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毛澤東為楊開慧和戰友柳直荀烈士寫了一首詩【蝶戀花·答李淑一】。
孟錦雲是毛澤東晚年身邊的護士,1975年她被安排到毛澤東身邊工作之時,毛澤東因為白內障已經視物不清。
一天,孟錦雲穿了一條米黃色的裙子來到中南海,毛澤東上下打量著她,隨後搖了搖頭,說:"這條裙子顏色不好看,你去做一條紅裙子穿吧,玫紅色的,算我送給你。"
孟錦雲高高興興去客製了一件紅色凡爾丁的連衣裙,一做好就穿起來給毛澤東看。毛澤東笑看著,灰暗的眼中放出了光彩。他說:"我就是喜歡這樣的玫瑰紅,好看!"
那個時候,街上的青年女同誌們穿的都是灰色或者藍色的衣衫,孟錦雲這條鮮艷的裙子,在人群之中十分搶眼,無論走到哪裏,人們都會投以驚艷的目光,即便是在舞台上或者電視裏都很少看到這樣的裝扮。
1975年夏天,孟錦雲想要去理個頭發,她約上張玉鳳一起,離開之前還去詢問了毛澤東的建議:"主席,我和張姐想去理個發,您看理什麽樣的好?"
毛澤東非常認真地回答她:"剪個短發好,前面有劉海,後面齊齊的,那種樣子好看。"
毛澤東平時不講究吃穿,自己的衣服都是打著修補程式的舊衣,他關心身邊同誌的穿著已經是稀罕事兒了,沒想到對姑娘家的發式也挺有研究。地位這樣崇高的領袖怎麽會關心這些呢?年輕的孟錦雲總是很疑惑。
孟錦雲和張玉鳳來到了北京飯店,那時候的姑娘們都流行燙頭發,她們臨時改變了主意,都把頭發給燙了。
回到中南海,毛澤東一看兩丫頭都燙了頭,對她們說:"你們就是不聽我的話。"
後來張玉鳳和孟錦雲聊起這件事,在毛澤東身邊工作時間比較長的張玉鳳說:"主席多少年前就喜歡這種發型,也不知道為什麽。"
孟錦雲沈思了一會,說:"主席講的,就是楊開慧的發型啊,可能是懷念她吧。"
這個謎,就這樣解開了。
1920年,楊開慧在福湘女中念書,當時學校女學生們都是編著辮子的,但凡剪了短發,都會被社會上認為是過激黨。
楊開慧從來不在乎這些,一天她在外面剪了短發回來,全校轟動,校方非常緊張。受到楊開慧的影響,女中的同學們陸陸續續開始剪短發。
短發是楊開慧的象征,她是開風氣之先者。
毛澤東用了一輩子,都沒有忘記楊開慧少女時的樣子。
如果楊開慧活著,一定不願和別人一樣,一定會喜歡玫紅色的裙子吧!她還會一直留著她喜愛的短發嗎?
毛澤東這樣濃烈而永恒的愛情,讓人想來心酸不已。
1921年秋天,楊開慧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擔任湘區黨委機要和交通聯絡工作。
1922年,楊開慧生下了第一個兒子毛岸英。1923年4月,湖南軍閥趙恒惕下令通緝毛澤東。
從前毛澤東和楊開慧在一起並肩革命,無懼生死,可現在有了毛岸英,看著還沒有滿一周歲的他,毛澤東和楊開慧怎麽都不忍心。
毛澤東離開了楊開慧和毛岸英,秘密前往上海。這時候,楊開慧已經懷上了第二個兒子。
11月13日,楊開慧在板倉生下了次子毛岸青。
1924年6月,楊開慧和母親帶著兩個孩子離開長沙,來到了上海,協助毛澤東開展宣傳工作。
1925年春天,毛澤東帶著妻兒回到了故鄉韶山,在湖南繼續考察農民運動,楊開慧則幫助毛澤東整理調查資料。
1925年夏天,毛澤東在長沙北門外沈家大屋旁八角門樓召開了改組後湖南省委會議,部署秋收起義的工作。
這次毛澤東不得不離開,他將妻兒安全送到了板倉。
板倉是長沙最北邊的一座偏僻的山村,這是楊開慧誕生的地方,也是埋葬著楊開慧的地方。
1927年9月,毛澤東即將告別妻兒,看著兒子們入睡,他心中萬般不舍。
楊開慧遠遠看著毛澤東的背影消失在夜晚的竹林之中,一切復雜的情緒只能默默咽下去。
楊開慧和母親小心謹慎地生活著,她還要照顧三個幼子,幸好身邊還有保姆陳玉英。
陳玉英是窮苦人家的女人,從小給人做童養媳。從1922年開始,她就一直幫襯著楊開慧,毛澤東和楊開慧對她非常好,她常常感動地說:"我遇上了好人。"
1929年春,朱毛紅軍從井岡山撤到了江西中央蘇區。在一次艱難的突圍之後,朱德的妻子伍若蘭被捕犧牲。
圍剿的湘軍興奮不已,他們將伍若蘭烈士高貴的頭顱割下,送到了湖南,在長沙最繁華的街頭梟首示眾。
平時很少進城的楊開慧偏偏在這一天看到了這樣的場景,她心中悲憤不已,卻只能遠遠地看著,不能為伍若蘭同誌做任何事情。
回去的一路,她心如刀絞。當天晚上,她在油燈之下寫下了這樣的一段話:
"這一次殺朱德妻的事,才把我提醒過來!原來我們還沒有脫掉前清時候的文明之氣,罪誅九族的道理,還在人們心裏波動!"伍若蘭的犧牲讓楊開慧已經有了不祥的預感,那時岸英才8歲,岸青7歲,小岸龍才3歲。如果她遭遇了不幸,孩子們應該怎麽辦呢?
