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心理咨詢將近半年咨詢師提出漲價,正常嗎?

2021-06-01知識

建議提高頻率和漲價其實是正常的,但題主的咨詢師處理起來也許有點問題。

我先把題主的問題參照進來:

請問咨詢師建議我每周2次,或者漲價到400元1次正常嗎?費用高真的會讓我更加投入,會有更佳的體驗嗎?

關於提高頻率

對於分析性取向(analytically oriented)的心理動力學心理咨詢,通常會認為高頻率的見面更好,因為這會增加關系中的張力,並提供一個平台使得對於移情的細致討論和修通變得容易些。而通常來說,一周2次的咨詢會談是這種分析性心理咨詢工作的起步選擇,更多見面則更好。甚至可能這個流派中有些共識認為,一周一次的工作不能算分析性的工作,只能算是支持性的心理咨詢。(但當然,我們也見到一些來訪者在最低一周一次的工作裏,也可以和咨詢師去進行和完成分析性的咨詢。)

再談一些相關的,譬如包括很多國內外的咨詢師和來訪者在這個心理咨詢的合作中,可能都會感到一周2次的工作跟一周1次的咨詢,差別很大。但一周3次和一周2次的差別卻沒那麽大。

由此,在許多這個流派的受訓中,一些老師或者督導可能會更鼓勵受訓的咨詢師去邀請來訪者進入一周兩次的工作,因為這會更有幫助;並且對於新手期的咨詢師來說,也更能學習和體驗到這個流派的工作方式中非常核心的內容。

然而,對於工作頻率的選擇,咨詢師只能建議,決定權在來訪手裏。也許一周2次的工作確實是更好的東西,但來訪者可能更喜歡一周一次的工作,那麽,對於咨詢師來說,要麽接受一周1次的工作,要麽覺得不能接受,可以和來訪者商議轉介和結束工作;(順帶一提,有些咨詢師在和來訪者一周一次的工作持續相當一段時間後,在評估一周一次的工作可能無法帶來更深入的幫助後,可能會提議增加頻率,但其處理的方式也如上述。)

而題主提到ta的咨詢師一直強調和建議,並使得來訪者感到難受和不舒服,這可能確實有點不太妥當。

關於漲價

美國的一位精神分析師、同時也是心理動力學取向的心理治療師Jane S. Hall在【深入治療】這本書中提及,雖然某個思想流派認為,一旦來訪者決定開始分析,治療師就只能一直收取最初確定的費用。但她認為這不切實際,有許多方面的因素需要考慮:

1、通貨膨脹。有些治療師會每年漲費。

2、反移情。在經過數年的辛苦工作後,治療師可能會像任何其他的雇員一樣對沒有漲報酬感到憤懣。

3、作為治療的結果,來訪者有能力掙更多的錢,漲費是正當的。

她可能會在漲費之前,提前一個月告知來訪者,她認為提前通知可以給來訪者留出反應的時間。這是她的觀點。

在國內,有些咨詢師的做法是,提前一個月告知來訪者漲費;也有咨詢師會提前更久一些,並且套用階梯漲費的方式,譬如原先收費是300,5個月後要漲到400,那麽接下來的每個月都多漲20,320、340、360...一直到5個月後的400元收費。

看到這裏,也許你們也發現了,做出漲費這一舉動其實都是從咨詢師自身的需要出發的。咨詢師照顧自身的需要和感受,這是很重要的,也很理所應當,咨詢師需要誠實的面對這一點。並且,這也是有利於和來訪者的咨詢合作的,畢竟想漲費卻硬不漲,咨詢師的這種不滿會影響和來訪者工作,譬如可能會透過各種潛在方式「攻擊」來訪者。

確實,有些觀點能把什麽都說成是「為了來訪者好,所以我們這麽幹」,譬如收費,咨詢設定,早期的技術範例等等等。

有些是真的,至少從某個層面上來說是非常有價值和意義的,譬如提高頻率真的有助於這個咨詢工作的進展和來訪者的有益改善。

但我個人認為(當然也不止我這麽認為),題主的咨詢師認為「費用高會讓題主更加投入」,我覺得不如照實講, 漲費可能更多的意義在於讓咨詢師可以更加投入。

實際上,存在一些例子是,有些來訪者對於漲費的不滿是會讓ta們開始破壞這個咨詢工作的。哪怕ta們可能一開始欣然同意了一個其實高過ta們承受能力的價格。

最後,關於漲費,它許多時候是像是一種通知,就是要漲了,你作為來訪者,是否同意。我知道有些來訪者會直接拒絕,不能漲,我不同意!

同樣地,如果咨詢師可以接受,那麽繼續工作;如果不能工作,則考慮轉介和結束工作。

而題主的咨詢師「一直」建議,且讓題主去選擇加頻或漲價、得選一個,這似乎有點不太妥當。

我覺得咨詢師可以建議加頻,這可能確實是更有益的,但不必「一直」建議,來訪者有權選擇合適ta的方式,而咨詢師需要聽到並且尊重來訪者的這個選擇。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