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古代用貝殼做貨幣?

2021-06-29知識

小時候,我想既然貝殼能當原始的貨幣,那麽海邊的人不是人人都可以成土豪了,隨手可以撿一些貝殼,換各種東西,不勞而獲,迎娶白富美,輕易登上人生巔峰

前不久,聽了高曉松在他的「天地很大,可以胡說」的「曉說」講到了貨幣,說是人們可以用一個任何物品當做交換等價物時候,真是想當然。

真正把這個問題說明白的還真不容易!

一、

在漢字中,一般與錢財有關的字,全和貝有關: 貢 財 敗 貶 販 貫 貨 貧 貪 購 貯 賬 貴 費 貳 貸 賀...

可見,貝殼作為原始貨幣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至深。

原始貨幣,其實就是等價交換物。

世界上很多地方原始社會人為什麽都會選擇把貝殼當成等價交換物呢?而不是其他的。

貝殼首先具有其文化含義:代表者女陰,象征生殖。

貝殼外形就像女陰,而且能開能合也能夾,貝殼中還有肉體,這很容易讓原始人聯想到了女陰。母系氏族社會早於男性社會,貝殼就成了母系社會中生殖圖騰。

在中國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出土的陶器上,均出現貝殼的圖案。

馬家窯陶器
河南仰韶文化的彩陶

這樣的崇拜不是中國單獨的具有,印第安人原始部落也貝殼當成財富的象征。

至今非洲原始部落喜歡帶貝殼裝飾物。

可以想象,當進入父系社會以後,脖子上帶有一圈圈貝殼,不僅有裝飾美化的功能,還有象征的意義,代表著更多的女人,也意味者權力和財富。

再者,作為裝飾物品,貝殼是大自然最好的贈品,它既不像寶石一樣稀少,也不像動物羽毛一樣容易破損。

貝殼還具有不掉色,易於保存的特點。

所以,貝殼就成了原始部落人眼中最合適,最有內涵的等價交換物了。

那麽,問題就來了,貝殼那麽多,難道不怕「通貨膨脹」麽?

二、

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XXX,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成為學霸,也不是所有的貝殼能成為原原始貨幣的。

一個東西能成等價交換物,它必須具有自身的價值。

在遠古,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把貝殼戴在脖子上,因為想要帶上,就要把貝殼打孔穿上線。

以那時生產力條件,沒有金屬工具,貝殼本身,也又硬又脆,在貝殼上打孔可是技術性很高的勞動。

中國古代打孔機

那時,用於打孔的針頭恐怕是要磨成尖尖的石頭,而且尖石頭也不耐磨,人們為了把貝殼鉆孔,首先得要制作石器工具,然後放棄寶貴打獵采集的功夫,才能在多個貝殼鉆孔穿成串,費工費力。

這種成為「朋」的貝殼,裏麵包含了勞動的工作時間,才具有等價交換的價值。

可以想象當初上古的情景,一個獵人見到一個脖子上掛著貝殼項鏈的人,非常艷羨。他又做不出來,他也沒有時間去鉆孔,於是就要提出用自己部份獵物去換項鏈。

但難題是,這個貝殼項鏈能換多少獵物呢?兩個人經過協商,就用半天做的貝殼換半天打的獵物,這樣,交換就有依據,雙方誰也不吃虧,各自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且都保證當天的食物。

學過經濟學的人,已經認識到了這就是勞動時間與剩余價值概念的雛形。(感興趣可看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

對於當時物物交換的人來說,這樣貝殼已經擺脫了實用物的功能,更成為了一種當時「奢侈品」,具有文化價值和保存價值,眾人才能把貝殼當成原始貨幣,才能流通。

讓貝殼成為平等交換物的是其文化價值和裏面所含有的勞動價值。

商代的蔔辭和銅器銘文中,貝幣以「朋」為計算單位,五貝為一串,兩串為一朋。後來也出現了珧貝、骨貝、石貝、陶貝等,取代了真正的貝類,也體現以後的人們對生殖崇拜的淡化,但是打孔技術勞動經濟價值還繼續體現著。

商代骨貝

商朝初期,骨頭成為了最常見的物品,於是就地取材,用骨貝替代了真正貝殼,此外還出現了玉貝,但打孔還是需要耗費大量工時的。

三、

當人類技術發展起來,人們開始使用金屬,金屬加工制作技術的成熟,而且打孔已經不是耗時耗力的工作了。

金屬作為比較稀少的物品,自然就替代了各種物品,成為了貨幣的原料了。但貝殼為貨幣的社會銘印還在。人們還是要把貨幣做成貝殼形式的。

錫是人類社會最早使用的金屬,所以,在商朝就出現了錫貝。

以後隨著銅的發展,又出現了銅貝。

西周銅貝

看到了這些銅貝的形狀,是不是覺得與某種器官相似。

到了秦始皇時,統一了中國,貨幣形狀就統一了,這就是秦半兩。

從此以後,中國貨幣就外圓內方。但是,代表著打孔技術的勞動價值的孔一直還在。

一句話:貝殼為什麽能成為原是貨幣,一是因為它的文化內涵,二是因為打孔技術的所耗勞動價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