楊開慧心情復雜,日夜難眠,母親年紀大了,她不便將自己的心情和母親說,保姆陳玉英是她生活之中最親密的助手,她已經將陳玉英視為親人,不想讓她和自己一起愁苦。
1929年3月,一個偶然的機會,楊開慧得知堂弟楊開明從井岡山回來,正在上海。
她思來想去,給楊開明寫下了托孤信,等待著良好的時機寄給他:
"我是一個弱者仍然是一個弱者!好像永遠都不能強悍起來……本來,我並不懼怕,而且可以說是我歡喜的事。只有我的母親和我的小孩呵,我有點可憐他們……我決定把他們——小孩們——托付你們。這一個遺囑樣的信,你見了一定會怪我是發了神經病?不知何解,我總覺得我的頸項上,好像自死神那裏飛起來一根毒蛇樣的繩索,把我纏著,所以不能不早作預備!"可惜,這封信始終沒有送到楊開明的手上。
1929年底,因為叛徒的出賣,楊開明在漢口不幸被捕,隨後押回到長沙。敵人在得知楊開明和楊開慧的關系之後,對他嚴刑逼供,他堅貞不屈,敵人沒辦法從他口中得到情報,1930年2月,他們決定殺害楊開明。
在前往刑場的大街上,楊開明一直在高喊著革命口號,敵人惱羞成怒,將兩把尖刀刺進了楊開明的臉頰,又用刺刀刺進了楊開明的腰部。楊開明忍著痛苦,沒有喊叫一聲,從司禁灣一直到識字嶺,一路上都是楊開明的鮮血,他依舊從容不迫。
楊開明遇害的時候只有25歲,同族的親人和鄉鄰得到了訊息之後,連夜趕到了長沙,將他的遺體運回板倉安葬。
自從在街頭看到伍若蘭烈士的遺體,楊開慧一直都在不安,給楊開明的信中,字裏行間都是對孩子們的不舍。沒有想到,楊開明也犧牲了,楊開慧憤怒而悲痛。
她並沒有將給楊開明的信件燒毀,而是留在了墻縫之中。或許,她是想以這種方式,紀念為革命犧牲的堂弟吧。
除了這封托孤信,楊開慧從1928年到1930年之間寫的手稿和信件都藏在墻壁之中,並且用泥土小心堵上。一直到1982年和1990年政府兩次修葺楊開慧故居的時候才被發現,一共8篇,4000多字。
"自從聽到他的許多事,看見了他許多文章,我就愛上了他。""我想假使是他死了,我的情絲也將永遠縛在他的屍體上,不會放松,可惜他還不知道我這番情景,"
在白色恐怖之下,楊開慧只能把自己對丈夫的牽掛全部藏在心底,實在無法忍受的時候,就提起筆一篇一篇記錄下來。
這都是她在最孤單的時候寫下的文字,卻一封都沒有寄出去。
而此時的毛澤東,因為得不到她的訊息,連她是生是死都不知曉。
從1927年9月到1930年10月楊開慧被捕,楊開慧只有幾次短暫外出,基本都是在老家隱藏,孩子們都改姓為楊。
敵人曾經三次來板倉捉拿楊開慧,前兩次都是被當地群眾掩護著才化險為夷。為了保護楊開慧,鄉親們刻意私下傳播楊開慧已經犧牲的訊息,以混淆敵人的視聽。
毛澤東曾經兩次委托小店的店主吳福壽下山去尋找楊開慧的訊息,他帶回的是鄉親們保護楊開慧而編造的傳聞。
毛澤東得知楊開慧"犧牲"的訊息之後痛苦萬分,但當時軍情緊急,他不得不隱藏內心的痛苦,繼續指揮作戰。
因為過度的壓抑和長期的勞累,毛澤東連續病了三個月。
毛澤東身邊的同誌們都希望毛澤東能夠早日走出來,見他身邊沒有照顧的人,就安排賀子珍照顧毛澤東,兼管文書。毛澤東在和賀子珍的相處之中有了好感,在同誌們的撮合之下舉辦了非常簡樸的婚禮,結合成夫妻。
1929年年底,江西根據地和上海中共中央地下交通部份恢復,毛澤東打聽到楊開慧可能還活著。失而復得,焦急的他給李立三寫了一封信,希望他能聯系上正在上海的毛澤民,讓毛澤民寫信把楊開慧的通訊地址給他。
然而毛澤民的信件遲遲未到井岡山。毛澤東是性情中人,而毛澤民則理智許多。他深知毛澤東和楊開慧之間的深情,如果毛澤東得到了楊開慧的訊息,一定會因為自己和賀子珍結婚而痛苦,屆時賀子珍將如何自處?楊開慧又會如何難受?
