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辦事,回來就相關話題統一進行增補
已增補
~~~~~~~~~~~~~~~~~~~~~~~~~~~~~~~~~~~~~~~
已超越。
在博物館見過宋代汝窯和官窯的物件(照片在北京電腦,現無法提供),不提歲月留下的痕跡,僅說兩點小缺陷:
1、瓷胎修型不正,從水平視角或是垂直視角都可以看出瓷胎的變形(不影響整體審美,但確實有肉眼可見的形變)。
2、釉層厚度不均勻,可觀察到肉眼可見的薄厚變化(可別穿鑿成古人刻意的小心思啊(⊙﹏⊙)b)
這些缺陷是客觀存在的,但對我們的審美並不構成障礙。但不能因為這些東西是老物件,就刻意的忽視這些缺陷。
現代一些優質的陶瓷藝術家創作的作品,在各種輔助條件的幫助之下(此處不是指灌漿註模之類的下九流貨色,曉芳窯的粉絲之流請自行退散——每個答案總想黑一個利益相關o(╯□╰)o),已經具備更好的藝術表現。
來幾張圖說明,為避推銷之嫌,一律掩去底款。
![](https://img.jasve.com/2024-7/37fc0fff138869fc47d47297b1fc2f41.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7/b4a05e8a78ada8f81d1c332f87f396d1.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7/6a2553af3a01ea8da2151948608738f6.webp)
圖二圖三的這個杯子按照胎質、胎和釉層的厚度應該劃分為官窯系,但又采用了多於汝窯中使用的支釘燒,且這裏的「芝麻釘」不但形似芝麻,而且