻發生的事,或當前的思想和行為如何影響一位來訪者。而精神分析方法幫助來訪者探索自己的過去並明白它是 如何影響現在和未來 。
(5)探究人際關系
咨詢過程中,來訪能夠探究自己與他人當前及過去的 關系 。
(6)關註咨詢關系本身
由於精神分析療法非常私人化,因此 咨詢師和來訪的關系 對於整個咨詢過程至關重要。
(7)探索來訪者的幻想世界
其他治療往往很有結構且目標很明確,而精神分析療法讓來訪者得以自由探索(但這並不意味著精神分析治療沒有明確目標)。他們可以 暢所欲言 ,談論之前從未談論過的恐懼、欲望、夢境和其他沖動。
精神分析療法的不足 有批評者聲稱精神分析療法耗費太多時間、價格昂貴且通常沒有效果。一些人,例如諾姆·喬姆斯基 (Noam Chomsky) 和卡爾·波普爾 (Karl Popper),認為精神分析缺乏科學依據。這類誤解往往與一些早期更經典的佛洛伊德式精神分析咨詢套用有關。
精神分析治療有時會是一個激烈的過程。它會喚起情緒反應,並經常挑戰既定的防禦機制,這個過程有時會導致不安,但 它或許也可以幫助來訪者了解對當前行為產生影響的「潛意識」作用。
精神分析可以治療的狀況
精神分析可以用於治療一系列不同的心理狀況,大致包括: 強迫癥抑郁身心障礙恐懼癥焦慮身份認同問題情緒掙紮或創傷自毀行為關系問題性議題
通常,癥狀已持續一段時間的人是會從該咨詢中受益的,長時間出現焦慮、抑郁的癥狀以及對正常生活產生負面影響的人,更有可能會選擇接受精神分析咨詢。
精神分析療法的益處
過去幾十年間,已經有大量研究證實精神分析療法的出色效用。 咨詢師提供一個讓人產生共情且非評判性的環境,在這裏來訪者會感到很安全, 從而可以講述導致其生活中的壓力和困境的感受或行為。
通常而言, 僅僅是在咨詢關系中分享這些負擔就能帶來益處,因此許多精神分析師會認為:真正起到作用的往往是良好的咨詢關系。 此外,事實表明經過精神分析治療的人,相比於其他療法,長期來看會帶來更為長久的心理成長。
有些學者認為,由來訪者聊天而主導的精神分析療法太過主觀,咨詢師的幹預不具有普遍性;而另一些學者他們積極推廣精神分析療法,並將其與其他方法一同使用。他們認為這 恰恰就是精神分析的魅力所在, 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因此心理咨詢往往是個個人化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