毛澤民一直沒有給毛澤東寫信,但竭盡全力資助著楊開慧一家的生活。
楊開慧板倉的3年,只收到毛澤東報平安的信件,從此和丈夫斷了聯系,只能從敵人"剿匪"的報紙之中尋找毛澤東的蛛絲馬跡。
1930年7月,彭德懷率領紅三軍團攻下長沙城十幾天之久,湖南省主席何健差一點就被活捉。1930年9月,毛澤東和朱德再次攻打長沙,久攻不克,13日收兵前往江西。
驚魂未定的何健為了報復,對共產黨人和先進革命人士進行了殘忍血腥的屠殺。
何健懸賞了大洋千元買楊開慧的訊息,叛徒任卓宣對和何健說:"楊開慧如能自首,勝過千萬人自首。"
福臨鄉鄉長範覲溪是何健創辦的"湖南國術館"的教官,福臨鄉毗鄰板倉。1930年10月,他接到了密探的報告,說楊開慧現在就在板倉。範覲溪迫不及待向何健表忠心,當天晚上就帶著80多鄉兵團包圍了板倉楊家大屋。楊開慧和8歲的兒子毛岸英以及保姆陳玉英一同被捕,被關在了長沙。
陳玉英被抓是楊開慧始料未及的,她對鄉兵大聲叱喝:"她是保姆,你們抓她做什麽。"
而陳玉英臨危不懼,拉著楊開慧的手說:"我去吧,能給你娘倆一個照應。"
司禁灣監獄之中關滿了人,不分男女,同囚一室。
一名【晚晚報】的記者來到監獄,對著人群喊楊開慧的名字。
楊開慧應聲走了出來,那記者問她年齡、籍貫和家庭狀況,她一一作答。
記者說:"現在你能悔過自新就無生命危險了。"
楊開慧笑答:"我誓不屈服,關於政治,各有已是。我的生命早不計較,不成功便成仁。"
楊開慧在獄中被提審不知多少次,酷刑加身,她回來之後從不在兒子面前哭泣。探親的親戚來了,她沒有什麽要求,只對他們說:"屋裏有塊青布料子,給我做一套衣服上路時候穿。年少時,家父就曾經說過,我楊家死了人,不做俗人之舉。"
只是,楊開慧始終放心不下三個孩子。在獄中,毛岸英總是安靜地抱著媽媽,安慰著媽媽,楊開慧親吻著他的額頭,輕聲對他說:"孩子,我沒有別的話要說了。如果你將來見到爸爸,就說我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說我非常想念他……我不能幫助他了,請他多多保重。"
楊開慧堅貞不屈,對何健來說她沒有任何的利用價值了,何健決定殺害楊開慧。
何健生性殘忍多疑,身邊的特務全都是同鄉,那日被安排來槍殺楊開慧的都是何健心腹特務營的人。
本來何健想要像對待朱德的妻子伍若蘭一樣殺害楊開慧,以發泄對毛澤東的仇恨。但楊開慧的父親楊懷中是湖南名士,桃李天下,章士釗、蔡元培都是他的至交好友。
自從楊開慧被捕之後,不少社會名流聯名向國民政府提出抗議。南京政府迫於輿論的壓力,致電叮囑何健緩刑。而何健生怕日久生變,匆匆下令執行死刑,改斬首為槍決。
1930年11月14日,軍警到牢房提押楊開慧,陳玉英喊道:"不要帶她走,要殺就殺我,讓她回去帶孩子。"
楊開慧一臉冷峻地走到執法處長李瓊的面前,李瓊拿著一張狀紙對著楊開慧大聲宣讀,楊開慧眼中只有蔑視。
整個宣判過程不過5分鐘,李瓊將楊開慧的名字一筆勾除,將箭形的標子扔在地上,隨即便和人談笑起來,喝茶抽煙。
楊開慧始終沒有說一句話,行刑之前,敵人還找了輛黃包車,讓楊開慧坐在黃包車上,繞著路走了一個多小時以示眾,最後送到了識字嶺。
識字嶺上有著大大小小諸多墳包,戰亂年代,餓死的,凍死的,被折磨死的窮苦人家何其之多,他們就草草掩埋在這裏。
