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這回事。 而且,粵語或洛陽話、陜西話 等一票之差 成為國語或普通話 的說法
也是假的。
以下是基於相關文獻的分析,想節省時間者看粗體與劃線部份即可。
國家圖書館珍藏的【國語周刊】第133、134期(1934年4月14日、21日)連載了語言學家黎錦熙的文章【民二讀音統一大會始末記】,詳細介紹了民國二年(1913年)制定國音和註音字母的過程[1]:
民國教育部成立讀音統一會籌備處最後確定下來的成員一共80人,其中由教育部任命的有50人左右,其余為各省推舉。結果來自江蘇的會員有17人,浙江9人,直隸7人,此外福建、廣東、湖南各4人。從這個組成名單來看,來自廣東的會員只有4人而已,根本不可能左右會議結果。當時來自北方直隸省的著名語言學家王照(官話合聲字母的發明人)對於會員構成非常不滿,指出江浙人占25人之多,其中來自無錫的就有5人。經過激烈爭論,最後決定會議實行一省一票制度,而不是每個會員一票。
國音統一會議過程花了一個多月,對有爭議的字音,以多數票決定 國音,所以說
在審定的這麽多漢字(6500個字,引者註)中,也許有一些是'差一票'透過的,但不存在某一個方言整體差一票被定為國語的情形。
整體來說,最後的結果還是以北京語音為'基礎',同時吸收其他方言的語音特點,如區分尖團音和保留入聲,後人稱之為「老國音」。
從以上國音統一大會的過程來看,
所謂粵語或者洛陽話或者陜西話「差一票」成為國語只是個民間傳說。
讀音一個字一個字敲定的「老國音」推行不到兩年,就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特別是五四運動之後。1928年,又在「老國音」的基礎上頒布了「新國音」,即現在台灣仍然使用的國語[2]。
新中國成立以後,為了對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表示尊重,避免「國語」這個名稱可能引起的誤解,1955年在大陸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 中, 官方語言 定名為「普通話」--「普遍」和「共通」的語言,確定其定義為「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中國共同語,當時也沒有進行投票以選擇哪種方言為基礎,因為「國語」已經推行幾十年了,漢民族共同語已經形成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通用語言。更
具體的說明見下邊對「票選普通話」的真偽分析。
另外,
對「粵語一票之差」,有各種說法,主要出自孫中山否決粵語為國語支持用北方話作為國語,此文有很多不經推敲之處,例如首屆國會就討論國語問題,又說國會一半以上是廣東人,但當時國會參議院廣東議員比例為10/274,眾議院廣東議員為30/596
,可參見【論第一屆國會選舉】
http://
modernchina.org.cn/Uplo
adFiles/ztsjk/2010/11/201011291005361463.pdf
:
確定國會采取兩院制,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
.....
參議院議員總計274 名 ,
每省省議會 各選 10名
, 蒙古、西藏、青海、 中央學會 、 華僑選舉會分選 27名 、10 名 、3 名 、 8名 、 6名 ,而眾議院議員則取「人口比例主義」 , 由各地方人 民選舉產生,
每 80萬人選議員 1名
(人 口不滿 80萬之省亦得選出議 員10名, 蒙古、 西藏 、青海與參議員人數相同, 總計596 名。
說「陜西話、洛陽話因一票之差成為國語」,那是鳳凰網對王蒙在【鏘鏘三人行】中於民間聽到的
傳言
加工以吸引眼球:
王蒙:陜西話洛陽話都差一票成為國語
。 四川話也有類似的民間演繹,湖北話更是說 一代表投票時上茅房了,所以才以一票之差落敗,皆不可信[3]。
祖國人民的想象力是無窮無盡的,特別是進入網路時代後,各種版本的 「XX方言差一票成為普通話/國語」的流言如雨後春筍,紛紛在網路上出現,代表作是下邊提到的「票選普通話」。
@tenthousand
轉自微博(又是微博傳播)的截圖說「1955年票選產生普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