楊開慧緩緩走上了刑場,她的身後是圍觀的老百姓,還有30多個槍兵。
她沒有恐懼,走向一處較高的墳墓,靜靜等待著槍聲的到來。
緊跟著楊開慧的劊子手對著楊開慧的後背打了兩槍,楊開慧應聲倒在了地上。
槍兵們像往常一般回去喝酒吃肉,時不時有人冒出一句"今天殺的,可是毛澤東的堂客","毛澤東的堂客果真是不怕死。"
吃完午飯之後,特務連有人來報告,楊開慧沒有死,特務連兵姚楚忠被派去補槍。
姚楚忠看到楊開慧的時候,她一聲不吭地匍匐在草地上,四周都是血液。因為太過疼痛,她嘴裏都是泥沙,兩手深深摳進了泥土裏。
姚楚忠舉起槍,結束了楊開慧年輕的生命。
楊開慧在監獄之中留下的遺物,只有草席一張和舊芭蕉扇一把。
和楊開慧斷了聯系的毛澤東,是從繳獲的敵人的報紙上看到了楊開慧母子被捕的訊息,毛澤東心如刀絞,他明白,楊開慧一旦暴露身份,一定是兇多吉少。
不久之後,毛澤東從國民黨的報紙上得知楊開慧犧牲的噩耗。毛澤東一個人默默地流淚,他甚至對賀子珍發了一頓脾氣。對革命他無怨無悔,但對這個家,對楊開慧,他始終懷有負疚之心。
楊開慧和毛澤東的婚姻是短暫的,她是毛澤東在血雨腥風之中港灣,是那個灰暗的世界之中,毛澤東心之所向的美好。她生前沒有向毛澤東要過什麽,就算是懷孕的時候,每天孕吐不止,她都沒有和丈夫說過她想吃什麽想要什麽。
即便到了犧牲的一刻,她對毛澤東依舊只有祝福,沒有要求。
毛澤東吃不下飯,也睡不著覺。腦海之中時時浮現楊開慧在板倉和他分別時的場景,楊開慧一輩子沒有和毛澤東留下一張合影,毛澤東卻沒有忘記過她的模樣,齊耳的短發,淺藍色的學生裝,青色的布鞋,對著他總是溫柔地笑著。
毛澤東寫了一封信給楊開慧的哥哥楊開智:"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其情至深,其悲之切,其愧疚之濃烈,其仇恨之沈重。
隨著和平年代的來臨,毛澤東對楊開慧的思念卻越來越濃烈。
1950年,毛澤東見到了楊開慧的堂妹,對她感慨道:"你霞姐是有小孩子在身邊英勇犧牲的,很難得!"在見到保姆陳玉英時,毛澤東仔細聆聽了楊開慧被捕的經過,一直習慣於將悲情隱藏的毛主席實在沒有忍住,對陳玉英說:"開慧是個好人哩!岸英是個好伢子哩!革命勝利來之不易,我家就犧牲了6個,有的全家都犧牲了。"
1957年,毛澤東收到了楊開慧的同窗好友李淑一為紀念丈夫柳直荀烈士寫的詞,當即寫了一首送給李淑一:"我失驕楊君失柳,普都輕飏直上重霄九。"
後來,毛澤東老了,眼睛看不清了,走路也需要工作人員扶著,而楊開慧在他心中還是20多歲的模樣……
只是可惜啊,毛澤東直到閉上雙眼,都沒有看過楊開慧藏在墻縫之中的那些書信,這無疑是歷史上的一大遺憾。如果他看過,他肯定能知道,楊開慧這孤獨的三年裏,沒有怨過他半分,她的夢想始終和毛澤東是一致的——國家獨立、民族復興、革命成功!楊開慧必然是不希望他這樣悲傷,她若能看到新中國成立的那日,定是和毛澤東一樣振奮、欣慰!
今天,在種滿了香樟和松柏的板倉楊開慧烈士陵園,楊開慧的雕像還是少女時的模樣,她蓄著純真的齊耳短發,穿著"五四"時期女學生們都流行穿的衣服,睿智的雙眼眺望著北方。因為在北方,有她日日夜夜思念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